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智匠》第一期 丨专访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副总经理 覃正西

《智匠》第一期 丨专访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副总经理 覃正西

《智匠》第一期 丨专访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副总经理 覃正西

《智匠》|第一期

覃正西

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 副总经理

三十四年听风雨,一马平川尽坦途本文共计3052字,阅读需要10分钟。

导语:从30多年前交通闭塞的湘西老少边穷山区到现在的国家级重点旅游城市,人们很难想象,这三十多年来,多少人为了将道路修进张家界的崇山峻岭中而殚精竭虑,又有多少工程人,至今依然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为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浇灌着勤劳的心血。《智匠》第一期,对话致力于张家界交通事业三十四年的覃正西先生。

1982年9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这不仅拉开了张家界由县改市的序幕,同时也奏响了张家界走向繁荣富强的序曲。然而,尽管有举世无双的景色,当时的大庸市(张家界市前身)却依然处在交通相当闭塞的状态中,仅有公路这一种通往外界的交通方式。从张家界(原来的大庸县)前往长沙,不足400公里的路途需要14个小时的通勤时间。怎样充分挖掘张家界的旅游资源,将这座“旅游富矿”推向世界,交通问题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最首要的难题。

《智匠》第一期 丨专访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副总经理 覃正西

▲1982年的张家界,交通十分不便

意想不到的决定

这一年,年满23岁的覃正西以优异的成绩从长沙交通学院毕业(长沙理工大学前身)。此时,是回到家乡还是留在省城长沙,成为了这个年轻人人生中的第一个艰难抉择。

选择留在长沙这个起点相对很高的工作平台,不仅能够获得更多接触大型项目的机会,还意味着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人生仕途会更加广阔。然而,在这个年轻人的脑海中,辛劳的父母,美丽的青山绿水,孤立隔绝的交通状态与贫穷落后的现状,这种种画面与留在长沙所能带来的好处发生着剧烈的冲突。

“当时考虑得最多的还是我的父母,他们将我培养出来非常不易,如果留在长沙,我就没法去照顾他们。然后就是考虑到自己选择这个专业的初心,我学公路交通,就是为了让家乡的道路变得更加的通畅,让更多的人能够来看看张家界的山水。”

没有和父母商量,也没有更多的犹豫,覃正西最终做出了一个让老师和同学都感到惊讶的决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返回家乡,来到“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张家界这方净土,从事家乡的公路交通建设。

回忆起当初做出决定时的情形,覃正西说:“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太理解,说你又不是成绩不好,为什么还要回去,留在长沙的前途不是更好吗?我当时心里也问过自己这样子到底值不值,细心回忆起读书期间来回往返于长沙至家乡的艰难行程,想起沿途那颠簸不堪的公路状况,心里知道这个选择没有错。”

《智匠》第一期 丨专访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副总经理 覃正西

▲覃正西在长沙求学时期

初出茅庐,用算盘打出来的山路

覃正西从1984年12月下旬起,连续2个月时间里,与单位几个同事在原省道1835线(大庸县桥头乡至桑植县瑞塔铺乡的山区公路)上忙着测量。赶上全省各市州改扩建二级公路的大潮,将这条等外级公路改造成山区二级公路,85年3月初正式动工建设。天气寒暑季节的更替,却丝毫没有影响众人工作的热情。从征地拆迁开始到工程施工放样,再到全面开工,他指挥着教字垭区五个乡近4万多义务劳动的民工队伍,穿梭在沿线所有的施工现场,全面负责路基土石方、人工构造物(挡土墙、涵洞、桥梁)等工程的技术工作、安全生产管理、投资控制等工作。

这条全长11公里的山路是覃正西回到家乡后接手的第一个公路建设项目,也是他(当时还是见习生)以一个技术负责人的身份独立承担的第一个项目。在他的心中却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这是第一条通往我家乡的公路,也是我从大山中走出来的道路,我当时就在想,以后一定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从大山里走出来,让这条通往外界的道路更便捷,更好走。”

然而,要在山区中将一条破烂的砂石路升级成标准的山区二级路,对于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个项目的测量工作是临时抽调技术人员来完成的。现场技术方面只有通过我一个人一面按照所学的知识、一面由同事们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挥自身工作水平去管理施工,再由我来纠正他们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那个时候连计算器都没有,涉及工程量等计算性质的工作,全是手工算出来,几百张表格和图纸,每一张都要认真核对,不然就会出错。”

