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光祿大夫于成龍-文化歷史名人

光祿大夫于成龍-文化歷史名人

于成龍

于成龍(公元1638年—公元1700年),字振甲,號如山,清漢軍鑲黃旗人,滿族。諡“襄勤”( 襄勤,取義於《續資治通鑑》“襄勤於事,未嘗有曠失,恐言者妄耳。”)。于成龍是清朝第一個加授為“襄勤” 諡號的人,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加授為“襄勤”諡號的人。

于成龍祖居奉天蓋州(今遼寧蓋縣)。出生後不久,父親於國安將於成龍過繼給膝下無子,時任廣寧知府的哥哥於得水。清世祖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于成龍隨養父於得水從蓋州遷至固安縣南房上村。

順治十三年(公元1856年),于成龍補充為國子監的監生,第一次來到北京國子監讀書。

歷經三年的學習,于成龍順利畢業。經過考試,于成龍被派往吏部做“筆帖式”(九品)。

清聖祖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于成龍由廕生授直隸樂亭知縣。

任樂亭知縣後,于成龍數次微服私訪,查詢時弊、瞭解民情,迅速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歷經半年多勤政管理,于成龍治理了“凶荒”。

十一月,于成龍授命署理灤州知州。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灤州逃脫了一個重要囚犯,因逾期沒有抓到,于成龍有失職過錯,降兩級調用。

樂亭人民喜愛于成龍,希望于成龍回樂亭任職。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于成龍再任樂亭知縣。邑內民心大振。

于成龍在樂亭清理賦稅,建學館、正學風,興教育人。從此樂亭治安環境改善了,人民安居樂業,潛心農桑。翌年,風調雨順,夏季小麥獲得了好收成,連上年紀的老人都覺得驚奇。縣民把大豐收歸功於于成龍,頌揚他施政有方,“德之致祥”。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直隸巡撫金世德讚譽于成龍“其強項不阿”,上疏舉薦于成龍為通州知州。于成龍離開樂亭去通州赴任的那天,樂亭的紳士們在縣衙餞行,百姓紛紛前來送行,“老幼擁馬首涕泗長流不絕”。于成龍眼含熱淚讓大家回去,但是百姓“遣之不去”,有些縣民依依不捨一直送到了通州。

在通州,于成龍為官三年,他建立和發展義學,並且選擇賢良的教師,使城鄉的貧窮子弟能夠免費入學,受到應有教育。他善於斷理刑罰案件,嚴照朝廷所定律條,公開審判,公正斷決,使罪犯得到轉化,使他縣盜賊不敢入通州偷竊。一方安定,黎民樂業。

直隸巡撫大於成龍,也曾在通州任過知州,實行惠政。因此,通州百姓有歌謠贊稱他們:“前於後於,百姓安居。”

直隸巡撫大於成龍,極其賞識通州知州小於成龍的品質才華,尤其喜愛他的憨直無隱。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直隸巡撫大於成龍升遷兩江總督,上疏推薦通州知州小於成龍可大用。時值江寧知府一職空缺,兩江總督大於成龍疏請朝廷選派清操久著者為江寧知府。康熙即以通州知州小於成龍升任為江寧知府。 “于成龍疏薦于成龍”也成為千古佳話流傳於世。

于成龍升遷江寧知府離開通州時,士民攔路遮道,攀轅臥轍,眷戀挽留,並修建了於公祠,以示感激。

于成龍出任江寧知府後更加清節自愛。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康熙南巡至江寧,讚許于成龍清正廉潔,親書手卷賜予。十一月,康熙皇帝巡視到安徽宿遷後,下旨擢升江寧知府于成龍為安徽按察使,執掌全省刑法。

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二月,于成龍升為直隸巡撫,他陛辭(指朝官離開朝廷,上殿辭別皇帝。或者面見皇帝辭官)時,賜白金千兩,表裡二十端。

