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稻盛和夫:在工作中體會生命的精彩

稻盛和夫:在工作中體會生命的精彩

引言

《幹法》一書,稻盛先生現身說法,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成長曆程向讀者講述工作的意義,尤其是告訴大家在工作和創造性勞動中找到成功與幸福的方法和路徑,但是畢竟,稻盛先生本人對工作的態度太過認真、太過嚴苛了。我擔心很多人看後不但可能會覺得自己做不到,甚至會有知難而退的心理,直接就放棄嘗試了。

而反過來,既然這本書在日本能有這麼大的呼應度、受到讀者這麼大的追捧,除了稻盛先生巨大的“粉絲效應”因素之外,也說明日本的年輕人還是大有希望的,這個世界還是大有希望廓清迷途、重歸正道的。

在這裡,我想作為一個只是匆匆把此書瀏覽了一遍的初讀者(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該書的中文版正式出版後我會和我的同事們反覆研讀,不斷從中汲取智慧和能量),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此書的三點評價:

第一,這是一本“不合時宜”的書。誠如稻盛先生所說,現在年輕人當中“有一種旺盛的傾向在滋長”,那就是厭惡工作,逃避責任,甚至會對積極工作的人抱以嘲笑。人們越來越追求輕鬆掙錢且最好是不勞而獲、及時行樂哪怕是得過且過的生活狀態了。在這種時候卻苦口婆心地引導大家去熱愛勞動、拼命工作,不是有些“不合時宜”嗎?

第二,這是一本切中時弊的書。人類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世界不出問題也是不可能的,但真正可怕的並非犯錯誤和出問題,而是這些錯誤居然受到鼓勵,這些問題居然被視為理所當然。代表人類未來的年輕人的工作觀、勞動觀與價值觀出現了問題,甚至是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但這卻被視為理所當然,這是能輕輕放過的問題嗎?如果是,這本書就真正只有“不合時宜”、惹人生厭而已了。

如果這些問題不能被輕輕放過,而是必須被高度重視、認真解決的話,這本書就無疑是切中時弊、擊人猛醒的警世之體了。因為很顯然,年輕人討厭勞動、憎惡工作的傾向倘若得不到扭轉,這個世界將變得越來越危險、越來越不能持續。

第三,這是一本洩露天機的書。以“不合時宜”的方式“切中時弊”之後,就要開出對症的“藥方”、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了。表面看,稻盛先生開出的“藥方”雖好,但是這個“藥方”好像只對一部分人,甚至只對一小部分人管用,這一小部分人就是那些可能像稻盛先生一樣瘋狂地投人工作、願意用追求“完美主義”的偏執為“高目標”、“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的人。

事實上,比這一小部分人更需要這本書的,還是絕大多數至今尚未明白認真工作對自己到底意味著什麼的人們。對於前者,此書只是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和動力而已,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這樣想,也是不同程度這樣做著的;對於後者,如果看懂並能運用好這本書,則可能完全改變他們的命運。因為在這本書裡,稻盛先生帶給大家的不僅是他本人行之有效的“幹法”,更有他在乾的過程中發現的“天機”。

就好比面對上帝給出的人生考題,稻盛先生通過這本書不但告訴了大家他自己考取最高分的方式、方法,而且把他在努力過程中發現的基本規律和“標準答案”也一併透露給了大家。

真有這麼“神”嗎?確實很“神”。尤其對於有心人,《幹法》一書裡可以說處處藏有“天機”。

因為“天機”是“不可洩”的,所以我在這裡只能給大家提供一些線索。比如說,很多人只是把工作當“飯碗”,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幹法》則告訴我們,若只把工作當“飯碗”,這個飯碗就會越來越“破”;如果不顧一切地愛上工作,工作就不但會變成一隻“金飯碗”,而且這隻“金飯碗”會盛滿成功、盛滿幸福、盛滿健康的生活態度,源源不斷地回饋給你。

再比如,很多人工作不認真努力,事情幹不好,人生不如意,還總是怨東怨西、怨天怨地,不知道反省自己,《幹法》則告訴我們,“神”是可以被感動的,一個人只要把自己用足了,用到了極限,“神”往往就會出來幫忙,很多奇蹟都是這樣出現的。

還有特別重要也是我特別想提醒朋友們注意的一條就是,《幹法》一書帶給這個世界的最大價值,其實就是真切、深刻地揭示了工作的意義。從一定程度上說,人類生活、生命的意義都是由工作創造的意義所支撐的,真正理解了工作的意義,也就掌握了理解整個人生意義的“金鑰匙”。

