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看待周立波質疑王志安,稱他的採訪有失公平,將法理論證變成了娛樂鬧劇?

雲上的記憶


首先大家要明白周立波與王志安所有行為的目的是什麼,就會明白他們兩個人的為什麼要這樣高調出場了。



◆周立波◆

先說周立波。周立波從根子上來說,是個藝人,用不雅的話稱,是個戲子。在國內,不患演的不好,患的是曝光率的不足。就像范冰冰,沒有演幾部可圈可點的戲,卻因汙點新聞而紅火起來。

不可否認周立波確實有點小才,但擅於表演的性格左右了他的演藝和人生。做為演員的周立波,最大的利好就是曝光率,寧可一天不進食,也不能不在網絡上一時不出現。


◆周立波◆

所以,周立波質疑王志安的採訪,只是其表演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王志安是個記者,從骨子裡都有揭露真相的渴望。王志安採訪周立波夫婦,只想還原一個真相。當王志安不能在周立波夫婦身上獲取真實的信息時,自然而然的會到美國採訪與周立波案相關的其他當事人。

周立波所有的目的,只是為了在中國重新登臺,以攫取最大化的金錢。可能因為王志安的採訪,打亂了周立波設想的進程,而遷怒於王志安。


◆王志安◆

但也不可否認,王志安在採訪周立波案中,會提高知名度,做為記者,這只是個意外連帶收穫。

不管怎樣,周立波從聲明不再為周立波案發聲,到今天重又發聲明起訴某某,並連帶敲打王志安,就可以看出,周立波是個言而無信之人。

有句話叫:“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正好演藝了周立波的一生。


梅死了


今天上午沉寂多日的周立波重披戰袍,爆出鄢軍更多猛料,同時還含沙射影地表示王志安的採訪有失公允,比如在將對他的採訪內容公之於眾後才去拜訪唐爽和某某等人,讓他們有充足時間做好應對;比如僅僅拜訪了他的第一任律師莫虎而沒有采訪他的第二、三任律師,具有偏聽偏信的嫌疑;比如在採訪鄢軍時,他自己也說出了“周立波手拿毒品吸食工具”等沒有依據的話……

客觀來講,周立波的以上質疑是有道理的,作為媒體人就應當全面客觀地呈現事實,怎麼能夠對知情人選擇性採訪呢?在法律上有一句名言是“兼聽則明,偏聽則廢”,只採訪第一任律師莫虎而不採訪第二、三任律師,如何給公眾一個檢驗莫虎所言真實性的機會?最後就難免成為莫虎的獨角戲。另外,作為媒體人應當始終保持中立,不能具有明顯的偏向性,更不能隨便說出有待證實的話。如果真如周立波所言“周立波手拿毒品吸食工具”沒有根據,那麼王志安確實違反了媒體人的職業守則。

當然,周立波還扒出了王志安此前對自己發出的調侃言論,以此表明王志安對自己成見頗深,並因此影響了此次事件採訪的公正客觀。作為旁觀者,看到王志安此前那些言論,雖不能斷定他對周立波有多大成見,但他卻明顯傾向於認為周立波有罪。

如周立波所言,“周立波涉槍涉毒案”


已經法庭判決周立波無罪,在法律定性上週立波是清白之身。但周立波畢竟是因為“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而被判無罪的,在事實層面槍和毒究竟是誰的還處於真想不明的狀態。既然真相不明,那麼王志安四處採訪以求還原事實真相便不是無風起浪。但是,王志安帶著先入為主的偏見去選擇性地採訪部分知情人士,顯然是不利於查清事實的。

