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提到国产古装剧中的翘楚,很多人都会想到《康熙王朝》,豆瓣评分9.1,自2001年出品至今获得了无数好评。

这部电视剧,是在二月河小说《康熙大帝》的基础上改编的,虽然全剧意在刻画康熙皇帝传奇的一生,但每次回味这部剧的时候,苏麻喇姑这个角色却总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思考。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在《康熙王朝》的演绎下,苏麻喇姑不再是历史上年长康熙40多岁的启蒙老师,而是康熙身边温柔、聪颖,亦师亦友的知己朋友。

在波谲云诡的政权争斗里,苏麻喇姑从女性角度留给观众太多的疑点和启示。

深宫之中,选择嫁谁比选择爱谁更艰难

当苏麻喇姑还是个丫头的时候,伍次友出现了。他是一个心思纯净、胸有大志的人,在少年康熙铲除鳌拜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多发人深省又极具实践意义的言论。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康熙隐瞒身份,带着苏麻和他高谈阔论时,伍次友会不知不觉地望向苏麻,苏麻也会偷偷看他,然后会心一笑,他们之间的情谊连康熙都看得出来。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那么,苏麻是真心喜欢伍次友的么?她到底喜欢他什么?

伍次友一出场,就讲述了自己的身世:祖传田庄被鳌拜夺走,父亲也因此冤死,他在暗访的过程中被打入死牢,明白无权无职斗不过奸雄。但他不会屈服,他有一腔热血,还有为国奋斗的胆识。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这样的伍次友像极了民间版的康熙。

康熙在父亲福临离开后,被鳌拜遏制,一直有被鳌拜夺走天下的担忧,亲政之前的他,在与权倾朝野的大臣们争斗时,是险象迭生。

如此的生活境遇,把他磨炼得少年老成、杀伐果决。他和伍次友一样,身处困境,却从不曾认输。

康熙说过,伍次友目光远大,雄视古今,可算是布衣天子。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苏麻爱的是这血气方刚、正直善良的少年郎。

同样的有志少年,和康熙相比,伍次友却更值得苏麻“试着去爱”,因为这是她可能爱到的人。

伍次友像是以另一种方式活着的康熙,没有身份的束缚,自由地主宰着人生。

她爱的是伍次友,她爱的也是康熙。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但再自由的伍次友也是生活在康熙盛世的一个百姓,他不敢也不会和康熙争女人。

被皇帝倾慕,幸又不幸。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权衡之下,放弃爱情比放弃人生更理智

苏麻幼年入宫,从小看着宫斗长大,做事有分寸,感情也有尺度。即便是被孝庄太后册封为康熙的妃子,她也清楚地知道,这不是荣誉,而可能是一生最大的悲剧。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在她初次入宫时,孝庄给她下了严命,皇上是她的主子,也是她的弟弟,苏麻说自己不敢越雷池一步。同意只有一个理由,但不同意却有千千万万个借口。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于是,承诺成了她拒绝圣意的盾牌,但理智却是她绝不为妃的根源。

康熙长大了,变成了一个越来越合格的君王。灭鳌拜时,他为了事情周全,派人监视了和他一起长大、亲密无间的发小魏东亭。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这样的康熙,苏麻看在心里,也怕在心里。再强大的女人,也不愿去想象,躺在自己身边的丈夫既拥抱着自己,又算计着自己。

康熙的狠绝是身为帝王不得已的行为,他只能承受着,其他人不想去承受的委屈,这也是苏麻的委屈。所以康熙不会强迫她,被迫去猜忌一个自己爱着的人,这感觉应该很痛苦。

在波涛汹涌的后宫里,就连皇后都会害怕,她也会为了自己、为了家族艰难求生,更何况是妃子。苏麻早已无亲无故,她不用为了家族争斗,她更想为了自己而活。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图为《康熙王朝》中赫舍里皇后

“皇上只有一个,嫔妃们却有一群,一旦老了圣眷衰落,她们只能深宫望月,空守一辈子寒窗。”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陪伴可能是爱情最好的归宿,但激情褪去后的寂寥,却是一生难忍的孤独。

与其小心翼翼地呵护与皇帝之间的夫妻关系,不如大大方方地维护和康熙之间的知己情分。

当皇上变成苏麻一生中必须出现的那个人时,距离就是承载美的最好容器。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你承担天下大任,我承受错过之恨