掌握了這把“金鑰匙”,我們就不難建立積極、健康的工作態度和人生態度,即使自己不能像稻盛先生那樣全身心地投人工作、熱愛工作,但我們至少可以以“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姿態對人類的英雄抱以深深的敬意,同時以“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理性和從容笑對人生,付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認真品讀《幹法》,但願朋友們能從稻盛先生的大作中領悟到更多的“天機”。

在工作中體會生命的精彩

BM(中國)運營戰略首席顧問 白立新 77%的美國人痛恨他們的工作,由此導致的生產率降低使美國企業每年損失3500億美元。

蓋洛普的這個調查數字嚇你一跳吧。我不知道這個數字在中國有多高。

萬幸的是,我不痛恨自己的工作,每天早上我都期待著郵件和短信給我帶來新的消息。我只能說,我是幸運地撞上了“該做”、“能做”、“願意做”三個圓圈的交集。

若是你沒有我這麼好的運氣,或者剛好痛恨著你的工作,那該怎麼辦? 稻盛先生的這本《幹法》可能就是寫給你看的。

好逸惡勞,不是你的本性

基督教思想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與此同時,也將“勞動乃苦役”這一觀念植入人們心中。根據《聖經》記載,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因為偷吃了上帝的禁果,從伊甸園被驅逐了出來。在樂園裡他們不需要勞動,但遭放逐後,為了得到食物,他們不得不痛苦地終日勞作。 也就是說,人們為了救贖自己的“原罪”,才不得不接受勞動這種“懲罰”。

但是,觀察一下自然界,你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無論何種動物、植物,都在拼命地求生存,從來沒有好逸惡勞的動植物能夠生存。

城牆石縫中的嫩草,在石頭與石頭之間,哪怕僅有一點兒泥土,它就在那兒拼命吸收著陽光雨露,發出嫩芽。在此後短短的幾個星期的夏季時間中,草兒們接受陽光的恩澤,長葉、開花、結果。如果不如此,夏天一來,石牆在灼熱的太陽照射下迅速升溫,草兒就會枯死。所以趕在盛夏到來之前,草兒就拼命生長,留下子孫,然後枯死。

在柏油馬路的縫隙中生長的無名小草,它們的命運也一樣。在連水分也極端缺乏的、炎熱如地獄般的環境中,各種草兒拼命掙扎求生。各種各樣的草兒為了比其他草類更多地接受陽光,就拼命擴展草葉、伸展草莖,為生存互相競爭。

為了生存必須拼命努力,自然界的“道”本來就如此,此乃宇宙的鐵則。

幸運的是,蒼天在“工作”中秘藏了一種偉大的力量。藉助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克服嚴酷的命運,給人生帶來光明和希望。“工作”簡直就是靈丹妙藥,是神賜予我們的最高禮物。

冬天越寒冷,櫻花就開得越爛漫。人也是一樣,不經歷繁重的“工作”,人生就難以全面展現其精彩。許多人的生命之所以未完全盛開就凋謝了,或許與其好逸惡勞有關吧。大約在10年前,一位德國領事對稻盛先生說:“勞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完善人的心靈。”

只要你全力以赴,神就會出現

稻盛先生創辦京瓷之初,只有來自松下的訂單,然而,松下在產品的價格、質量、交貨期等各個方面的要求越來越苛刻。在松下的零部件供應商會議上,各零部件廠家憤憤不平,一齊向松下開火。

然而,稻盛先生卻對松下抱有深切的感謝之心:“這是在鍛鍊我們!”因此,凡是松下要求的價格,京瓷二話不說照單全收。“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讓稻盛先生的生命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人生的齒輪,過去一直在苦難和挫折的方向上運轉,現在開始朝著幸運的方向轉動了。

結果,當時一味向松下發洩不滿而沒有做出相應努力的零部件廠家,不少都倒閉了,消失在競爭的風浪之中。

唯有京瓷倖存並且茁壯發展起來。在稻盛先生創業的第7年,京瓷開始為信息產業的巔峰產品IBM360電腦提供陶瓷芯片;第12年京瓷公司上市;第16年京瓷公司超過索尼,成為日本市值最高的企業。

總結成功的經驗,稻盛先生說,只有你抱著強烈的願望,並全力以赴,“神”才肯現身,才會向你伸出援手。

想當初,稻盛先生在大學時學的是有機化學,畢業前為了就職,才倉促學了一點無機化學。但就是憑著這一點點專業知識,以及25歲毛頭小夥子的熱情,稻盛先生居然一次接一次獲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

