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摘要:近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7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相比2016年的1786萬全年出生人口有所下降。

實際上,國家衛計委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之初,曾經預計出生高峰會出現在2018年,對2017年出生人口的最低預測也是2023.2萬。但根據上述的數據顯示,2017年的出生人口明顯比衛計委的最低預測要少整整200萬。

出生峰值還未形成,面臨的卻是嚴峻的塌陷式下滑!

專家判斷錯誤:

著名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認為,過去在中國人口政策上,最大的誤判就是擔心一旦放開,大家都會選擇生孩子,人口會再次爆炸,而根本沒有意識到中國人的生育觀念因為種種原因已經改變。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黃文政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2016年年初“全面二孩”政策的開放,有生育意願的人口已經完成了備孕、懷孕到生育的過程。也就是說,既有的生育堆積已經得到了釋放,現在走高的“全面二孩”政策,未來也是難逃生育率降低的大勢所趨。

二胎出生率超過一胎:

不僅如此,在2017年的新增人口中,二孩的數量雖在上升,一孩卻較之下降。2017年我國一孩數量為724萬人,比2016年減少249萬人。這是自2016年我國正式實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以來,首次出現二孩出生數超過一孩出生數的情況。也就是說,我國出生人口的下降並非因適齡夫婦二孩生育意願不夠,最為主要的還是很多夫妻連一孩都沒有生育。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二孩首超一孩,為何一孩生育數量下降?

下面盤點十大原因:

1.育齡婦女人數呈減少趨勢

我國的人口年齡結構正在發生顯著的變化,育齡婦女的人數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2017年,在20-29歲生育旺盛期的育齡婦女人數減少了近600萬人。而且,隨著經濟和社會文明程度的發展,我國婦女的初婚初育年齡也呈推遲的趨勢。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2018出生人口開始進入雪崩

人口學家梁建章日前也撰文表示,隨著生育堆積結束後育齡女性數量的銳減,出生人口將在208年進入雪崩狀態,在之後十年將以每年30萬-80萬的速度銳減。就整體看來,出生人口的雪崩會比大家預料的時期更早來臨!

2.生育觀念的變化

從另一方面看,現齡在20-29歲的女性,出生區間是1988-1997年,對應的婚配對象大致也在這個年齡段。而在這個時間段出生的中國人本身就是受一孩影響最大的一代人,同時他們也是高等教育普及率較高的一代人,他們的思想開化,受西方自由主義的影響較深,對生育抱持著自由的態度。很多年輕人表示,“連婚都不想結還想生小孩?”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年輕人:婚都不想結還生小孩?

3.養育成本高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如今養孩子的成本是越來越高。如果生活都過得很艱難,那麼小孩出生不是壓力更大?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正如網友調侃的:房價一路飆升,教育成本一路飆升,醫療成本一路飆升……,“生得起,養不起”不僅是現代人的生育難題,更是生育率一路走低的怪圈。而且,當代的適合父母普遍都是獨生子女,原本就是面臨著“4-2”的嚴峻養老局勢,還得為生活與工作疲於奔命,壓力可想而知。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根據2005年中國社科院朱明社會學家徐安琪發佈的《孩子的經濟成本:轉型期的結構變化和優化》報告,0-16歲孩子的直接養育成本是25萬元左右,再加上上高校的家庭支出,30歲以前的未婚子女的總成本達到了49萬元。當然,這49萬元還不包括孕產期支出,已經從孩子孕育到成長過程中父母因孩子誤工、減少流動、升遷等自身發展損失的間接經濟成本。

而2016年,隨著通脹,在我國大城市養育1個小孩的平均成本已上升到了70萬元

4.我國性別比例失衡

一方面是父母的生育意願不強,另一方面是中國新生兒男女比例依舊存在失衡的情況:2017年,中國內地男性人口71137萬人,女性人口67871萬人,男性比女性多3266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81(女性為100)。

這一比例自2011年至今,沒有得到過非常明顯的改善。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從上圖可以得知,在0-4歲的新生兒中,男女比例已經到115.62:100的懸殊情況。按照這個比例,每115個男性中將有15個男性無法找到適婚對象。更加糟糕的是,在某些落後的地區,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仍然存在,未來男女比例平衡將面臨的巨大挑戰,這也將導致生育率的進一步下降。

