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一封家書,看金融專業人士對保險的理解

我們常說,國內保險發展的時間很短,普通投保人對保險的認識程度也不夠深。那麼,金融領域的業內人士,對保險的認識是否就足夠深了呢?

曾經有一位叫伍治堅的金融業內人士,寫了一篇自己對保險看法的文章,名字叫《給兒子的一封家書:聊聊保險》,洋洋灑灑上萬字,字裡行間無不透出爸爸對兒子濃濃的關愛。

諄諄教導,舐犢之情躍然紙上,在網上受到了熱烈追捧。

讀文章之前,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下伍治堅先生個人背景。

他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而後赴新加坡深造,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取得碩士學位。伍先生作為特許金融分析師,也就是CFA持證人,早在2010年,就於新加坡創辦了五福資本,擔任公司CEO。

一封家書,看金融專業人士對保險的理解

伍先生持有含金量頗高的CFA證書

可能是長期接觸西方文化的緣故,伍治堅先生對金融行業有著強烈的批判精神。各種措辭激烈的言語,在業內備受爭議,被打上了特立獨行的烙印。

那麼,伍治堅先生作為非保險專業出身的金融人士,在"給兒子的一封家書:聊聊保險"這篇文章中,其觀點是否值得我們借鑑呢?

保險觀察作為業內人士,首先要給伍治堅先生點個贊。

原因很簡單:當今社會,浮躁之風盛行,很多投保人對於保險幾乎一無所知,在購買保險產品時,也不願意去研究合同條款,而不少代理人為了促成簽單,對合同的一些重要事項也是語焉不詳,為日後糾紛埋下了重重地雷

一旦糾紛爆發,不僅影響投保人的利益,同時也影響到了保險公司的聲譽。

如果每一位投保人,都能像伍治堅先生一樣,投入一定時間和精力去鑽研保險。那麼,很多糾紛就會消滅在萌芽中。

對於投保人和保險公司來說,都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

在這份家書中,伍治堅先生以自己的視角,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一些基本觀點。

文章還列舉了很多翔實的數據,淺顯易懂,非常吸引讀者眼球。

看得出,伍治堅先生應該花費了不少精力來研究保險知識,而且對於保險的認識,還是相當深入的。

當然,伍治堅先生跨界到保險行業來指點江山,難免掛一漏萬。以保險觀察專業眼光來看,此文中,大致有5個觀點,並非十分嚴謹。

陶淵明有句名詩:"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下面,我們來深入探討和學習一下。

1、 原文:"保險是負和的:因為保險公司能夠支付的賠償額,最多不會超過它收到的所有的保費的總額,減去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

★保險觀察點評:

這裡沒有考慮保險公司收取保費之後的利差。

保險產品的保費最主要是依據"三差"定價,而利差無疑是保險公司賺錢的絕對大頭。

保險公司可以接受"死差"為負,可以接受"費差"為負,但是絕對不能接受長期利差為負,否則保險公司無法長期運營下去。

保單設計時,預定利率越低(反映到保單上就是保費會顯得更貴),保單產生的利潤更大。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主要體現在保費+利息-各項運營成本-責任準備金

如果不考慮保險公司的投資利息的話,保險產品也就沒有辦法成為槓桿最高的金融產品了。

伍治堅先生的該觀點,只存在於最原始的保險模式之中,那時候保險尚處在萌芽,沒有成熟的模式,通過聚集大夥的金錢來抵禦出海意外風險。

現如今,在成熟的保險運作模式之下,保險公司可是資本市場中財大氣粗的主。不少保險公司經過幾十年來的運作,已經成為了大型綜合金融集團,實力不可小覷。

保險公司通過資本運作,賺取的利息是天文數字,遠遠超過了投保人繳納的保費總額。

換句話說,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要遠超投保人繳納的保費總額。

2、 原文:"希望通過買保險來彌補這樣的損失有點緣木求魚的感覺。更關鍵的當然應該是平時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安全,比如開車綁安全帶,不要超速,不要酒駕等等。"

★保險觀察點評:

記憶好的朋友,應該有印象,保險觀察曾在以往的文章中,屢次提到過應對風險的4種對策。

  • 規避風險。比如還怕出車禍所以不開車。
  • 接受風險。認識到了風險的存在,但是不採取任何措施,如果發生了風險事件,完全由自己來承擔風險的後果。
  • 減輕風險。比如開車不超車、不酒駕、加強運動等。
  • 轉移風險。比如買保險。