正如周立波所言,“周立波事件本來是一場嚴肅的法理論證,一場採訪之後居然演變成了一場娛樂鬧劇”,著實讓人始料未及。


冰焰


首先,周立波持槍涉毒案,在2018年6月4日以交通違章罰款150美元,同時檢方正式對其持槍涉毒撤案,案件就此結束。

王志安的採訪是否公平尚待考量,周立波對其採訪提出質疑亦屬必然,周立波質疑比較寬泛,並非王志安一人,且被質疑對象具有共通之處,某某,莫虎,唐爽,美國警察,都有想要陷害周立波的意圖,甚至周立波連自己親歷的事,多說幾遍能否一至都是質疑的態度。

王志安的採訪,與周立波溝通一定是說的國語,一定是周立波聽懂並同意的,並且是在2018年6月4日以後,也就是說,法理論證已經結束,何來變成了娛樂鬧劇之說。

整體看周立波持槍涉毒案,其實是一個反轉劇,主人公一心想策劃一部苦情大劇《竇娥冤》,無奈適逢六月無飛雪,又被其他的劇本參與者反轉成《斷背山》,製片人討厭這一劇情,決定不在參與制作,退出江湖。無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樹欲靜,風不止。

再度出山,有備而來,又反轉出一部《武松打虎》,後續發展尚未可知,總之不管是劇本的參與者,還是觀眾,都已經淡忘原本的劇情是槍毒。


常想一二a


周立波日前發文表明並沒有責怪王局,反倒是各位周粉覺得不公平,小編覺得沒什麼不公平,採訪就是要各方都均等採訪,讓每一方都說出他認為的事實真相,難道像貴圈那樣娛樂為主,只聽單方表述,不給其他各方發言機會就公平嗎?這才是最最的不公平!

周立波說稱“不責怪王志安”,各位瓜友覺得是真心話嗎?按照周立波這種性格,一件舊西裝要記幾年的,他不記恨王局才怪!但是沒辦法,現在已經向全世界開戰了,戰線拉的太長,有點顧頭不顧腚的感覺,沒辦法,只能選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至於那期節目,我相信各位看過的瓜友都有了自己的評價。小編覺得王志安作為一個記者,還是忠實的保持了一箇中立的態度。問了很多,也恨精彩。只是周立波自己言多必失,表演過頭,一旦說謊了,說多了必然漏洞越多。想到說謊,我就想到那句最經典的“我看到槍害怕,腿發軟”。😄(關於周胡在局面說了多少謊,請關注我看歷史文章)。

王局本人也說了,那期節目很精彩,我問的犀利,他答的精彩。確實如此,特別是哪句:

您本人吸毒嗎?

啊......你問的這個問題好刺激哦……我本人寧可販毒也不吸毒……

這句是整個訪談最大亮點,簡直就是教科書版本的犀利問答!

為王局問的犀利點贊👍為波波老師的精彩表演點贊👍!

目前,王局已經對各方發出邀請,繼續二次訪談,小編估計周立波不敢去了。即使去了,談出來和第一次說的自相矛盾的又不少,活生生自己打臉打成豬頭!還是不去了吧。

最後友情提醒波波老師,向全世界開戰,一定要保持旺盛精力,怎麼保持?用你的方法,多那個兩口,給吃瓜群眾奉獻一出又一出精彩大戲!


小馬哥眯眼看天下


周立波還是沒理清,不過有一點頭緒了,也找到一些對抗方法,至於局面嘛,波波本可以少花點精力去懟..唐爽說戲子怎麼怎麼,局面猶如狗仔,他又會公正到那裡去呢?--不,應該說如果多方話語權差不多,又不做可以公關,尚且能體現公平,如果兩方實力失衡,局面也要考慮自身趨利性,加上王志安在軍軍出感受到的大氣慷慨,那種乾淨利落的行事作風和波波小肚雞腸,阿拉作風一對比,王局的感情分給了軍軍也不足奇怪,波波需要自省--接受局面採訪就該給自己打預防,那是就該鼓勵王志安去美國,拉出莫虎,唐爽,君君,拉出幾個律師,告訴王志安,採訪完了還可以來捋一捋,理,總是越辯越明嘛,參與的人多,越能看清事實,君君拋頭露面的越多,就越對他不利,所以無論如何,策略都是要君君站出來!唐爽先靠邊,莫虎也要靠邊,就要你軍軍站出來.