就是凭借着这股认真劲,覃正西与同事们从测量开始,到竣工验收后的投入使用,严格控制着整个工程实施的全过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扎实工作,终于在1986年6月完成这条公路的升级改造任务。团队也获得了湘西自治州公路总段全省二级公路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更了不起的是,这条11公里的等外级山路包括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在内,整个投资不足40万元

完工后不久,兴奋的覃正西骑着单位派放在工地上的唯一一辆红旗牌自行车,回到了距离工地70多公里外桑植的家。他说,那一段路,是这一辈子走得最开心的一段路。

《智匠》第一期 丨专访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副总经理 覃正西

▲如今,夜晚中的张家界市更显繁华

信息化大潮袭来,张家界带头创新

近年来,随着国家投入力度的加大,张家界市的工程项目也逐步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交通越来越便利,游客量越来越庞大,城市也变得越来越繁荣。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张家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明显滞后并成为了限制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做到客运和货运分流,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由此诞生。

《智匠》第一期 丨专访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副总经理 覃正西

▲施工现场,已经铺筑第一层沥青混凝土试验路段

2016年9月,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动工。为了降低建设成本,避免工程浪费,这条全长6.36公里的一级公路使用了信息化的手段进行项目管理,为工程信息化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智匠》第一期 丨专访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副总经理 覃正西

铺筑水泥稳定底基层施工景象

面对工程信息化的改革浪潮,在这一行沉浸多年的覃正西对此深有体会:“工程行业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急需信息化的手段来提升整个行业管理工作的效率,从原始的手工算法,到现在的软件算量,再到现在先进的网络化技术管理平台,从原来的粗放式的管理,到现在的智慧工地,方方面面都在朝着数字化、系统化、移动化的方向迈进。作为全市的重点工程项目——绕城一级公路,这一次我们采用了计支宝这样一个创新的项目管理平台。在计量支付和智慧工地等多个模块上都有了非常成功的应用。这种综合类的项目管理平台,解决了以往一个功能一个账号的管理难题。尤其是计量支付功能、施工现场的监控视频系统,非常的便利,大大地提高了我们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

《智匠》第一期 丨专访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副总经理 覃正西

▲澧水二桥架设第十跨梁板的实景

三十四年坚守,无问西东

从1984到2018,覃正西在工地上一干就是三十四年。经过数十个工程项目的历练,逐渐成长为张家界市道路工程的核心骨干与技术力量。

但工程人的付出,却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这三十四年来,覃正西每年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花在工程项目上,与妻子女儿更是聚少离多。无论是烈日还是暴雨、暖春还是寒冬,在项目工地简陋的房间,平日里难得的清闲时间里,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看手机里妻子女儿的照片,他说“只要看到他们,内心就会觉得特别的平静、自然、温暖、舒心......”。

《智匠》第一期 丨专访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副总经理 覃正西

▲如今,灃水河两岸已经焕然一新

目前,张家界绕城公路一期项目已经接近尾声,为了赶在9月底完成施工并交付使用,老覃依然是夜以继日,花更多的时间,坚守在工地现场,为工程质量把关。

老覃已是奔六的人了,早在三年前就按政策规定退了下来,巧遇绕城公路项目业主的需要,又被返聘上班。如今的他,皮肤黝黑、精神矍铄,虽然时光改变了他的样貌,却始终改变不了他对工程的热爱与真诚。

他说,只要这片土地还需要他,只要自己还能干得动,就会一直干下去。

《智匠》第一期 丨专访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副总经理 覃正西

▲老覃说,现在的信息化管理

《智匠》第一期 丨专访张家界绕城公路项目副总经理 覃正西

▲计支宝大数据云平台监控示意图

后记

跟覃老联系采访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他回复信息说正在工地上等待路面基层水泥稳定混合料,需要等到施工现场全面正常化才能放心离开工地回家。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如此炎热的室外环境工作到深夜已是不易,而对于已经年近六旬的覃老来说,却是三十四年间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夜晚。

向伟大的中国工程人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