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网贷平台退出潮之下,P2P从危机中突围存活下来的关键在于两点

你投资的平台有连续的资金投入和充足的市场规模吗?持续的资金投入,较大的市场份额,是一家P2P网贷平台在严监管、平台退出潮当下得以为继的关键。

9月7日,北京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在零壹财经举办的2018朗迪中国峰会在上发表《中国网贷行业的未来发展预期》主题演讲,在卸任前激励网贷平台在当前严酷经济与行业形势下保持投资强度,力争实现规模经济。

郭大刚在演讲中首先回顾了互联网金融与网贷行业的发展历程。

2014年3月两会召开期间,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市场对互联网金融的预期快速提升,各类金融机构大量主体涌入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领域,业内机构的数量快速攀升。

同样在这一时期,互联网金融领域退出机构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这些退出的机构看到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但这些互联网领域的问题却湮没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热潮之中。

2014年10月30日,美国宣布退出当时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也影响到国内的资本市场。到2015年,互联网金融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015年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确立了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的监管职责分工,落实了监管责任,明确了业务边界。监管的干预使得市场预期回归理性,市场的情绪开始反转。

2015年12月8日,公安部对e租宝事件的处理撼动了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市场预期大幅下滑,此后网贷行业的退出机构开始多于新增机构,这样的趋势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网贷平台退出潮之下,P2P从危机中突围存活下来的关键在于两点

​郭大刚认为,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就是在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头部企业开始聚集,落后机构逐步退出,行业出现稳定的迹象。

在利率方面,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融资的利率水平维持在20%左右。但是网贷产品的收益水平却逐渐下降至10%左右。郭大刚指出,尽管网贷行业收益规模与息差都较高,但大多网贷平台仍然难以盈利,这证明行业累计的风险冲减了绝大部分的盈利空间。

在投资方面,2015年,网贷行业对自身的投资出现增长。在行业与政策稳定以后,有实力的机构开始加大投资强度以提升企业经营能力。但是这一阶段的投资主要涌向客户端,与资产端相关的风险控制、安全技术能力等方面的投入依然较少。

2016年8月24日,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以后,很多机构才开始加大资产端相关的投资。郭大刚认为,这也是很多网贷平台将要退出市场的原因。

在业务方面,网贷行业最早期的业务是2-3年期的个体信用类贷款。这类贷款业务是模仿信用卡建立起来的,由于发展的起点很低,业务规模也仅占全部网贷业务的15%以下。但由于沿袭了信用卡依靠违约金或者分期的盈利模式,在现实中这部分业务引起了很大的社会争议。

网贷平台退出潮之下,P2P从危机中突围存活下来的关键在于两点

2008年以后,美国金融危机逐渐传导至中国,影响中小微企业的经营,这些机构更难从银行获得借款。而此时,网贷机构以抵、质押的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这类贷款主要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短期融资问题,但是额度一般较大,风险较高,需要抵、质押物对冲潜在的违约风险损失。这类业务占比较高,最高时能够达到70%-80%。

郭大刚认为,这类业务与银行信贷并无明显区别,当网贷机构被定义为信息中介后,很多机构纷纷准备退出网贷市场。

第三类业务是标的单一,额度极大,形式复杂,难以穿透的影子银行业务。这类业务规模也占到了20%左右。郭大刚认为这部分业务风险过高,应该予以清理。

在监管方面,郭大刚认为监管的重点是防止因涉众问题引发的社会风险。网贷行业早期的市场规模在1万亿元左右,仅相当于北京银行的三分之一,并未引起监管的重点关注,但是网贷行业涉众广泛,大多跨地区经营。当规模增大后,地方监管部门的地域管辖范围又难以覆盖。

在行业结构方面,网贷行业最多时曾出现5000家,但行业整体的交易规模与机构数量完全不匹配,市场份额较小的平台过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

虽然网贷行业在以上各方面都有所改善,但网贷行业还有一些棘手的问题。在信用制度相对缺失的环境下,个别借款人的违约会造成网贷行业以及出借人的投资损失。

其次,互联网机构的初始设立成本极高,并且需要十分明确的发展路径才可能盈利。

第三,网贷行业数据信息规模极大,如何让其产生价值并超过维护这些数据的成本也是挑战。

第四,网贷行业机构间信息相对孤立。信息共享会使平台丧失优势,而不共享信息的话,在行业下滑的时期,投资者会退出整个行业,使得优势机构也难以发挥优势、创造价值。

第五,互联网具有媒体属性,因此,不利信息的传播更加迅猛,对行业的影响更加剧烈。

第六,长期被网贷行业的定价能力逐渐体现出价值,但是此前资产端的投资并不能马上得以弥补,很多缺乏定价能力的平台生存压力很大。

当然也不用过于担心。郭大刚表示,网贷行业高度服务于中国中小微企业,唯有中小微企业大规模破产,网贷行业的逾期才会显著增加,那才是

网贷行业的至暗时刻。

网贷平台退出潮之下,P2P从危机中突围存活下来的关键在于两点

近两个月来,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的新增贷款规模有所下滑,但增幅较2017年同期有明显增长,离中小微企业大规模破产还有很远。但可以肯定的时,网贷行业落后平台的生存压力逐渐加大,头部平台也需竭尽全力扩张市场规模。

针对上述问题,郭大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网贷平台度过当下的难关。第一,网贷平台要有足够的投资强度,要有足够的资金持续投入到技术安全、风险控制、平台运营等方面,从而加强自身定价能力,保证自身有持续的竞争力。第二,平台要开展高效的运营,努力提升市场规模,降低边际成本,从而获得边际收益,保证平台能够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