真相算比較明朗了,有個吃瓜群眾分析的比較多,幾句話或許能說明白:波波是吸毒分子但車上的毒不是他的,君君是想製造事端掌控些局面或謀圖一點利益,但目標對象不一定是君君,有可能是唐爽,因為波波對君君而言,能謀圖的,大陸粉絲(軍因該不敢興趣)還有一個精明的老婆(耶,這個想法...)而唐不同,唐有可能知曉君君的底細,唐還有政府層面需要的東西,孤兒,我贊成波波是誤傷!

至於王志安嘛,人非聖賢,貪點錢,給點感情分,都不奇怪,只不過他苦心經營的“公正”招牌,已失去大票粉絲而不自知,還要不斷的畫圈扯圓,君君如是,波波也如是.

最後再說說波波,死爛仔,回國後發現事情不對勁,第一時間應該和唐爽取得正常對話呀,探個底細,穩住唐,說不定唐還能給你意想不到的信息呢,莫虎嘛,無非就是貪你點財,財能擺平的人物都不必要太上心..


智能健康創始人王祖彬


周立波質疑王志安採訪不公平,同時也反應該反思一下:當初自己怎麼說自己是喝咖啡的,郭德綱是吃大蒜的,所有北方人被他挪喻了。

他還應該回憶一下,剛從美國回來,怎麼通過王志安等自媒體挑起國人恨美國,怎麼恨華人律師,怎麼恨官二代某人,怎麼恨華人學者唐爽的。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周立波還是老經驗,以為他對國內媒體很熟悉,只需要單方面放下炮,小編就會隨他起舞,但他沒想到互聯網時代,消息傳播這麼快,以致反彈也這麼快。何況,他的採訪媒體人是王志安。

王志安曾經在央視幹過幾年,沒有正式編制,據傳聞因為編造轉基因大米證據而被勸退。他很早就自稱王局(長),什麼局?戰略挑逗局。意思是說採訪對立面時,通過採訪時的提問,讓雙方在互相攻擊中暴露更多的內幕細節。這是王志安非常得意的採訪技巧。至今,他在頭條仍自稱王局志安。其實,從新聞專業角度看,並非平衡報道的本意,而被他異化了。

王志安很少有機會去國外,上一次去美國,也算佔了轉基因公司的便宜被安排採訪。這次,肯定要逮住機會再去美國。果然。

總的來看,周立波的質疑站不住腳。而王志安的採訪也是為新聞而設計釆訪。用老百姓的語言來說,就是沒一個好東西。

😂



徐徐來道


周立波越質疑王志安,我對王志安再次採訪周立波越期待!

周立波質疑了王志安,其實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他對王志安的採訪是看重的。如果周立波不重視王志安的採訪,他就不會在網上三番四次的,就《局面》的專訪內容和次序,發表不滿的看法,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條:

1.槍和毒是周立波事件的關鍵性問題,尤其是毒品問題,毒品對於明星來說是絕對不能碰的。因為最近兩年凡是染毒的內地藝人,全部被封殺了。並且那些被封殺的染毒藝人,所有復出的嘗試均告失敗。

所以槍和毒周立波絕對不能認,這是對周立波來說最敏感的問題。因為之前周立波到底是不是因為吸毒被抓過?相信這一點大家心裡都有數。

2.周立波發文稱先採訪他再參訪對手略顯不當,難道王志安採訪完周立波就不能去採訪別人了嗎?如果王志安先採訪了唐爽或鄢軍,周立波大概會怎麼說,相信有些朋友心裡都有數!

