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康熙王朝」苏麻喇姑为什么没有嫁给康熙

如果要问胖吖的偶像是谁,那么答案肯定很出人意料,不是什么小鲜肉流量明星,而是一些老腊肉,没错是一些,而不是一个,比如陈道明、陈宝国等,谁演技好粉谁,绝对的路人粉,不吹不贬,不花钱,用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就是佛系粉。

「康熙王朝」苏麻喇姑为什么没有嫁给康熙

而在这一系列老戏骨里面,陈道明一直排在首位,他给人的感觉不浮躁,清微淡远,低调,周身散发一股文艺的气质,不疾不徐。在娱乐圈这个大染缸里面,着实少见。

他主演的电视剧电影有很多,比如《归来》《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黑洞》《康熙王朝》……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苏麻喇姑为什么没有嫁给康熙

《康熙王朝》是2001年中国大陆拍摄的一部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是由导演陈家林、刘大印执导,陈道明、斯琴高娃、茹萍、李建群、高兰村、胡天鸽等主演。其背景故事是清朝世祖顺治帝的末年和圣祖康熙帝在位时的事迹。该剧从顺治皇帝哀痛爱妃董鄂妃病故时讲起,直至康熙在位61年驾崩而止。第一次以正剧的角度浓墨重彩刻画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满传奇的一生。

「康熙王朝」苏麻喇姑为什么没有嫁给康熙

陈道明用精湛的演技将康熙大帝的一生演绎的精彩纷呈,在诸多“皇帝”演员里面,我自认陈道明的皇帝大气兼具王者气势,无人可比。

纵观现在的很多电视宫廷戏,多是女人宫斗宅斗各种斗,而皇帝男主多为弱智滥情的种马,似乎皇帝除了睡女人就做不了其他了。而《康熙王朝》这部剧讲的是一代帝王的成长史,从天真的少年帝王到心机深沉的权欲操作者的转变,一个站在顶峰的男人,肯定缺不了女人,更何况是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在《康熙王朝》里面,我只记得三个女人,这三个女人对康熙来说意义深远,影响深重,那就是孝庄太后、容妃和苏麻喇姑,孝庄皇后教会他如何成为一代明君,容妃是扎在他心上的一根刺,而苏麻喇姑是爱而不得。

「康熙王朝」苏麻喇姑为什么没有嫁给康熙

在剧中,苏麻喇姑与康熙一起长大,从小相依相伴,青梅竹马,年少单纯的两人,擦出火花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份感情却没有结果,最终苏麻喇姑孤老一生,即便当初有求娶,有赐婚,这个倔强的女子拒绝了,甚至以死相逼,为什么呢?

其实整部剧看下来,让苏麻喇姑拒绝康熙的原因有很多。

一、身份

在苏麻喇姑刚入宫的时候,因为救命之恩,入了孝庄太后的眼,让她去照顾小康熙。然而这时候孝庄太后是防着小苏麻的,要求她只能将皇帝当弟弟看待,所以即便心生好感,也只能苦苦压抑。

「康熙王朝」苏麻喇姑为什么没有嫁给康熙

另外,即便跟了康熙,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一个是毫无依仗的宫女,她也只是一个嫔妃,以后会有无数个苏麻出现,为了那一点点恩宠勾心斗角,忘了本心,丢了感情,后宫总能磨灭每个人的美好,何苦来哉。还不如就在旁边默默的陪着,做他一辈子的特殊,一辈子的忘不掉,得不到。

二、伍次友

苏麻喇姑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她有思想、有感情,当她遇上了那个书生伍次友,便被这个有才华又放荡不羁的所吸引。其实我觉得苏麻对康熙的感情很复杂,是君王、是弟弟、是歆慕……有太多的顾忌和忧虑。而跟伍次友,身份匹配,不用担忧太多,所以苏麻才会那么执着那么义无反顾,才会出现当着康熙的面直接问伍次友为何不求,而伍次友却说“康熙皇帝也爱着你,皇帝喜欢的女人,一个平民怎么敢去夺爱”。

「康熙王朝」苏麻喇姑为什么没有嫁给康熙

伍次友的拒绝,不是不喜欢没感情,而是对于对手的畏惧,这也就加剧了苏麻拒绝的心,毕竟人们都会偏向弱者。

苏麻可能曾经觉得自己喜欢的是伍次友,然而在临死之前,这个纠结了一生的女人,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心。她曾经给康熙写了一封信,说她这辈子最爱的人是康熙,然后最终这封信也只是付之一炬,我想不管是苏麻还是康熙都懂。

「康熙王朝」苏麻喇姑为什么没有嫁给康熙

康熙对苏麻一直都是特殊的,即便拥有过形形色色的女人,在他心里,有一块始终是留给苏麻喇姑的,苏麻得到了她想要的东西。

三、历史

这一切都是基于电视剧《康熙王朝》的内容,与历史无关。历史上苏麻喇姑是真实存在的,其实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她辈份非常高,是康熙的启蒙教师,孝庄皇后把她看成姐妹一样,称她为格格,康熙皇帝称她为母亲,康熙的皇子、公主们称她为奶奶。死后皇子轮流守灵百日。

苏麻喇姑去世时是康熙四十四年,已经是九旬高龄,年龄相差应在40岁以上,与康熙不可能有其他暧昧关系。而她爱慕汉人伍次友等等,更属子虚乌有。

苏麻喇姑(公元1612年-1705年),是清朝孝庄文皇后的侍女,最初名字叫苏茉儿(苏墨尔),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随孝庄陪嫁进入后金宫廷。她有着刻苦努力和聪明的头脑,不仅精确地掌握了满语,写得一手漂亮的满文,处理得既利索又妥帖。她的才干和忠诚,足以使孝庄的信任,经常放手大胆地交给她更重要的工作。人们也认为她是孝庄文太后心腹之人。

崇德八年(1643年8月9日),皇太极驾崩。当时孝庄文皇太后年仅三十一岁,其子福临刚刚六岁。经过孝庄文太后的精心谋划,福临当上了皇帝,但朝中大权却掌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年幼的顺治皇帝,时时需要母后孝庄的扶持和指点。但按当时的规矩,他们母子二人每月只能有一次见面机会,这样,孝庄与顺治皇帝之间的秘密联络便全由苏麻喇姑来担任。

康熙帝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玄烨降生后,孝庄命苏麻喇姑照料孙儿。孝庄选她为玄烨“手教国书”。玄烨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

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一月,清宫流行天花,皇帝和诸皇子凡没出过天花的人全都到紫禁城外避痘,玄烨住在宫城西华门外今北长街路东一所宅第(雍正时改名为福佑寺)。这期间,苏麻喇姑每天骑着马往来于慈宁宫(孝庄文皇后住所)和玄烨避痘所之间,按照孝庄文皇后的要求对玄烨施教。康熙帝晚年回忆道:“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康熙帝幼小在宫外避痘,到皇父逝世前不久,出痘痊愈,重返皇宫。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去世后,康熙皇帝决定把庶妃万琉哈氏(后来的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月末,苏麻喇姑患“血痢”,日泻十余次,夜间五六次。康熙帝降旨:“著十二阿哥(胤祹)日夜看护。”苏麻喇姑去世后,被“葬以嫔礼,瘗于昭西陵侧,以示宠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