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假如你有500萬,是一次性給子女,還是分批次給,大家都來說說看

假如你有500萬,是一次性給子女,還是分批次給,大家都來說說看

聽到這樣兩個故事,覺得蠻有意思的,特來跟大家說一說,希望能夠引發大家的思考。故事是說的是有個老太太,老公去世,留下500萬元遺產,她按照平均分配的辦法,給幾個子女平分了,然後,子女們把她丟到養老院。此後,拿到錢的幾個子女就再也沒有來看過她,看到別人都有子女來看望,老太太想不通,最後她因為抑鬱自殺。

另一個老太太,情況跟她有點相似,老公去世,也是留下500萬元遺產,她很睿智,把遺產存進一個利息較高的理財保險裡,靠著利息,自己選擇住進了一家不錯的養老院裡,她告訴自己的兒孫們,每次去看她的人,都能領到1000元錢,路途遠的,她還報銷路費,甚至機票,陪她吃飯,都是她買單,更重要的是,假如自己去世的時候,剛好陪在身邊的,可以分到一半的遺產。就這樣,她過得非常開心,每個節假日,都有晚輩來看她,惹得養老院裡眾人羨慕不已。

假如你有500萬,是一次性給子女,還是分批次給,大家都來說說看

聽完這兩則故事,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感覺不是滋味。

尊老愛幼,孝敬長輩,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被金錢左右了,這還叫孝順麼,無論是第一個故事,還是第二個故事,都跟金錢有關,假如說,這個老太太沒有任何家產,幾個子女還不管她嘍,這顯然是渾蛋邏輯。

我覺得吧,孝敬老人,不應當以金錢來衡量,小時候,為了養育子女,他們歷經千辛萬苦,從牙牙學語開始,到上幼兒園,小學,中學,直到大學,恨不得傾盡所有,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儘可能得到最好的,可是誰能想到,這麼辛勤的付出,換來的卻是這樣被虐待的結局,我想,那些被虐待的老人,不知道有沒有後悔過,早知道是這樣的結局,當初還不如……

假如你有500萬,是一次性給子女,還是分批次給,大家都來說說看

當然了,還有那句話,子不教父之過,多多少少跟自己從小的教育也有一定的關係,小時候沒有教育好,等自己老了,肯定會吃苦頭的。

聽說過許多為了爭老人家產,為了爸媽跟誰過,兄弟姐妹打得頭破血流的故事,也聽到過許多類似的故事,兩個老人養育了多個子女,可是多個子女卻養活不了兩個老人,每每看到這樣的故事,總能引起我的思考。

思考一:如果老人只生了一個,那還能把爸媽推給誰呢?既然人家一個人都能養得起爸媽,為什麼你們兄弟姐妹好幾個,反而養不活了呢?

思考二:想當年,條件那麼差,爸媽千辛萬苦養得活你們兄弟姐妹,為什麼現在條件好多了,你們兄弟姐妹卻養不起兩個老人了呢,他們能吃你多少東西,需要你花費多少金錢?他們付出了多少,又得到了多少回報?

假如你有500萬,是一次性給子女,還是分批次給,大家都來說說看

思考三:老人有遺產給你們,你們要爭,最後不滿意,是不是老人沒有遺產,你們就不會爭了,對嗎?還有,第二個故事,雖然結局比較完美,但是總感覺到心裡不舒服,這樣不就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了嗎,看似每週都有晚輩來看自己,但離開了金錢刺激,他們還會來嗎?

思考四:你們兄弟姐妹為了遺產,為了推卸責任,大家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們小時候一起長大的溫馨故事了麼,錢,對你們就那麼重要麼,可以連親情都不顧麼?

思考五:你們這個樣子對待老人,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子女是不是都看在眼裡,你自己老了的時候,會不會受到同樣的待遇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