我建議,下一次準備採訪“周立波事件”相關人員的新聞機構,扔硬幣決定次序,讓周立波選。看足球這麼多年了,就沒聽說先開球絕對輸的,後開球絕對贏的。

有人說,先發制人能旗開得勝;也有人說,後發制人能力挽狂瀾。狹路相逢勇者勝,勝負的概率,對雙方來說是均等的,關鍵是看誰客觀的說出了真相,誰尊重事實,誰有證據!

3.周立波不認可王志安的採訪內容,《局面》欄目組是不會發布的。按照訪談類節目的工作程序,如果周立波不同意發佈節目內容,王志安可能根本不會採訪周立波。採訪了不讓發佈,採訪了有啥用?又費馬達又費油!

換句話說:如果周立波對王志安的節目內容不滿意,是可以要求撤稿的,既然《局面》欄目發佈了相關節目內容,一定是經過周立波同意的。這不光是個工作程序問題,還是個法律問題。

周立波之所以質疑王志安,說白了可能是因為《局面》的節目內容一經播出,沒有達到周立波希望的效果,如果達到效果了,周立波也就不會出來說這個事了。周立波、唐爽、鄢軍在《局面》的專訪中說了多少實話,相信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既然前邊《局面》專訪的內容和次序,讓周立波有疑慮,那還不如在鄢軍之後,讓王志安再來一次專訪,不知道鄢軍會不會說,採訪完自己再去採訪周立波略顯不當!

周立波重新爆發了強大的“小宇宙”,從他發佈的戰鬥檄文來看,他和鄢軍之間必將有一場慘烈的“西部牛仔式的對決”,周立波和鄢軍誰的槍法更勝一籌?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紅色雄起


看了周立波的強勢猛料,主要開懟了鄢軍和王志安,內容很八卦,畫面感很強,看起來也比較狗血。周立波的這一波聲明,我感覺他借鑑了很多網友的推測,整理了很多挺他的網友觀點。

關於採訪,周立波說先採訪他再採訪唐爽鄢軍他們對自己來講是閉卷考試,而對對方則是開卷考試,這一點其實之前有一些挺他的網友就多次提到過,我不知道周立波這個靈感是不是來自於他們。在我看來,這種觀點有點強辭奪理。

如果王志安先採訪唐爽和鄢軍的話,周立波肯定又會說,為什麼先讓對方發聲帶節奏,而不第一時間採訪自己。

先採訪周立波夫婦,其實對你們來說是有利於你們的,為什麼呢?因為先採訪誰,意味著誰就容易獲得主動權,在整個事件中可以先入為主的率先引導輿論,如果利用的好,對方是很被動的,特別是對周立波來講,在國內粉絲眾多,影響力又大,如果你們能夠利用王志安的採訪獲得公眾的認可,對自己是極其有利的。

可事實呢?你們夫妻兩個不但沒有先聲奪人,而且急切撇清的表現更加讓人生疑,拙劣的表現不但沒有加分反而減了分,這怪不得任何人,只能說你們的表演沒有徵服更多的人,所以當唐爽和鄢軍的採訪一放出來之後,你們的可信度更加讓人生疑。

我認為這個採訪是比較平等的,起碼都給了雙方說話的權利,不是都喊著委屈嘛,那好,都讓你們說話,誰的演技獲得觀眾的認可誰就是好人。


元芳有看法


周立波說王志安把法理證據變成了一場娛樂鬧劇,這是在打自己的臉,完全是一種胡攪蠻纏的典型表現。客觀地講,把一個法理事件變成一場娛樂鬧劇的人恰恰是周立波本人。

周立波美國涉槍涉毒案件,本來已經在美國結案,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周立波有罪,事情本該就此結束。可週立波出於自身的特定目的,回國後策劃了一個被某某陷害的事件。而這個所謂的陷害事件本質上已經與美國法庭的裁定無關了,因為這個陷害論是否成立事實上已經不能影響或改變美國法庭的裁定結果。

