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秀美喻家坳

  早两年在双凫铺做服装生意,每每去外地进货都是在凌晨,司机往往要拉着我们晃荡好几个乡镇接上各位店主才能真正出发。

  由此我见过夜深人静时的喻家坳,它因为临近双凫铺而成为我艰辛创业路上的第二站。大多同行聚集在综合大市场,司机一按喇叭就猫着腰从各个卷闸门里钻出来,提着需要退换的货物打着哈欠爬上车,一辆双排座货车有时候挤上十来个人,挤不下的只能睡货箱。这个场景对我而言是烙印式的!正是这些人,以他们起早贪黑不为人知的辛劳,换来镇上白日的繁华热闹。

  曾有当地的朋友对我抱怨,宁乡四大江都不经过喻家坳,交通主干道都在隔壁镇,说是打通益阳,可不管走灰山港还是去宁乡,都可以不从此处经过。

  听起来,喻家坳似乎因身处宁乡腹地,为当毛细血管而充满了委屈,很多人都只闻其名未见其身。其实它紧挨着煤炭坝、横市、双凫铺、大成桥,辐射区域非常广,离益阳桃江和宁乡市区都仅需半小时车程。正是这个用丘陵地貌布景的绿色乡镇,以它独有的律动固守一方桃源,永葆少年青葱。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秀美喻家坳

它别具匠心,显而不露。

  涌泉山的春风还停留在此。著名画家欧阳笃材从这里走出去,以“涌泉山人”的名号成就“湖湘之子”,是当代花鸟画坛极具全国影响力的大家,排名仅次于齐白石、黄永玉、王憨山。以家乡地名为“号”,足见欧阳先生对“涌泉山”的留恋。艺术无疆域,惟深情藏故土,如今大师已仙逝,涌泉山便成为不朽的传奇!年轻一辈中,还有生于南岭村的诗词圣手王超群,在文学界素有“王七步”之称,屡屡参赛斩获全国性诗词大奖。

  不仅如此。离喻家坳集镇不远,大益坝宝塔桥上的“惜字亭”,仍传承着“惜墨如金”的良俗。祖先们认为文人画者笔下皆有魂,即使是废弃之字纸,也不敢随意践踏亵渎,必拢之以集中焚烧。故建此塔,以示对文字和知识的敬畏。

  如若以上所说皆为“静”供畅想;那喻家坳还有“皮影戏”和“舞火龙”之绝技以“动”观情,是乡音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又可助推节庆气氛,深受当地百姓喜爱,至今源源不息。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宝塔桥,惜字亭

它民风淳朴,干群齐心。

  早听闻银冬生老先生博古通今,文笔了得,却不知他是喻家坳乡正儿八经的老干部,退休后便与其他几位同僚一起在当地老年协会专心整理地方文史。

  老年协会办公室就在乡政府对面旧楼,简陋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叠叠予以成书的文史资料。其中就有不少是银老先生亲自执笔,如“宁乡文史”近期推出的《喻家坳峡山水库大会战》等。看得出老先生天性乐观豁达,听他讲史便是一种享受,言谈间笑意盈眉,叙说生动幽默,不时穿插自己的个人经历,令听者无不印象深刻。

  “乡有一老,如有一宝”,此话不假。但我觉着这帮离退休老干部为挖掘地方文化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不遗余力的精神,尤其可嘉。

  在商界,现任中国平安产险总公司党委副书记的黄启平,是土生土长的喻家坳人,在当地乃至整个宁乡可谓家喻户晓。历年来,他捐资 140 万元建设喻家坳乡敬老院;捐资 120 多万元修建村级公路等公益设施;坚持在春节前后对全村 60 岁以上老人进行慰问;2017 年元旦前后,他以父亲的名义在母校创建“黄梅生助学奖教基金”,承诺每年向喻家坳中学注资 20 万元,连续坚持 50 年,每年向宁乡十三中注资 20 万元,连续坚持 30 年,用来奖励优秀、扶助贫困师生;今年七月宁乡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他再一次向喻家坳乡捐助 100 万元用于灾后重建。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家乡做一点贡献,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接受《长沙晚报》记者电话采访时,黄启平如是说。拳拳赤子之心,是以为效。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建设中的村民广场

它世外桃源,宜居怡乐。

  随着“煤双公路”的进一步整修,全新的沥青路面仰望着道路两旁婆娑轻曳的树影。这条贯穿喻家坳全境唯一的风景“走廊”,可以说是如诗如画。早年间,地底丰富的煤炭资源也曾使它闻名遐迩!

  然而正是因为地下的“宝藏”,也带给喻家坳乡不同程度的创伤。在 1998 年的大洪水过后,煤炭采掘工作出现隐患,政府积极整顿,封矿还林,因地制宜,原来的矿区如今又再度焕发出新的生机。

  湖溪塘村,在四面青山的抚慰当中迎来“桃源”般的梦想。湖塘烟柳,亭台楼阁,一排排新型别墅在花园中闪射出耀眼的光芒。檐角琉璃,花鸟和鸣,它们眺望的田野,是希望的田野。牧羊人在夕阳的余晖下举起蔚蓝的天空,羊群从他身边散漫开来,撒着欢儿叮当作响……谁说这不是梦?谁说这不是画?当地村干部告诉我们,为了这如梦似画的美丽景象,宜居工程地质检测工作的材料装满整整四个大纸箱。一切为了美丽乡村,乐耕安居,放宽心!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羊群与田野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湖溪塘村别墅区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峡山水库

它面朝花海,生机勃发。

  地下的“宝藏”已然成为过去,地面的“宝贝”却开始不断跃进视野。

  沙田有油菜花,灰汤有桃花,夏铎铺石仑关有马鞭草……喻家坳的栀子花和油茶花不与其争。一朝初夏、一朝深秋,抛开经济价值不谈,论起观赏性,从5、6、7月到9、10、11月,两种花海轮番开放,遍布喻家坳全乡大小山头。从南岭村到太平山村,各有各的白,各有各的纯,全无杂色。

  待到两者挂果时,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从青到黄、再到红,圆鼓鼓、肥嘟嘟,漫山遍野,花与果皆美。正像喻家坳人,淳朴中带着一股子倔劲,笑意人生,深藏功与名。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油茶林种植基地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黄栀子种植基地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黄栀子种植基地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湖溪塘村别墅区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湖溪塘村别墅区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湖溪塘村别墅区

胡十八:八面玲珑喻家坳

作者胡十八

胡十八,本名胡胜兵,曾用名单君翼,资福檀木桥人,不会做农活的农民,抽象化概念生活实践者,身体里住着一颗不安的灵魂,我不知道将它献给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