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北周末年的尉迟迥之乱

南北朝进入晚期,南朝越来越腐败,北齐已经被消灭,北周的大权也被杨坚把持。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驾崩,宇文阐登基。近臣刘昉、郑译等和杨坚有旧,矫诏引杨坚辅政。杨坚处理完北周的宗室之后就派韦孝宽接替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甥尉迟迥担任相州总管。史书记载“尉迟迥知丞相坚将不利于帝室,谋举兵讨之。”结局自然是失败。不过仔细看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尉迟迥也未必就这么忠心。

韦孝宽接替尉迟迥“至朝歌,迥遣其大都督贺兰贵,赍书候韦孝宽。孝宽留贵与语以审之,疑其有变,遂称疾徐行;又使人至相州求医药,密以伺之。孝宽兄子艺,为魏郡守,迥遣艺迎孝宽,孝宽问迥所为,艺党于迥,不以实对。孝宽怒,将斩之,艺惧,悉以迥谋语孝宽。”韦孝宽听罢,带着侄子急忙跑了回去。

北周末年的尉迟迥之乱

杨坚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反叛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不久,尉迟迥就起兵反叛,转瞬之间尉迟迥所管相、卫、黎、毛、洺、贝、赵、冀、瀛、沧,尉迟迥弟子勤所统青、胶、光、莒诸州,一起叛乱,人数达到数十万。后来规模越来越大。“六月,诏发关中兵,以孝宽为元帅东伐。七月,军次河阳。尉迟迥所署仪同薛公礼等围逼怀州,孝宽遣兵击破之。”八月十七日 ,“迥与及弟西都公,悉将其卒十三万陈于城南,迥别统万人,皆绿巾、锦袄,号‘黄龙兵’。迥弟勤帅众五万,自青州赴迥,以三千骑先至。迥素习军旅,老犹被甲监陈。其麾下皆关中人,为之力战,孝宽等军不利而却。邺中士民观战者数万人,行军总管宇文忻曰:‘事急矣!吾当以诡道破之。’乃先射观者,观者皆走,转相腾藉,声如雷霆。忻乃传呼曰:‘贼败矣!’众复振,因其扰而乘之。迥军大败,走保邺城。孝宽纵兵围之,李询及思安伯代人贺娄子干先登。”邺城被攻破后,尉迟迥无计可施被迫自杀。

从《资治通鉴》看尉迟迥之乱是“尉迟迥知丞相坚将不利于帝室,谋举兵讨之。”虽然从杨坚的角度看不识时务,但是从北周的角度看可谓忠烈。

但是尉迟迥当真是忠于北周?个人观点是尉迟迥也有不臣之心。很有可能想学宇文泰与高欢,拥主自立。

尉迟迥之乱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尉迟迥以赵王宇文招的小儿子为主,自称大总管,秉承旨意设置官府。“乃自称大总管,承制署官司。于时赵王招已入朝,留少子在国,迥又奉以号令。”

此时杨坚尚未篡位,而周静帝已经继位两年余。尉迟迥要拥护北周,其实有一个更好的名号来使用就是“清君侧”。如果尉迟迥能战胜杨坚,“清君侧”就是最大的口号,之后无论是自己专权还是篡位,都可以继续。

但是尉迟迥居然另外拥立了赵王的儿子,所以这就很诡异。个人推测,尉迟迥也许在起兵的时候就有打算,不胜便学拥主自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