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民间故事:张果老赠仙丹

民间故事:张果老赠仙丹

常喜顺打小的时候,就为人厚道,乐善好施。他在四五岁的孩童时期,与伙伴们在一起玩耍,从不欺负别人。而且,还经常是一块糖果咬两截,一个平果扮两半。就这样,大小伙伴们一帮一簇地,大家都喜欢跟常喜顺在一起玩耍。而且,他的这些举动,在南庄北疃的大人们当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口碑和赞誉:“旱地看苗,人小看长。常喜顺从根搭地心眼好,能笼络人。将来一定能当官,得好报。”这话后来还真的得到了应验。

大元洪武年间,华夏馄饨。为了碾碎汉人受掠和被凌的锁链,齐鲁之地掀起了一股杀‘达子’风暴朝。那时,常喜顺在抵御兵营当中,是一名参赞的副官。尽管是当兵打仗,而他却把打小养成的‘乐善好施’的优良习惯,也带到了兵营部队当中。而且,还有过之而不及。在每逢打仗的空隙时间,闲来无事的时候,常喜顺就经常溜达在兵营驻扎的官道上。观察着南来北往的商人,看他们都有什么困难,以便自己拿出薪俸来出手相助。不管是谁,只要是一遇上他,纵然是经商赔本、遇匪被劫的穷困潦倒之人,他也总是领到自己家里,管吃管住。临走的时候,不仅赠衣送物而且还贴上盘缠路费。

一日傍晚,一位年岁已高的道人去云游苏山,路过兵营驻地。正巧被常喜顺看见,即便上前深施一礼曰:“大师已体乏身倦,前方店家村庄又稀疏甚远。夜幕马上就要降临了,不如今晚就暂榻寒舍休息一宿。明早天明用过斋饭再走如何?”此道姓张名果老,此番云游,正是为了布道而来,早巴不得有人前来打招呼,留他食宿。猛见有人挽留,即便欣然应允曰:“无量佛,贫道张果老,多谢施主舍斋留宿。贫道这厢有理了。”

这常喜顺事业心强,家也就住在兵营。人多嘴杂,众目窥视。留宿远方老道之事,早有人报知镇守的总督曰:“常喜顺以权徇私,违反军纪。战乱期间,擅自留宿过往闲游的道士。”总督闻报大怒,急令勤务兵前去传常喜顺过来进见。常喜顺闻传,不知啥构。开始还以为是军情紧急,部队要连夜开拔。急忙整装披挂,来到督军大帐外面,禀报进的大帐,刚要问令,不料被督军狠狠地训斥了一顿道:“现在是南北交战的非常时期,奸细云集,穿梭不断。你与这老道萍水相逢,一不占亲,二不带故,又怎能知晓他不是达人派来刺探军情的奸细?倘若因违纪而出半点差错,你就是拿脑袋来,也难保其对战势所造成的损失。”

这常喜顺无故被挨了一顿臭骂之事,早被张果老在其家中掐指算得不差分毫。当常喜顺愁眉不展地回到家时,张果老早就等候在门口迎接,并忏悔道曰:“都是因贫道到来的不适时宜,多有罪过打扰施主。”说着就要起身告辞。常喜顺作揖挽留曰:“我已挽留大师在此下榻住宿,纵然是有啥干系、差错,我也自认、担承起来。再说,天色已晚。外面已迎面伸手不见五指,就是我答应让大师出走,也无处投宿。大师还是安心在此过夜吧。”说着,就摆上斋饭让张果老用膳。善毕,常喜顺安排张果老下榻。由于常喜顺还是单身,屋里只有一张便床。于是,常喜顺就安排张果老下榻床上,自己却席地卧眠。晚上,常喜顺起来查哨的时候,每次都还总忘不了要替张果老掖好被角,就怕他被冻着感冒。

第二天早起,张果老见常喜顺,正在为自己准备梳洗用具说道:“看你年纪不大,心肠却如此地善良,我送你十颗丹药,每颗丹药可增寿十年。”言毕,飘然而去。

赶走达子以后,常喜顺做了督军参赞和团练参赞双职。但是,他却对上对下,还是态度和蔼,乐于助人。每天都不知疲倦,神情意爽地穿梭于军营之中。而且,每到一处,都能受到串串敬重的目光。有许多老兵们还在他去了的背后,非常饱意地称赞和惊诧道:“孜孜,大人至少在百岁以上,还是这么硬朗,整天不知疲倦地为我们奔忙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