如果周立波認定是遭到某某陷害,又有充分或一定的證據證明自己遭到陷害,正確的做法是向法庭提起訴訟,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是試圖通過輿論來達到維權目的,這應該才是對周立波所說的法理證據的正確理解。

可週立波是怎麼做的呢?首先是通過發微博聲明來指責某某陷害了他,進而接受媒體採訪述說被某某陷害的過程,並故弄玄虛的把某某描繪成一個神秘人物,讓吃瓜群眾對事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好奇心。有相信就有質疑,有水軍群體的附和就有反水軍群體的對抗,有邏輯混亂的謊言就有針鋒相對的揭露,結果事件越演越烈,超出了各方當事人的控制。

王志安作為一名專業記者,出於公平原則,採訪了當事各方,爆出了不同的聲音,並沒有對各方陳述加以評論,由瓜眾自己思考,雖然嚴重考驗了吃瓜群眾的智慧,但完全沒有違背媒體記者的職業道德。

反觀周立波本人在指控某某陷害他的整個過程中,從對事實的細節陳述,情緒表現,論證論據,反擊對抗方式等本身都充滿戲劇性特徵,釀成娛樂鬧劇也就不奇怪了。

周立波認為某某陷害了他,意圖致使其受到刑事法律追究,客觀上給本人帶來了名譽損害及經濟損失,按照法律規定,理應受到刑法懲罰和民事賠償責任,這就是周說的法理。

周立波沒有采取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達到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目的,而是採用非法律途徑,使得事情的發展超出了自己控制,按他自己的說法變成了一場娛樂鬧劇。這又能怪誰呢?


JIANJUEJIEYAN


其實周立波對於王志安並沒有什麼質疑。只是表現出有點不爽而已。

因為他也沒有想到經過王志安的報道會掀起如此大的軒然大波。這種傳播度也是太好了!對此他應該很滿意,這不正是他接受王志安採訪所期待的效果嗎?所以他不可能對此有異議。況且,播出的採訪視頻每句話都是他自己言之鑿鑿紅口白牙說出來的,又不曾有王志安自己的觀點和聲音,也就沒有什麼可以抱怨的。

對周立波來講,始料未及的只是王志安採訪了他以後沒有像“貴圈”一樣就此消停,反而認認真真的又花大代價跑去美國採訪了另一方面的幾個當事人。這就把自己弄尷尬了。原本以為隨自己怎麼說,說什麼就是什麼,沒有對證,說出來的就成了唯一的事實。但王志安這麼一認真,採訪了其他當事人,這就使得整件事脫離了周立波自己的控制。也怪周立波低估了當今網絡的暢通,他在中國接受採訪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被整個世界傾聽。當然也包括美國的那些和他曾經發生過交集的人。王志安的“局面”自媒體加上互聯網的傳播,讓整件事變得透明,讓每個人的聲音和立場都被世界關注和傾聽。這就讓周立波尷尬了。因為原以為只是一個人的舞臺,是他自己的脫口秀。卻不料衝上來了一幫子人,“清口”變成了“眾口”。對此他也沒有立場指責王志安。畢竟這個舞臺是王志安搭建的,並沒有說上這個舞臺秀的只有他一個人。邀請了別人上這個舞臺來一場群口秀,是王志安的權利,也是他的主場。

王志安《局面》的獨立性讓本以為王志安只是單方面自己的傳聲筒的周立波始料未及,接下來後悔莫及,但卻又是嗚啦不出,“寶寶心裡苦”。這就是呈現給廣大吃瓜群眾的現狀。

要說“娛樂鬧劇”,編劇主創和導演、演員都是周立波自己。每個看王志安採訪視頻的人都還記得周立波站在那裡模仿美國警車“滴滴”“嗚嗚”“哐”有著眾多象聲詞的現場秀表演。本來就很娛樂很鬧劇了。所以不是王志安向受眾端出來一盤鬧劇,而是他自己為受眾呈現了一場鬧劇。把“娛樂鬧劇”歸於王志安,周立波太過謙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