根據2005年IMF的假設,中國在1950-2050年一百年間的人口結構,結構變化很是觸目驚心!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5.女性主義:更注重自身發展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中,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甚至是男權社會中的附庸。“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樣的“三從四德”不僅將女性的舞臺嚴格的侷限在家庭,還嚴重束縛了女性追求夢想與社會地位的腳步。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女性的自我生存和發展能力增強。在某些領域,女性的生存能力甚至超過男性。這種獨立性使得女性在生育方面擁有更加自由的思想,在追求事業或者其他的時候也更加的果敢。

從幕後來到了臺前,站上了社會的大舞臺,在社會關係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與此同時,女性也更加註重自身的發展,“三十不婚,四十不育”,為了有更好的發展,主動給生理限制上鎖。

6.女性職業發展壓力大

女性在不同的年齡段將面臨不同的職業壓力,而處於生育主力軍的80後和90後,生育是其職業發展的最大影響因素。

根據智聯招聘調查的《2017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結果顯示,在40210份調查問卷中,有一半的職場女性尚未生育,未育女性生育意願不高,時間精力不夠是主要因素。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而對於沒有孩子的女性,不願意生育的佔40.1%。已經成為母親的女性,繼續留在職場上可能性偏小。如果繼續留在職場,還得分散精力照顧家庭,在升職的機會和空間上也會受到影響。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7

托育服務短缺

在全面兩孩的政策背景下,全國迎來了生育的小高峰,一時之間對托育資源造成了不小的壓力。與此同時,托育資源的緊張形勢對還未生一孩的夫妻也形成了一定的“威懾”作用。

就拿珠海市來說: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托育服務短缺,給父母造成的壓力可想而知。特別是女性,若是生了孩子,在工作與回家帶孩子之間陷入兩難。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8.人口老齡化日益加深

中國老齡化的程度是越來越深了,隨之帶來的嚴重後果就是勞動力的短缺。

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2005-2015年間,0-14歲人口從26504萬人降到了22681萬人,特別是2009年有一個驟減的趨勢。而與0-14歲人口逐漸減少的趨勢相對的是64歲以上人口數的逐年增加。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隨之而來的是勞動力的短缺,現在年輕人的壓力也隨之加重。年輕人在生活與工作之間難以“兩全”,也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一個典型的現象——“隔代教育”。根據調查,我國城鎮近五成的孩子跟著老一輩生活,年輕的父母在生活、學習、工作壓力下,對家庭責任的承擔成為了一個問題。這無形之中帶來的壓力也成為了“生一孩”的阻力。

9.

孩子的養老功能被削弱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養孩子是一種投資。以放棄現在消費為代價,投資未來消費。但是現在,“養兒防老”遙不可及,因為孩子自己活著,可能都需要父母的接濟。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的調查,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現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養。而根據世邦魏理仕發佈的《千禧一代:塑造房地產未來》研究報告,中國22至29歲的千禧一代裡,有61%的人目前與父母同住,而那些已經買房的,也有三分之二的人都依賴父母的資助。耗時數十年、投入巨資,帶給父母的經濟回報卻微乎其微。難怪社會學家們打趣道:“孩子感情上珍貴無比,經濟學上一文不值。”

10

環境汙染

中國經濟突飛猛進,汙染也越來越嚴重。輻射、霧霾、重金屬等汙染物質也漸漸影響到了人們的各個方面。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20年前,中國育齡人口中,不孕不育的平均發病率僅為3%,而2011年年底,這個數字已經飆升至12%,更有部分地區不孕不育發生率高達15%。

專家分析,環境汙染的加劇導致了國內各種不孕不育症的高發、頻發。環境內分泌干擾物通過汙染水源、食物或經皮膚吸收進入肌體後,對人類的生殖障礙、發育異常、某些癌症及某些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疾病都產生了影響。

而環境汙染直接導致的就是男性無精症、少精症、弱精症,生精細胞嚴重損害,精子質量下降。

癌症頻發,各種以前未曾聽聞的“怪疾”出現,不僅挑戰著醫學的極限,也在挑戰著新生兒的健康。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當然,在這些因素中,經濟仍然佔主要地位。正如網友所說,目前的教育成本、醫療成本和房價等居高不下,養孩子畢竟不是隻管飯的事兒,配套設施不齊全,也怕“耽誤”孩子呀!

結尾:2015年7月底,聯合國人口署發佈《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預計至本世紀末中國人口數預測值為6.13億,即相對於2016年中國將消失50%以上的人口。

男同胞們,為祖國奮鬥的時候到了!

估算2018年出生人口進入雪崩狀態,每年銳減80萬,盤點十大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