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备战强降雨 北京103处易积水路段提前排查隐患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 周超)7月11日上午,记者从北京市交管部门获悉,针对近期全市范围内连续出现降雨的情况,市交管局专门采取四项汛期道路交通保障措施。其中103处易积水路段提前全面排查交通设施、信号灯,采取防雨、防雷措施消除故障隐患等。

103处易积水路段提前全面排查

结合往年重特大自然灾害情况,全面排查全市主要道路、下凹式立交桥、山区路段、高速公路,交通状况,确定可能出现的积水点段,并重点针对目前全市157座主要的下凹式立交桥,进入汛期一旦出现积水、断路等情况,逐一制定个性化应急疏导预案,确保积水、断路期间社会面交通疏导维护和应急抢险交通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针对临时排查出的全市103处易积水路段,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抓紧治理,提早着手制定警力部署及清障车辆保障安排。提前围绕主干道和易积水点段等,全面检修维护电视监控、无线通信、道路积水信息检测发布等科技系统,确保性能良好。全面排查交通设施、信号灯,采取防雨、防雷措施消除故障隐患,并做好积水警示、警戒线复划保洁工作。积极协调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各辖区内的桥区掉头阀、险路、险桥、易发生泥石流、塌方的山区公路、国道以及占路施工现场,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制定四级交通雨晴预警

进一步密切与市防汛办、排水集团、气象台等相关应急部门联系沟通,对接防汛工作措施,并建立健全降雨预警、联动抢险救援、雨天出行诱导等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特别是,与气象部门进一步建立每日联系制度,实时掌握降雨信息,进一步密切与区属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完善全雨天交通应急保障机制,对接岗位、力量和工作措施,切实做到气象预警及时通报、诱导信息跟进发布、应急措施联动落实,全面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同时,结合市防汛办发布的防汛预警等级和市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警等级,科学研判可能对交通造成的影响程度,及时发布相应的交通雨情预警,预警由低到高划分为蓝色(小雨量级)、黄色(中雨量级)、橙色(大雨量级)、红色(暴雨量级)四个级别,并根据预警等级迅速启动相应的预警响应机制,按照全市雨天道路交通维护疏导等级上勤方案,全力做好雨天交通保障工作。

积水20厘米启动交通应急保障措施

及时掌握全市雨情,及时启动高等级雨天道路交通维护疏导上勤方案,充分发挥交管部门三级勤务指挥体系作用,结合积水点段分布,有效利用移动警务终端(PDA)、电视监控、流量检测、122接报警系统等,全面收集路面情况,加强警力动态指挥调度,及时发现汛情突出情况。

同时,充分依托全市雨天交通维护疏导三级上勤、四级备勤模式,对易积水路段,部署警用清障车、社会清障车现场备勤,对重点桥区、路口,部署交通民警和排水抢险力量联合备勤,遇有交通雨情预警,立即启动等级上勤方案,所有应急力量迅速到岗到位,强化定点值守,动态维护疏导。

当路面积水20厘米时,及时启动交通应急保障措施,提前削减流量,积水27厘米时立即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打开调头阀,加强远端分流疏导,严防车辆被淹。

实时发布路况信息 发出四项提示

出现降雨天气时,及时通过北京交通广播、北京电视台以及“北京交警”微博、微信、室外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实时发布路况信息。提示市民注意雨天行车安全,减少驾车出行,避开积水点段。

针对进入汛期后降雨增多的情况,交管部门发出四点提示:

一是雨天行车要注意控制车速,保持车距,不要盲目抢行并线,避免因道路湿滑、视线不清发生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尽快将车辆挪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快速处理,以免留下安全隐患。

二是要文明行车、守法驾驶,在遇有交通拥堵时,耐心排队等候,相互礼让,服从交通民警指挥。

三是在您雨天出行时,请提前关注交通路况和天气信息,出行中要留意户外信息显示屏上的交通提示,关注北京交通广播、北京电视台和“北京交警”微博、微信平台实时发布的出行提示和路况信息,选择好行驶路线,避开积水、拥堵路段。

四是在雨量较大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特别是减少郊区公路和山区公路的自驾出行,并尽可能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确保交通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