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以目前人類的科技,能復活恐龍嗎?

清荷曦漾


答案是:不能。今後很長一個時期都不能!

我們先來看看滅絕時間比較近一點的猛獁象吧:猛獁象在科學分類上屬於長鼻目-象科-猛獁象屬,與現代大象的親緣關係非常近。猛獁象起源於非洲,曾廣泛分佈於歐洲、北美洲、亞洲的北部,最後一群在公元前2000年在西伯利亞滅絕。

圖:猛獁象復原圖



在西伯利亞的凍土裡,埋藏著數量較多的猛獁象屍體。在2012年時,發現了完整的毛髮、骨髓在內的細胞,在2013年,在一頭母猛獁象體內發現了仍可流動的血液。這樣,科學家有了完整的猛獁象細胞,可以完整的分析出猛獁象的DNA,然後合成出一個猛獁象細胞,利用它製造一個胚胎細胞,最後植入現代母象的體內,讓大象當代孕媽媽,生下小猛獁象。

圖:幼年猛獁象屍體



中國科學家已經完成了猛獁象胚胎細胞的製造,現在還在想辦法實現最關鍵的一步,找到合適的代孕母象。但這幾乎不會成功,現代亞洲象和猛獁象的親緣關係最近,但仍有4.7%的差異,由於排異反應,在懷孕過程中極易流產。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國家基因庫執行主任徐訊說:“第三步將有賴於未來人造子宮,大約要5至10年時間。”

可見,在有完整DNA序列並製造出活的猛獁象細胞的情況下,復活猛獁象在目前的技術下都是困難重重。

恐龍已經已經滅絕了6500萬年,幾乎沒有可能提取到恐龍的DNA(包括琥珀中的),所以,復活恐龍只是科學幻想。事實上,恐龍並沒有真正的滅絕,鳥類就是恐龍的一個分支和直系後裔。


講科學堂


提取恐龍化石或者琥珀蚊子裡面保存的基因組DNA信息,重構恐龍細胞,最終復活恐龍,這是美國著名系列電影侏羅紀公園的劇情。

看過電影的同學們會禁不住問,這劇情的思路在科學上可行麼?什麼時候才能真實現呢?每個人都養個小恐龍做寵物的時代什麼時候才能到來呢?

其實這個一點也不難。因為鳥類就是一種特化的恐龍;同學們養鳥,就是養恐龍;同學們吃雞,就是吃恐龍。。。

那麼,同學們的問題需要改成,要復活的是古代存在的那些威風凜凜的恐龍,比如霸王龍蛇頸龍什麼的。能做到麼?

要實現這一想法,人類首先要掌握古DNA測序技術,測到恐龍的整個基因組的序列,再通過DNA合成的技術,按照測得的DNA序列,人工合成得到恐龍的每一根染色體(這方面技術我國領先,比如2017年3月10日出版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以封面的形式刊發了中國科學家的4篇研究文章:完成了4條真核生物釀酒酵母染色體的從頭設計與化學合成),最後組裝成恐龍的細胞核(可以用鳥類細胞核,偷樑換柱成恐龍細胞核,科學家暫時還做不到,但是估計幾年之後就能做到),再利用克隆技術,將恐龍細胞核 塞入 鳥類的去掉細胞核的受精卵,得到偷樑換柱的受精卵,最後孵化發育成恐龍。

近幾十年來,古DNA測序技術飛速發展,甚至發展出了測古代基因組的技術。比如像下圖描述的,在2008年測到了猛獁象的基因組,在2010測到了冷凍的歐洲人(冰人)的基因組,等等,每年測到的古代基因組的數量飛速提升,由柱高表示。(我所在的古DNA實驗室是我國最大的古DNA實驗室,耳濡目染,在這方面很有經驗)。

但是古代基因組測序技術暫時得不到特別完整的古代基因組序列,總有一些疑難的位置,測不到序列,形成缺口。在侏羅紀公園4中,編劇想到了這一科學困難,借裡面科學家之口提出了一個折中辦法,就是得到恐龍的部分序列,然後將其與鳥類、蜥蜴等動物連接,最後也能得到可用的基因組。這是可行的,但是需要反覆嘗試,因為基因組的人工組裝還是科學難題。

