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今年暑假,荊州開發區工地上來了一群“小候鳥”

今年暑假,荊州開發區工地上來了一群“小候鳥”

“親愛的爸爸媽媽,您們工作辛苦了!工作時一定要時時注意安全、處處預防事故,切記蠻幹、馬虎大意,因為嚴格要求安全在、鬆鬆垮垮事故來,所以要戒驕戒躁杜絕事故,工作再忙、安全不忘……”頭戴安全帽、身穿安全服,這是吳學勤、吳德權姐弟倆第一次來到爸爸媽媽工作的工地,短短几語是他們心底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

姐弟倆的父母在荊州開發區灘橋A還遷房項目工地上做工,今年夏天,兩人利用暑假,從恩施來到荊州看望打工的父母。這個夏天,同樣來到工地上看望父母的還有柳清馨姐弟和張家姐弟。6個小朋友成了今年暑假項目部上的“小候鳥”。

今年暑假,荊州開發區工地上來了一群“小候鳥”

【“以前爸爸是白的,現在爸爸是黑的”】

在項目工地上,農民工是絕對的主力,他們承擔著各個崗位上的體力活,用漢水澆鑄起一棟棟高樓大廈。

今年43歲的吳仕友是一名木工,這麼多年來,走南闖北,在全國各地的工程上都曾出現過他的身影。女兒吳學勤今年20歲,正在湖北民族學院讀大二;兒子吳德權今年13歲,即將讀初一。

“女兒2歲的時候,我就出門打工了。這麼多年,也沒能好好陪陪孩子。”提起子女,吳仕友既愧疚也無奈,“現在家裡負擔越來越重,沒有辦法,孩子他媽去年也出來和我一起打工了。”

每年寒假,夫妻倆回到恩施陪伴孩子,時間只有短短20余天。長期沒有父親的陪伴,兒子吳德權格外靦腆,“我這兒子啊,從小到大沒有出過遠門,這還是他第一次離開家鄉。”媽媽忙著給兒子整理安全帽,嘴裡嘟囔著“這孩子就是太老實”。女兒吳學勤看著父母甜甜地笑著。

柳清馨的爸爸在工地上扎鋼筋,每天頭頂烈日出門、天黑收工。“每天早上,我還在睡覺,爸爸就起床了。”摸著爸爸黑黝黝的臉龐,8歲多的柳清馨童言無忌:“以前爸爸是白的,現在爸爸是黑的。”

今年暑假,荊州開發區工地上來了一群“小候鳥”

【健康平安是共同的心願】

7月下旬來到工地上,小朋友們第一次見到父母工作的場景。“爸爸媽媽太辛苦了!”孩子們不由自主地說,“希望爸爸媽媽要注意身體健康,不要太勞累了。”

望著一年難見幾面的孩子,父母們不由自主地說:“希望他們能健康長大,好好讀書,將來找一份好工作。”

健康、平安,成了孩子和父母共同的心願。

“我的爸爸每天都要彎腰工作”“我的爸爸每天5點半就起床上班了”……陪伴父母,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艱辛與不易,“爸爸以後要晚點起床、晚上早點睡覺,不要總是彎著腰。”

“小候鳥”的表現,也讓父母直呼孩子長大了。每天,孩子們一起遊戲、學習,幫助父母洗衣服、掃地,儘可能地為父母幫忙,做力所能及的活。

“7月下旬,我們發現工地上來了‘小候鳥’,隨後立即對各施工隊進行摸底,安排專門的家庭房,為孩子們和家長創造環境。”中國一冶荊州開發區灘橋A還遷房項目部黨支部書記李權慶和同事們做了周密部署,為孩子們送上書包等文具用品,讓孩子們在工地上也能度過一個快樂的暑假。

“爸爸媽媽太忙了,陪我出去玩了兩次。”再過幾天,吳學勤姐弟倆就要回家了,再見到父母就是春節的時候了。

看著逐漸長大的孩子,理理兒子的衣服,摸摸女兒的頭髮,父母們滿心的不捨。

“池塘裡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工地上,柳清馨姐弟倆為父母唱起兒歌,童聲迴盪,唱到父母的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