於成來回固安南房上村祭掃生父生母墓以後,就風塵僕僕趕赴保定任上。剛剛到任,于成龍便雷厲風行,廢除累民弊政,彈劾失職人員,懲辦貪官汙吏。他經常微服私訪,體查民情,甚至不顧生命危險,深入匪巢。面對仗勢欺人的官宦子弟、土匪豪強、宮廷太監等為非作歹之徒,于成龍不畏強暴,勇敢果斷。先後擒積年巨盜,捕市井惡棍,抓潛匿土匪,緝土豪惡霸。經過治理,直隸吏治肅然,境內盜匪遂靖,百姓沉冤得雪,民眾悅然欣慰。

上諭表彰于成龍:“奉公守法,潔已率屬”。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上獎其廉能,加太子少保。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管紀檢,成為天子的耳目。他兼任鑲紅旗漢軍都統,是本旗本軍的最高長官。官至一品,人們對他既敬重而又害怕。但于成龍的家族一直清貧,沒有營造居室。康熙皇帝得知這一情況,特賜甲第一區,他才迎來父母,朝夕侍奉。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噶爾丹叛亂至烏蘭布通,于成龍第一次隨康熙皇帝征討噶爾丹,負責郵傳要務駐防遵化。年底,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兼鑲紅旗漢軍都統。

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噶爾丹復騷擾蒙古,康熙皇帝親率大軍討伐。出征的運輸任務重大,因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八月,父親督察院左都御史鑲紅旗漢軍都統、光祿大夫於得水病逝,于成龍歸鄉營葬,為父守制。康熙起復于成龍,把左都御史總統督運中路大兵糧餉的重任交給了他。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為了徹底消滅分裂勢力,于成龍第三次隨隊出征噶爾丹,仍負責督運大軍糧草。功成,授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襲。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于成龍以安徽按察使銜督理下河工程。

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十二月,于成龍授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出任河道總督。

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二月二十七日,康熙帝命于成龍以直隸總督、兵部尚書、右都御史銜兼管直隸巡撫。此時,渾河水發。于成龍查勘渾河河道,做出可行的治河方案,廢故漕,掘新道,加固堤防。康熙皇帝也親臨指授,疏築兼施。挑河自宛平之盧溝橋,至永清之朱家莊,匯狼城河,注西沽入海,計裡200有餘。六個月渾河治理完畢。竣工後,渾河水暢流無阻。于成龍上奏,建議改渾河為永定河,得到了康熙贊同,賜名永定河。此後京畿四十餘年安然無事,于成龍在永定河水利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十一月二十七日,于成龍受命河道總督,治理黃淮。當時,淮揚一帶,黃淮兩河河水泛漲,多處已被水淹。于成龍奔走兩河,勘察災情,把治理永定河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驗運用到治理黃淮上,終因河務浩繁,積勞成疾。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再次南巡,乘舟前往視河,看到于成龍積勞瘦弱,便賜藥、賜御製詩以示關懷。于成龍盡力盡職,食少事多,疾病增劇。十月,于成龍疏請暫休兩月,帝命御醫送以良藥。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二月,于成龍重歸淮上,帶病堅持工作。病情加重。當月二十三日,于成龍把兒子永裕叫到身邊,對永裕說:“我已病人膏肓,非藥餌可以治癒。兩河重大,斷難臥病治理。急需疏請,另派賢能大臣,勿誤國事,以加重我的罪過。”他還對兒子永裕囑咐道:“我有三件事感到遺憾,一是河工未成,二是你的祖母年高八十,侍養不終,三是祖墓未築。餘無可言。”

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二月二十七日,于成龍於淮署工作崗位病逝。康熙皇帝聞聽於成龍病逝悲傷不已。

五月二十七日,于成龍靈柩回京入私第治喪。八月二十四日,葬於北京石景山楊莊。

于成龍墓遺址位於今北京石景山楊莊大街東側街頭花園,共保存有于成龍父於得水諭祭碑二通,于成龍諭祭碑四通,于成龍神道碑一通,于成龍墓碑一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