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檢察日報:教育局兩次挪窩掩蓋不了“超級大班”背後的真問題

檢察日報7月11日消息,據湖南省新化縣教育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新化縣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16萬多人,全縣存在56人及以上大班額的班級1333個,佔比37.14%;存在66人及以上超大班額的班級846個,佔比23.57%。近日,新化縣教育局整體搬遷至新化縣農村公路局辦公,這已是新化縣教育局8年之內第二次搬遷辦公樓。而這次的搬遷與縣裡持續上升的“大班額”現象密切相關,為了化解大班額,局裡不得不騰出辦公樓辦學校(7月9日《中國青年報》)。

檢察日報:教育局兩次挪窩掩蓋不了“超級大班”背後的真問題

6月14日,新化縣上渡街道辦事處明德學校初中部的學生在上課,這個班的學生94人,老師需戴麥克風上課。

教育局為了給中小學生挪窩,在8年之內先後兩次搬遷辦公樓,這看上去讓人很感動,儼然是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名言。但是,教育局兩次挪窩掩蓋不了“超級大班”背後的真問題。

在推行小班化教學和解決大班額問題的今天,“再擠不能擠學生”也應該成為一句教育名言。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解決大班額問題,明確指出要在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

檢察日報:教育局兩次挪窩掩蓋不了“超級大班”背後的真問題

一個縣66人以上的超級大班數量佔比高達兩成以上,56人以上的大班佔比將近三成。可以說,大班現象相當嚴重,造成這種局面,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方面,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在縣城學校,農村學校教育資源薄弱,教學質量太差,導致大量農村孩子湧入縣城讀書,使得城市學校生源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城鎮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縣城人口大幅增長,帶動縣城生源數量大幅增加。統計數據顯示,1990年新化縣城總人口8萬多人,如今新化縣城總人口達到30多萬人。但是,城市常住人口成倍增長,卻沒有相應配套建設足夠的中小學校,導致縣城現有的學校資源根本滿足不了學生的讀書需求,新建學校規模跟不上生源增長的步伐。據瞭解,新化縣城區近40年來,只新建了一所思源學校,之後就再沒有新建中小學。縣城生源增加了好幾萬,卻只新建一所學校,當然滿足不了學生的上學需求,於是“超級大班”成為解決學生上學難題的唯一選擇。

檢察日報:教育局兩次挪窩掩蓋不了“超級大班”背後的真問題

可見,要從根本上解決“超級大班”問題,既不能靠教育局搬遷辦公樓,讓出辦公室當教室,也不能靠從現有的學校資源中挪出房舍當教室,而是應當補上歷史欠賬。首先,應當根據縣城現有的人口規模和分佈,建設新學校,增加教育資源供給。特別是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建設房地產項目時,必須嚴格落實配套學校資源的規定。其次,要均衡教育資源分配。一方面要根據城鄉生源變化,適度調整城鄉學校資源分配;另一方面,也要增強農村地區優質教育資源分配,提高農村學校的教學質量,增強農村學校的吸引力,避免因農村學校教育質量不理想而導致大量學生湧入縣城上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