稻盛先生說:“我想,一定是神看到我那樣拼命地工作,那樣苦苦思索,看不過去了,神可憐我,授予了我智慧。我想事情只能這樣來解釋。如果不經歷苦難和挫折,畢業於名校,就職於名企,那我的人生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愛你的工作,生命自然精彩

稻盛先生說,要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幾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從這裡開始。

稻盛先生大學畢業後加入了一家日益破敗的“松風工業”。年輕的同伴相繼都辭職了,否則“在這裡幹久了,連老婆都討不到”。稻盛先生當時對“辭”與“留”的問題也很苦惱,但是,他總是找不到一個必須辭職的充足的理由,所以決定“先埋頭工作”再說。不再發牢騷,不再說怪話,稻盛先生決定全面、正面、積極地面對自己的工作。

為了讓自己安心於在松風工業公司的工作,稻盛先生想,這樣的研究恐怕大學裡也不會有吧,或許全世界也只有我一個人在鑽研。事情也真是奇怪,經這麼一想,枯燥的研究真的就顯得熠熠生輝起來。

開始時,有一半是強迫自己,但不久自己就變得積極主動了,喜歡上了這項研究;再後來,就大大超越了喜歡不喜歡的層次,感覺到了這項工作所包含的意義。 在許多人看來,“工作是工作,自己是自己”,要把“工作”與“自己”分開,讓兩者保持距離。

然而實際上,要想從工作中體會生命的精彩,就應該消除“工作”和“自己”之間的距離,“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兩者密不可分。對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的產品,如果不注入如此深沉的愛情,事情就很難做得出色。

熱愛的力量

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岫雲 稻盛和夫是一位傳奇人物。1959年他27歲時開始創業,赤手空拳40年間創建了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經營實踐中,稻盛和夫還創立了他的企業哲學;“稻盛哲學”,他被人們譽為“經營之聖、人生之師”。

稻盛和夫65歲時從經營第一線引退後,將心血傾注於“盛和塾”及“京都獎”等公益活動上。

13年後的2010年2月1日,在日本政府再三懇請之下,稻盛和夫以78歲高齡毅然出任破產重建的日航CEO,世間一片驚歎。而最近,日本政府又出入意料,聘請稻盛和夫為日本“內閣特別顧問”,期望稻盛和夫用他的哲學在重大國策問題上給日本政府提供指導性意見。從而,在這個傳奇人物的身上又增添了兩筆濃重的傳奇色彩。

然而,讓稻盛和夫成為傳奇人物的稻盛哲學卻沒有絲毫神秘的色彩。恰恰相反,這種哲學十分樸實,用稻盛和夫自己的話來說甚至有點“幼稚”。

這種哲學,每位企業家甚至每個人都能掌握,都能運用。當您讀完稻盛和夫的新著《幹法》一書以後,我相信你自己就能得出上述的結論。

在2009年稻盛和夫應邀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上發表講演之後,許多中國企業家都殷切希望進一步瞭解和學習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

為此,稻盛和夫親自提議成立“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並親自擔任名譽董事長。

但是,因為我讀此書時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強烈的感動,為了與讀者分享這種感動,我翻譯了這本書,我覺得應該藉此書出版的機會,將我讀此書、譯此書時心靈上所受的衝擊,以及我自己的感悟和實踐告訴讀者。這麼一想,我倒是應該感謝編輯懇切的催逼;好事往往就是被逼出來的。

《幹法》這本書從字面上看,似乎應是講述如何有效工作的方法。但其實這本書的重點,並不是講具體的工作方法,而是論述位於工作方法之前的問題。它著重闡述人生觀中的“勞動觀”和“工作觀”,而這個問題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現實意義。

熱愛導致成功

你想獲得事業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嗎?如果你想這樣,稻盛和夫會告訴你,這很簡單,但前提是你必須熱愛甚至迷戀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不喜歡、不熱愛你當前的工作,那麼在多數情況下,你得馬上改變你的心態。

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你就會全身心投入。

如果你全身心投入,就會產生良好的工作結果,你這種工作態度和工作結果不但能獲得周圍人們的肯定,而且會讓你從內心感到滿足併產生自信。而這又會成為動力,激勵你更努力地投入工作;這樣的良性循環,不僅是成功的必要條件,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甚至就是成功的充分條件,因為這種良性循環可以改變你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