拒绝当妃子之后,孝庄下旨给她新建一座尼姑庵,让她在那里带发修行。从黑发走到白发,苏麻变成了皇权恩泽下最恬静的一个人。

在她晚年,康熙御驾亲征去剿灭葛尔丹,负责运粮到漠北的张廷玉临行前奉孝庄旨意来看望苏麻,问她有没有什么话想带给康熙。

苏麻明白,这可能是她表露情感的最后机会了,但她依旧没办法将那几个字说出口。有些话放在心里久了,不再是文字而是烙印,语言早已承受不了这背后的情谊了。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张廷玉提议让她写下来,她笑着说,自己从没有给皇上写过奏折。张廷玉说,那是书信,不是奏折。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图为《康熙王朝》中大臣张廷玉

这一刻,苏麻和康熙不再是丫鬟和皇帝的关系。苏麻只是一个心中有感情,想和爱人倾诉的女子,而这也只是一封寻常百姓互诉衷肠的家书密语。

“丫头这辈子只深深爱过一个人,他就是弟弟玄烨,就是皇上,三十多年了,苏麻说不出口,因为,您是主子啊。”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封建礼制下,主仆关系变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在苏麻心里,爱人是相对平等的,而她和康熙的感情却在一开始就已经错位了。

康熙的胸襟和肩上的责任让他只能要江山,不可要美人,爱情对于帝王是生活的调适剂而不是必需品。这段感情,在起始就宣布了结束。

人不是可以随时按下暂停键的机器,三十多年,苏麻只能自己守护这爱意,因为她爱上了天地之间,最不能感情用事的人。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现在,一生爱而不得的纠结即将走向尽头,三十年都只字未提,苏麻选择用蜡烛的光辉燃尽她最后的念想,让这封书信随她而去。

她无法走出身份的禁锢,她也不想康熙看透她一辈子的守护。

该知道的人,总会理解的。

烧掉信之后,她和张廷玉说,“你告诉皇上,说苏麻给他写了封信,又烧掉了。”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写下的是心意,烧掉的是囚笼。

理想型女性的不完美爱情

原著作者二月河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在这部男人戏占主要分量的故事里,苏麻喇姑除了是一剂亮色之外,更在她身上寄托了自己全部女性理想。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图为《康熙大帝》作者二月河

剧中的苏麻,有思想、有胆魄。

康熙伤心时,她是斟茶安慰的倾听者,没有利欲熏心地揣测圣意,更没有只言片语地干涉朝政。

康熙冲动时,她是深夜策马的报信人,知轻重、懂进退,千里单骑去找孝庄太后,一心一意地护康熙周全。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在细微之处柔情、在大是大非面前稳重,更吸引人的是,在逆来顺受的后宫里,苏麻是少有的懂得独立思考的女性,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为康熙分担痛苦的人。

康熙敬佩她,也尊重她。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这样一个理想型女性为什么不能拥有一段完美的爱情?

二月河笔下的帝王,除了皇家的气魄外多了几分内心的苦涩,无论是爱过苏麻的康熙,还是牵挂乔引娣的雍正,爱情的不完美为这些人前风光的皇帝增添了几分悲情和真实。

《康熙王朝》中的爱与权谋:苏麻喇姑身上的这些疑点才是全剧核心

苏麻的境遇侧面展示了康熙的无奈,同样也是二月河自己的人生感悟。

二月河高中的时候谈了一个女朋友,种种原因二者并没有在一起,这段失败的感情对他影响很深。

研究学者认为:二月河人生体验中由于青年时代惟一一次美好爱情的破灭而积郁的“初恋情结”,影响着二月河笔下的爱情描写,因对母亲的依恋、崇拜和思念形成的“恋母情结”,制约着二月河对女性形象的塑造,直接推动着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创作。


越是完美的东西,越难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就像二月河无疾而终的初恋一样,变成了留在心底的远方。

苏麻喇姑是历史剧中少有的不参与政权或宫廷斗争的女性,她一直在面临选择,也一直都跟从内心地做出了选择。

她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为自己而活也为爱人而活。青灯古佛而终,她始终是爱人心中、是观众心中那个不为境遇而变的纯真丫头。




1、《二月河是怎么炼成的:初恋另嫁、仕途幻灭、名师情结》文汇网2018年


2、《二月河首谈女主角苏麻喇姑》天府早报2001年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和我联系,十分感谢。

【作者:杨小球 ,一个有温度的影视剧爱好者】

#我的观影报告##我要上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