伍治堅先生提到的開車綁安全帶,不要超速,不要酒駕,都屬這4種對策中的"減輕風險"策略,和保險的"轉移"風險是兩碼事。

減輕風險,和轉移風險,是完全可以並存的兩種策略,兩種並不存在孰輕孰重之說。

減輕風險策略,可以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但並不代表風險就一定不會發生。

轉移風險策略,可以在風險發生時將財務損失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但同樣並不代表能阻止風險的發生。

我們不妨來看看現實案例。

2017年9月22日,在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的新堂路與龍滄路路口,發生了一起車禍慘劇。

當時,已是深夜11點多,路上行人寥寥。

常州市著名房地產商兼正衡中學董事長楊福寬,駕駛一輛奔馳600,在路上疾馳。

作為身家過億的商界人士,儘管開著奔馳600,楊福寬卻能約束自己,並不違反交通規則。

路邊,燈光昏黃。樓房,一棟棟閃過。

楊福寬輕車熟路地穿過一個個十字路口。

夜,很寧靜。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眨眼瞬間,一場悲劇即將上演。

楊福寬沿龍滄路自南向北直行,到了龍滄路路口,前面是綠燈,可以暢通無阻。就在楊福寬穿過路口時,一輛渣土車為了趕時間,無視紅燈,沿龍滄路狂奔而過。

緊接著,隨著一聲巨響,兩車撞到了一起。

隨後,渣土車收勢不住,發生側翻,車身以及所裝渣土,一股腦兒傾瀉到了奔馳車上。

楊福寬當場身亡。

一封家書,看金融專業人士對保險的理解

奔馳側被渣土車完全壓扁

以這則事故為例,楊福寬並沒有違反交通規則,繫了安全帶,沒有超車也沒有闖紅燈,可是遇到了無視紅燈的渣土車司機,意外就這樣發生了

因此,我們絕不能因為自己採取了減輕風險的策略,就忽視了轉移風險的重要性!

3、 原文:"一個更合理的方案是購買大約70萬-150萬左右保額的壽險(視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而定)。"

★保險觀察點評:

這一段落,伍治堅先生表示,可以通過降低保額的方式,去節約保費。

但是,文中是以一位年薪150萬,年齡40歲的爸爸來舉例的。

一個年薪150萬的人,保額只有70-150萬,一旦不幸身故,意味著只能補償半年到一年的工資。這對整個家庭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無法平穩過渡身故對家庭帶來的影響。

保費的確是節省了,但是由此帶來的風險缺口卻太大了!

一般而言,按照被保人年薪的4-5倍進行投保,還是相對比較合理的保額設計,這樣可以確保在被保人不幸身故或罹患重疾之後,可以彌補家庭4-5年的收入,不至於讓家庭突然間收入銳減,幫助整個家庭度過難關。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一般而言,伴隨著重疾或身故這種大災難的,還有各種難以預料的打擊。

以最近轟動一時的廈門企業高管降薪案為例。

尤先生是廈門一家美資物流公司的大客戶經理,已經在公司盡心盡力工作了24年,月薪2.5萬,算得上公司元老人物。

尤先生原以為,自己應該可以順順當當在公司幹到退休。誰知道,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將他從天堂打入了地獄。

2015年9月份,尤先生參加一次例行體檢,卻意外得知,自己已經罹患"肝癌"。尤先生積極接受各種醫療,希望能夠早日康復,重新投入工作。

萬萬沒想到的是,尤先生畢生效勞的物流公司,突然翻臉。

就在尤先生住院的次月,他看到上月的工資條,大吃一驚,才一千多元錢。

經過確認,這確實是公司採取的降薪決定。

一封家書,看金融專業人士對保險的理解

尤先生因患癌而被公司惡意降薪

尤先生幾乎陷入了崩潰,在治療急需錢的關口,公司卻斷了其收入來源。

隨後兩年,為了治病,尤先生花光了所有積蓄。

未來的人生路,該怎麼走呢?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身體健康上的大災難所帶來的一連串影響,是很難估量的。

如果要買保險,一定要買夠保額,為自己和家庭的財務安全留足空間。

如果覺得足額保險保費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話,可以採取終身+定期組合搭配的方式,或者搭配消費型的險種,但切莫採取降低保額的錯誤方式。

