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香港電影走下坡路是因為都來好萊塢了?好萊塢:這個鍋我不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無論現在出現多少商業大片,不管小鮮肉如何霸佔熒屏,可提起七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沒有人不知道王家衛的《阿飛正傳》,沒有人不知道徐克的《青蛇》,提起演員,沒有人不知道張國榮,梁朝偉,梁家輝,沒有人不知道林青霞,張曼玉,王祖賢等等。

香港電影走下坡路是因為都來好萊塢了?好萊塢:這個鍋我不背!

那個年代,無論是電影院還是錄像廳放映的大多都是香港電影,尤其是香港的警匪片、功夫片還有喜劇片,都非常受觀眾的喜愛,毫不誇張地說,那些影片每部都堪稱為經典之作,即便現在拿出來看,也依然能引起共鳴。

可近些年,香港電影開始走下坡路了,鮮有優秀的影片播出,深受港片影響的影迷直呼"香港電影越拍越爛",經典已經很難再現了,回不去的八九十年代,回不去的港片經典時代,這一現象確實讓人痛心。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港片越拍越差呢?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

從演員上來講,上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明星都自帶光環,男帥女靚,而且他們個個都是演技派,像男神周潤發、喜劇演員周星馳,女神張曼玉、關之琳、蔡少芬等等,她們渾身都是戲,有時候演技完全可以蓋過容顏。

香港電影走下坡路是因為都來好萊塢了?好萊塢:這個鍋我不背!

還記得《花樣年華》裡,張曼玉和梁朝偉在影片中的舉手投足都那麼令人賞心悅目,兩人的花樣年華,兩人的隱忍深情,都被他們超高層次的演技詮釋的淋漓盡致,尤其是梁朝偉,那雙滿含憂鬱的眼神,直擊人心。

電影中有一個鏡頭,月色下,張曼玉微低著頭、雙手合十依靠著牆,梁朝偉一手插兜站在離張曼玉一步遠的地方,他們無須說話,只靜靜地站著,觀眾的情緒都會被調動起來。

香港電影走下坡路是因為都來好萊塢了?好萊塢:這個鍋我不背!

但是,隨著這批演員的老去,香港中生代演員出現了嚴重的斷層現象,千篇一律的網紅臉,毫不成熟的演技都讓觀眾減少了對港片的期待。

悲劇演不出悲傷感,喜劇又很浮誇,隔著屏幕都覺得假的要命,想當年,周星馳的喜劇多走心,眼睛、鼻子、嘴巴都是戲。

二:

人才的流失:九十年代中期後,香港導演和演員出現了大批量人才流失的現象,幾乎有些影響力的明星都跑去好萊塢發展。

1995年成龍憑藉《紅番區》成功打入好萊塢,1996年李連杰和徐克合作的《黑俠》在美國上映,1997年吳宇森憑藉《變臉》在好萊塢站穩了腳。

香港電影走下坡路是因為都來好萊塢了?好萊塢:這個鍋我不背!

但要強調一點,並不是因為人才流失導致香港電影走向衰敗,而是因為香港本土電影市場不景氣,這些人才會紛紛走出香港,走進好萊塢。

三:

缺少內涵,粗製濫做,老港片更像一種文化,不僅好看,耐看,還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拿喜劇片來說,現在的喜劇片簡直比動畫片還幼稚,玩的都是用爛的梗,但回頭去看那些經典喜劇片,《東城西就》、《唐伯虎點秋香》、《最佳拍檔》等等。

香港電影走下坡路是因為都來好萊塢了?好萊塢:這個鍋我不背!

這些電影不但笑點密集,而且臺詞也很經典,看似是單純的搞笑,實則蘊涵了許多深刻的人生哲理,現在回過頭去看,依然會一秒鐘不差的從頭看到尾。

四:

跟風拍攝,停滯不前,細心的觀眾會發現,港片中同一題材的電影特別多,當一部題材的電影取得成功後,緊接著會有一波同類別的電影上映,當年《倩女幽魂》取得了高票房,很多人就開始跟風拍鬼片,相繼出了《畫皮--陰陽法王》、《鍾馗嫁妹》,雖然都是鬼片,卻難以超越

香港電影走下坡路是因為都來好萊塢了?好萊塢:這個鍋我不背!

在一次北大演講中,成龍大哥不無憤概的說:"一個殭屍片成功,他們就拍100部殭屍片,一個英雄片成功就拍100部英雄片." 不去創新,只在經典上覆制,必然導致港片走向下坡路。

其實,還有一些外在因素,比如電視劇、新媒體的發展,還有盜版橫行,網絡的迅速崛起,這些都會對電影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很多人說:"香港電影再也回不到曾經的巔峰時刻了,"無論是香港電影本身問題,還是時代發展導致,總之,曾經的港片是無數人的回憶,也希望香港電影可以慢慢復興。

作者簡介:晨夕,兩把刷子寫作特訓營學員

香港電影走下坡路是因為都來好萊塢了?好萊塢:這個鍋我不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