09.13 李康研報|中石油和富國銀行,為什麼我們總是比別人更寬容

正在講巴菲特的《滾雪球》

告訴我們怎麼選擇好公司好生意,看看股神是怎麼做投資的。如果文章篇幅過長不便閱讀,原稿搜李康研報或留言,歡迎持續關注。

通知:10月20號後公司分析只在一個平臺發佈,大家常用的社交平臺。由於醫藥企業分析專業性強,篇幅較大公開效果不好。醫藥類分析不再無條件公開。我們分析了美年健康,正在分析解決了王老吉問題的白雲山將怎麼走。

上次我們舉例巴菲特投資的可口可樂和GEICO保險,今天再給大家富國銀行和中石油。為什麼我們的公司自己投資虧錢,而別人投資卻大賺。

李康研報|中石油和富國銀行,為什麼我們總是比別人更寬容

富國銀行一家全能服務型銀行,美國第一大抵押貸款銀行,是唯一債券3A評級的銀行,算是美國最好的銀行。巴菲特看準時,正是西海岸房地產經紀開始衰退,大量抵押貸成為壞賬,股價大幅下跌,他花4.63億美元買入,15年後漲到35億,15年時間漲了657%。第一,長期穩定業務,富國銀行成立於1852年,有著150年曆史,當時資產規模2500億美元排名美國第五,在加州排名第二。

第二,經濟特許權,美國最成功的的商業銀行之一,有領先的零售渠道,最多的ATM機,經營成本最低,員工人數較少。第三,未來持續競爭優勢,巴菲特說富國銀行有著非常好的管理模式,良好的信譽,且一直是美國盈利最多,效率最高的銀行之一,20年來每股盈利增長10倍,股東權益複合增長率高達23%。第四,權益資本盈利能力(ROE),巴菲特買銀行最看重這個,在美國銀行是民營的,不同於可口可樂,可口可樂幾乎沒有倒閉風險,所以巴菲特衡量銀行的權益資本收益率是20%,而富國銀行權益複合增長率高達23%。

第五,明星經理人,富國銀行管理層有卡爾賴卡德和保羅黑曾,巴菲特說這是非常優秀的銀行管理人,在銀行的管理上,對細節成本的控制已經接近極限,如禁止在辦公室擺放綠色植物,保養澆水太費錢。取消領導辦公室的免費咖啡。富國銀行以前只是花旗銀行的追隨者,卡爾賴卡德把戰略重點放在美國西部,一直專注於此,最後成為全世界最優秀的銀行。第六,內在價值,當時富國銀行能賺7億美元,由於壞賬驟增,1991年富國銀行提取13億壞賬準備金,第二年又追加12億美元,導致利潤大幅下降。但一旦危機度過,這些壞賬準備金就能轉化成利潤。巴菲特當時計算了一下,只要富國銀行每年利潤不低於5億美元,就值50億,對應股價100美元。第七,安全邊際,巴菲特買入500萬股,平均價格57.89美元,所以巴菲特只用了一半價格買下了富國銀行10%的股票。當時富國銀行擁有560億美元的資產,淨資產收益率20%,總資產收益率1.25%,而巴菲特只花了2.8億美元。就能控制富國銀行56億資產,這樣看很成功。

李康研報|中石油和富國銀行,為什麼我們總是比別人更寬容

中石油,大家熟悉的公司。2003年4月,巴菲特的伯克希爾開始買入中石油H股23億股,成本不到5億美元0.2美元一股,按當時匯率摺合人民幣1.6元,到了2004年底股價已經翻倍。中石油典型的特許經營權公司,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但中石油不具備提價能力。那幾年人民幣升值疊加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2002年油價20多美元每桶,2005年每桶油60多美元,3倍漲幅。使得中石油被稱作了亞洲最賺錢的上市公司,但這種週期類公司,價格越高估值越低,股價到頂部上漲週期也開始見頂。

當時中石油50%的分紅率,巴菲特買入價格相當於3倍市盈率。所以當時的股息率達到了15%,遠遠高於其他一切債券。而在國際市場,埃克森美孚的市盈率是16倍,所以巴菲特買入中石油,並不是因為中石油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只是因為太便宜了,撿到一個大便宜。而現在的中石油,每股收益只有0.2元,市盈率40倍,股息率最高不過3%,如果按巴菲特買入時的財務指標,中石油的股價應該為1元左右。

李康研報|中石油和富國銀行,為什麼我們總是比別人更寬容

這就講完了巴菲特的投資思路,並非每條都適用,但思想值得每個人學習。買入公司之前,都要做好功課,市值、每股盈利、市淨率、市盈率、股息分紅率,年複合增長率。巴菲特好公司三原則,ROE>15%,淨利率>5%,毛利率>30%。此外公司有清晰的長期穩定業務,且做什麼都不會丟下主業。第二,做出最壞情況假設,就是所說的安全邊際。第三,長期持有不代表著價值投資,巴菲特的長期持有,是建立在優秀公司不斷增長的基礎上。第四,判斷市場位置,如果是大熊市可以多買,比如現在。如果無法判斷,就每個月定期買入或者每週定期買入,這樣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風險跟收益不對等,風險越低收益往往越高

下次將給大家帶來唐朝的《手把手教你讀財報》,告訴我們怎麼去看財報,哪裡最容易造假,簡單的財務知識對於投資是非常必要的。

前面分析了海康威視,格力電器,蘇寧易購和美年健康等大家熟悉的公司,搜李康研報往前瀏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