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辽国皇后萧观音和伶官的一桩出轨疑案

辽国皇后萧观音和伶官的一桩出轨疑案

萧观音是契丹诗人中公认的第一人,她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出身皇室,父亲是辽钦哀皇后之弟、枢密使萧惠。史书记载,萧观音“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就是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生命极其短暂,且以悲剧结束。

长在皇家,萧观音从小接受了中原汉文化的熏陶,她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十五首,却展现出极高的汉文化素养,《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曰:“虞廷开盏轨,王会合奇琛。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

辽国皇后萧观音和伶官的一桩出轨疑案

文章通谷蠡,声教薄鸡林。大宇看交泰,应知无古今。 ”虽为女子,文笔慷慨奔放、大气磅礴,彰显出男儿的豪爽气概。她和耶律洪基青梅竹马,耶律洪基也十分宠爱她,16岁时萧观音被封为懿德皇后。

耶律洪基对于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他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与萧峰结为兄弟,最后萧峰逼他折箭为誓、不再进犯中原的那位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性格张扬,非常喜欢射猎,一次,他射猎归来,摆酒庆贺,席间萧观音赋诗一首:“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哪叫猛虎不投降!”此诗表达了她对夫君的爱与仰慕。

辽国皇后萧观音和伶官的一桩出轨疑案

萧观音生下儿子后,被封为太子。按说,母凭子贵,萧观音可以荣耀终生。无奈性格决定命运,她是个有思想的女子,内心忧国忧民。

后来的耶律洪基沉迷打猎,醉于酒色,忠奸莫辨,萧观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让她担心的是耶律洪基竟然以掷骰子的方式任用大臣,视国事为儿戏,把军国大权交予奸臣耶律乙辛等人。

辽国皇后萧观音和伶官的一桩出轨疑案

萧观音经常提醒夫君,凡是以国家为重,更要体恤百姓,她在《谏猎疏》写:“妾闻穆王远驾,周德用衰;太康伏豫,夏社几屋。此游佃之往戒,帝王之龟鉴也。 ”希望以此引起辽王的重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耶律洪基又是个刚愎自用的人,早已经厌倦了萧观音的唠叨,从此,渐渐刻意的疏远她。

丈夫的冷落和不理解,使萧观音倍感失望。期间,她寄托于诗词歌赋,《回心院词》十首,低迷委婉,倾诉着自己的寂寞情怀,可纵有千种柔情,万般哀怨,也换不回薄情男人的心。她很想把这些词谱成曲子,借此抒发感思。

辽国皇后萧观音和伶官的一桩出轨疑案

自己虽然懂音律,但还是缺个合作者来共同完成。于是,有个叫赵惟一的优秀宫庭乐师走进了她的生活,赵惟一是汉人,帅哥一枚,帮她谱曲弹唱,反复试奏,有了歌曲和赵惟一的陪伴,郁郁寡欢的萧观音精神换发,走出抑郁,心情逐渐好转起来。

宫廷之中,步步惊心。萧观音不善权谋,行为简单,为自己的人生悲剧埋下了祸根。奸臣耶律乙辛之前遭到过萧观音家族的排斥,一直怀恨在心。正好这时他的情人也向他抱怨自己的姊妹得不到宫廷重用,原来他情人的妹妹叫单登,也是宫廷乐师,皇上曾经想宠幸单登,被萧观音阻止了,因为单登是叛臣的婢女。同为艺人,又争不过当红的赵惟一,嫉妒生恨,单登和耶律乙辛决定策划一起阴谋,加害萧观音和赵惟一。

辽国皇后萧观音和伶官的一桩出轨疑案

耶律乙辛命人写了《十香词》,《十香词》共十首,写女人身上各个部位的十种香气,诗词浓艳,婉约风流、暗蕴淫靡,耶律乙辛指使单登把《十香词》献给萧观音,并说:“此词为宋国皇后所作,皇后若能把它抄下来并为之谱曲,后世将留下一段佳话。”

萧观音不知是计,深以为信,亲手抄写。之后,耶律乙辛拿到萧观音抄写的《十香词》,先命单登到北院告密,说赵惟一私通皇后。接着,又密奏道宗,说皇后与伶官有染。

耶律洪基本来就是一介武夫,根本就不给萧观音辩解的机会,又命人对赵惟一施加酷刑,可怜的小鲜肉经不起严刑,屈打成招。

辽国皇后萧观音和伶官的一桩出轨疑案

最后,耶律洪基不顾皇太子和几位公主的求情,赐萧观音白绫自尽,年仅三十五岁。“嗟薄福兮多幸,羌作俪兮皇家……呼天地兮惨悴,恨今古兮安极。知吾生兮必死,又焉爱兮旦夕!”她的最后一曲《绝命词》,写尽人生悲凉。

另一说法是萧观音难耐后宫幽冷,确实和赵惟一产生情愫,背叛了耶律洪基。这桩离奇的宫闱迷案,年代久远,早已经难辨真伪,各种版本,任由后人揣测。

辽国皇后萧观音和伶官的一桩出轨疑案

萧观音死后,耶律乙辛等奸党权倾朝野。后来太子也被诬陷谋反,惨遭毒手。一众良臣,纷纷被害。大康七年(1081年),耶律洪基觉醒,废黜了耶律乙辛及其党羽,可惜为时已晚,大辽走向衰落,女真族兴起,耶律洪基自食其果,最终成为辽国的掘墓人。

萧观音死后被天祚帝葬于庆陵。金灭辽时,萧观音的尸体被人从墓中挖出,剥去衣饰任由牛马践踏。可怜一代皇后,红颜薄命,无辜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死后灵魂也无处安放,真是天意弄人,令你我唏嘘。

辽国皇后萧观音和伶官的一桩出轨疑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