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母親、老師和鄉親們眼中的北大女孩王心儀

母親、老師和鄉親們眼中的北大女孩王心儀

出身農家的棗強女孩王心儀,以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擁抱生活,今年高考以707分考入北京大學,贏得了屬於自己的明天。近日,王心儀一篇關於自己、關於人生、關於希望的勵志文章在網絡廣泛流傳,引發了強烈社會反響。廣大讀者對她的堅強、樂觀、好學、上進紛紛點贊,同時也表示想更加全面瞭解王心儀。目前,為了攢學費,王心儀正在保定打工,我們不想過多地打擾她。那麼,在家長、老師和鄉鄰們的眼中,王心儀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女孩呢?帶著這些問題,昨日,本報記者奔赴棗強多地進行了採訪。

心儀媽媽:

開朗懂事又孝順

步步踏實有目標

王心儀從小生活在棗強縣棗強鎮新村,家境一般。7月30日中午,在熱心村民的指引下,我們來到她的家。許是聽到了汽車的聲音,王心儀6歲的小弟弟好奇地出來張望,心儀的媽媽李春花也跟了出來。這位樸實的農家婦女個子不高,瘦削的臉上寫滿真誠。雖初次見面,但一家人沒有表現出對陌生人的戒心。“來裡屋吧,還涼快。”得知是為心儀的事兒而來,她很熱情地把我們迎進臥室——這裡開著家裡唯一的一臺空調。

心儀的小弟弟跟著溜進屋裡,光著腳丫在有些凌亂的炕上跳來跳去。對我們這幾位不速之客的到來,他顯得很興奮。打開帶去的牛奶,給他拿出一盒,在用眼神徵得媽媽同意後,他接過去,特別滿足地喝起來。

“我的仨孩子都特別讓人省心。”說起自己的孩子,李春花一臉笑意。她告訴記者,心儀是老大,和大兒子只差一歲,這姐弟倆從上學以來就沒讓她操過心,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學校前茅,“人家城裡的孩子,從小就到處上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心儀一天沒上過,還得經常到地裡幫我幹農活兒”,心儀媽媽說,“女兒很懂事也很孝順,性格開朗樂觀,學習也一直‘拔尖’,中考、高考都是全縣第一。女兒永遠是我的驕傲。”

雖然不能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物質條件,但李春花希望孩子們用知識去改變命運,併為此一直努力著。“孩子小時候,我從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鍛鍊他們。比如摘個豆角,我會問,你摘了幾根?加上我摘的這幾根,一共幾根?大家一起吃棗,我會問,哪個大哪個小?”李春花說,孩子上學後,每天放了學,她都會和孩子們談談一天來的收穫,“比如,今天學了什麼?發生了哪些事情?出現了哪些問題?該怎麼解決?這樣,不僅讓孩子們鞏固了知識,讓他們養成善於總結的好習慣,而且也讓他們學會做人的道理。”把教育貫穿於言傳身教中,貫穿於生活的點點滴滴,李春花用平凡樸素的母愛,滋養著孩子們的成長。在她循循善誘的教導下,王心儀的每一步都走得積極、踏實、有目標。

王心儀的事蹟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許多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希望資助王心儀,這些都被李春花婉言謝絕。“心儀的事情影響這麼大,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感謝好心人的善舉,但只要學費能自己解決,我們就不給社會添麻煩,用這些錢去資助更需要的人吧。”她告訴記者,他們不想通過報道得到什麼,只是用行動告訴更多身處逆境的人,哪怕現實條件不盡如人意,但一定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新村村民:

關心時事興趣廣

溫暖陽光“小當家”

採訪王心儀的家人前,我們首先見到了正在鎮政府辦事的新村党支書侯慶盤。“這孩子考上北大,是我們全村的榮耀!”侯慶盤介紹,王心儀不是人們想象中的書呆子,她雖然讀的是理科,但演講、寫作都很厲害,還會畫畫,關心時事,興趣比較廣泛。他說,王心儀的家庭在村裡屬於一般家庭,一家人一直住在姥姥家,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與姥爺靠種地為生。

在新村,提起王心儀這個名字,村民們連連豎起大拇指。一位做麵食生意的大姐說:“這孩子有出息!她常來我這兒買饅頭,給人的印象是白淨、愛笑、有禮貌,讓人感覺很溫暖、很陽光。”

66歲的李女士和王心儀家是一個小隊,對她家的情況瞭解更多一些。她告訴記者,心儀的母親李春花曾在村裡教過育紅班(幼兒園),教得特別好。“我兒子小時候跟著她上過課,回來常跟我說:‘媽媽,只要這個老師一講,我就學得特別快!’”李女士回憶,7月29日,兒子興奮地跑回家告訴她,心儀考上北大了,網上還登了關於她的文章。“我眼神不好,就讓兒子念給我聽,聽著聽著,就一陣心酸”,李女士說,“心儀從小就特別懂事。文章裡說她經常幫家裡餵雞割草、摘棉花、犁地,不瞭解的人可能會認為是誇張,其實,說的都是真事兒。”

棗強中學校長和老師:

與眾不同有靈性

樂於助人格局大

王心儀中考時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進棗強中學,而且一直在實驗班。在年級主任吳國勝印象裡,她是一個“特別”的孩子,學習成績好但不死學,性格開朗,積極樂觀,愛好廣泛,在寫作、演講、畫畫方面表現突出,是一位特別有靈性的女孩。

“首先,王心儀同學學習成績十分優異,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名。在物理、化學、數學省級和國家級競賽中經常拿獎,寫作方面曾獲得過全國大獎。她還喜歡演講,經常承擔學校軍訓、成人禮、表彰大會等大型活動的演講重任,形象大方得體,富有感染力。畫畫也很有天賦。”吳國勝說。

“與眾不同!”這是王心儀給母校棗強中學黨委書記、校長孔繁峰的印象。“這孩子善良、陽光,視野開闊,格局很大。”孔繁峰表示,王心儀雖然家庭條件一般,但始終樂觀向上,沒有任何自卑和抱怨。在學校裡還樂於助人,有人向她請教問題,她總是毫無保留地耐心講解,愛心滿滿。和她同桌的同學,進步都很快。

鑑於王心儀的綜合表現和家庭狀況,不僅學校免除了她高中三年的學費、住宿費,老師們也在生活中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懷。高三時,王心儀有段時間鬧胃病,班主任張秀英每每都是自己在家熬好粥,帶到學校給她吃。高考前,學校曾為其積極爭取針對優秀農村學子的清華大學“自強計劃”和北京大學“築夢計劃”。王心儀出色的表現讓她獲得清華大學50分、北京大學40分的優待。不過,高考裸分707分的好成績,讓王心儀不用享受優待照顧便可以升入這兩所大學任何一所。最終,王心儀選擇了自己更為中意的北京大學中文系。

在艱苦的環境下堅守希望,追逐夢想,生活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這就是大家眼中的王心儀。採訪中,心儀的媽媽一直在轉達女兒對學校、對社會以及所有關心、關注她的人們的感謝。我們想告訴這個北大女孩:“其實你最該感謝的,是那個面對磨難永不屈服的自己!”

衡水新聞網—衡水晚報記者 褚鳳娜 張洪寧

實習生 吳西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