4、 原文:"要知道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管這每年1,800元,還是上面提到的每年8,500元,都是打水漂的。"

★保險觀察點評:

如果抱有這個觀點,說明對保險的本質還未理解透徹。

保障型的保險是以人的生命、健康或者財產作為標的的。只要在標的發生損失時,才能獲得財務補償。

所以說獲得了保險賠付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因為自身一定遭受了損失。但沒有保險的話,一旦遭受損失,我們可能自己無法負擔。

而保險就是用確定的、較少的保費支出,來換取未來不確定發生風險的高槓杆財務補償。

一封家書,看金融專業人士對保險的理解

保險高槓杆起到財務補償作用

基於大數法則,能夠承保的風險都是有歷史經驗數據,並且可以用精算學來測算其發生概率的。

各年齡段、不同性別的各項風險發生概率都有較為準確的數字。

我們不確定某一項風險會發生在誰身上,但是一定會有接近經驗發生率的人群最後遭遇了風險。

以交通意外為例,有數據統計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約為萬分之3.1506849。因此,每一萬個人中,會有3-4個人發生交通事故,只是對個體而言,我們事先不知道具體會是哪3-4個人。

如果遭遇了交通事故,不幸身故或者傷殘,會對家庭造成重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會用意外險來轉移該風險。

保費付掉了,沒有發生風險,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因為自己沒有遭遇風險。

但是用打水漂來形容就不合適了。

風險無處不在,你很難預測,未來將以何種方式,在何時何地與風險碰面。

每年花費的保費,買的就是"萬一"。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5、 "如果是儲蓄,放在銀行裡要遠比給保險公司安全。"

★保險觀察點評:

長期以來,老百姓都認為,把錢存在銀行,是沒有風險的,因為銀行是不可能倒閉的。

但是,銀行真的不能倒閉嗎?

1998年6月21日,海南傳來驚天大消息——海南發展銀行居然破產了。

據瞭解,這是國內首次因現金流不足難以支付取款,從而倒閉的商業銀行。

最要命的是,該銀行破產倒閉後,很多儲戶上門討要存款,求爹爹告奶奶,一直拖了15年,存款也沒有完全兌現出來。

2010年底,中國銀監會首次批准已停業多年的河北省肅寧縣尚村農信社實施破產。2011年8月,尚村農信社向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破產申請材料,成為全國範圍內首例破產的農村信用社。

因此,銀行破產是有法可依的,並非不能破產。

為了維護儲戶的利益,2015年5月1日,我國第一部《存款保險條例》開始正式施行。

該制度規定,商業銀行需要為存款購買保險,當儲戶的存款不超過50萬的情況下,如果銀行破產,需要對儲戶全額進行賠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家銀行最多賠償不超過50萬!

再來看看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允許倒閉嗎?

允許!

保險公司是允許依法宣告破產的,這在《保險法》第92條中明確寫明。

但是即使保險公司發生破產,也不能拍拍屁股走人,需要將保險合同轉讓給接手的保險公司繼續承保,如果沒有保險公司接手,則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指定,充分確保投保人的保單利益。

一封家書,看金融專業人士對保險的理解

保險公司破產,保單必須轉讓給接手的保險公司

此外,還有一個由保監會、財政部和人民銀行共同發起設立的保險保障基金,如今已有超過1000億的資金規模。

《保險保障基金管理辦法》第16條規定了,在保險公司依法實施破產或依法撤銷時,這筆保障金就可以啟用了。

一封家書,看金融專業人士對保險的理解

保單持有人利益同時受保險保障基金保護

因此在我們國內,把錢存在保險公司,安全係數不比銀行低。

整封家書,我們條分縷析地探討下來,可以看出,伍治堅先生雖然是金融業內認識,但由於非保險科班出身,對於保險知識的闡述,雖然遠高於普通消費者,但還是稍有偏差的。

金融業內人士尚且如此,遑論其他人了。

不過伍治堅先生在兒子年齡尚小之際,就寫下思辯頗深的家書,呼籲孩子關注保險、關愛家人,這點絕對值得我們所有人向其學習!

我是保險觀察,一個客觀、專業、有溫度、有態度的保險自媒體。請關注我,讓我把專業帶給你!也歡迎點擊“瞭解更多”,關注本人公眾號哦!如果有任何保險問題,歡迎諮詢!

一封家書,看金融專業人士對保險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