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關於寫作、關於生活,關於錢

關於寫作、關於生活,關於錢

忙完之後,回家太早,去品聚書吧讀書。整個書吧裡面坐著十幾個人,真正是去讀書的,只有兩個。

其他人無一不是在吃零食、喝奶茶、玩手機。

我順手拿了一本書坐下,其實也沒想讀太多,看了幾頁之後被微信消息驚醒,又開始回覆微信、處理工作了,心靜不下來。

開始回想最近一個月多的狀態、生活還有工作。

其實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最關鍵的是對待它的狀態。自我狀態只要還可以,生活與工作肯定不會太差。

1.關於寫作。

其實寫作就是自我狀態的最好體現。

最近兩個月來,發文的頻率越來越低,由剛開始幾乎天天有產出,到後來每月20篇左右,再到後來每月十幾篇,到上個月,一個月寫出來的作品成個位數了。

細心的小夥伴能看出,之前幾篇的文風有了很大改變,由之前的想起什麼寫什麼,到嚴格按照“總,分,總”的三段式文章寫法。

這是成長,是更適應讀者閱讀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自嗨”階段。

但是這樣要求自己後,就意味著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去適應一種讓自己“難受”的寫作方式,於是從內心開始牴觸與排斥,慢慢導致產量降低。

這其實也是一種觀察自己、內省自己的方式,這種跳出自己原有的狀態去觀察自己的方式,很有意思,會讓自己越發深刻的瞭解自己。大家不妨去嘗試一下。

“寫自己”更是一種深入瞭解自己的方式。

2.關於生活

在此之前,給別人的感覺是很正能量、很積極向上、很陽光、很要強。

有時候我會想,為什麼要呈現出這樣的自己呢?

難道每天正能量、天天打雞血、樂觀向上的狀態是生活,偶爾低迷、不思進取、玩玩遊戲、平坐靜思的樣子就不是生活了?

其實不是。

恰恰相反,懶散、舒適、什麼都不想、靜靜享受時光的流逝的樣子,才是真正的生活。

我們在工作中積極進取,在親戚朋友同事面前表現的特別要強,在客戶面前表現的成熟穩重與專業,這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自己應該是想打哈欠就張嘴,想放屁就抬屁股,吃完韭菜水餃仍然可以張開大嘴開懷大笑。

有時候我們恰恰是把自己偽裝的太厲害,終於把自己給迷失了!

偶爾的懶散與散漫,其實才是生活中最應該有的樣子。

3.關於工作

工作,必不可少。轉眼,已經工作接近三年。

時光過的快嗎?簡直不敢相信!

這三年,收穫的太多。有經歷、有故事、有心甘情願樂意幫助自己的貴人,有敢於把錢交到自己手中的客戶朋友,還有,認識了一波又一波的陌生人。

當然,還收穫了金錢。

收入漲了,工資高了,但是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富有,相反越來越感覺到不滿,不滿收入還不夠多,工資的漲幅還不夠大,花錢的地方太多,關鍵時刻卻發現沒存到錢。

你看,本來說是要談工作,卻談到了錢上面,說明錢與工作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工作就是為了錢,什麼為了興趣而工作,在現實中存在的比例實在小的可憐。

因為,絕大多數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

即使這樣,那工作是為了什麼呢?

這其實是一個本質的問題,有些人是為了錢,有些是為了興趣,有些是為了學習技能,但是我想絕大多數人最終都會跟我一樣,那就是為了錢。

再去觀察這些比我們有錢的人呢,我們會感覺他們已經足夠有錢了,可他們卻在比我們更加努力的工作賺錢。

因為他們永遠也不會感覺自己的錢已經夠用了!

既然都這樣,那接下來還是更加努力的去賺錢吧!


村草視角:做寫90後職場最好的自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