那麼現在的古DNA分析技術,能測到多古老的DNA呢?答案是,在溫帶地區保存的遺骸屍骨,我們的科學家最古測到了40萬年的DNA,而在永凍土中冷凍的遺骸屍骨由於保存更完好,科學家最古測到了 70萬年前的DNA。因為恐龍已經滅絕幾億6500萬年了,所以以現在的技術,是不可能測到恐龍DNA的。而且科學家的主流估計是,即使處於冷凍狀態,DNA也無法保存6500萬年,所以復活恐龍無望。

那麼有什麼辦法能繞過恐龍基因組而得到類似恐龍的序列呢?希望還是寄託在我們周圍的鳥類身上。

這需要科學家分析很多種鳥類和其他爬行動物的的基因組,並找到其中規律:最後利用這規律,純人工(人工智能)設計出恐龍的基因組,最後造出恐龍。這無疑需要非常非常高的理論知識,克服非常非常多的困難,人類科學家在幾十年內是不可能做到的。

結論:復活恐龍,現有技術做不到,將來也許能做到。


司大勇


恐龍真的可以被人類的科技復活嗎?如果可以,將是很震撼的大事件。但是,主流觀點認為不能。從目前的科技來看,確實做不到。這是因為,復活恐龍需要恐龍的比較完整的DNA。而按照現代生物學觀點,那種傳統意義上的恐龍在6500萬年前已經滅絕了。雖然現代的鳥類和一些走獸是恐龍的後裔,但是經歷了幾千萬萬年的進化,這些動物的DNA與它們的祖先相比已經有了較大的不同。

比如,《資治通鑑》是用漢字寫成的,《水滸傳》也是用漢字寫成的。漢子沒有太多的變化,但是它們的排列組合已經不一樣了。假設《資治通鑑》突然丟失了,也沒有備份,我們無法通過研究《水滸傳》就重新組合出《資治通鑑》。即使恐龍的血液或者卵細胞被保存,但是DNA片段不容易保存,容易損毀。一般來說,動物的細胞DNA十幾萬年是保存的上限,超過時間就會不可逆轉的損失,丟失信息。



(科摩多龍,一種巨蜥)

正因為DNA的丟失,所以我們所瞭解到的恐龍的形態和習性,往往是科學家們的推測,而且伴隨著巨大的爭議。《普林斯頓恐龍圖鑑》的主編萊昂納多甚至認為,某些恐龍並不是傳統認知的冷血動物。我們可以知曉,很多恐龍的真實形象,與科幻電影《侏羅紀世界》之中的恐龍可能並不類似。科學家如果要復原恐龍,只能用蜥蜴、鱷魚等恐龍遠親的DNA進行嵌入式還原,但這始終不能還原出恐龍的真實原貌。DNA哪怕有1%的差距,就會造成子代的巨大差異。何況,我們並不知道恐龍與這些兩棲爬蟲遠親有多少差異。


懷疑探索者




象這種復活是可以的,完全復活還是不要了。


重慶一味雕塑


我覺得不能,首先取決於我們能否找回那些在6500多萬年前死去的生命的完整無缺的DNA,在現在看來,這大概是不可能的。而且需要找到的是帶有遺傳信息的細胞核DNA而不是細胞質DNA。儘管我們在一些恐龍化石的大腿內部發現了軟組織,但是按照當前的科技還沒有成功提取出DNA,只是一些蛋白質。如果說我們找到了帶有遺傳信息的DNA,按照當前技術克隆是最靠譜的方法了,但是克隆恐龍就需要人類提供一個完整的恐龍細胞核和一個沒有受精的恐龍卵子,這是不是火上澆油的事情嗎?細胞核已經夠難找了,現在又要找恐龍沒有受精的卵子。我們再來放寬條件假想一下,恐龍的卵子和細胞核我們都已經有了,在實驗室顯微鏡下已經人工合成了可以複製和分化的受精卵,但是得提供一個受精卵發育的場所-子宮。到目前為止人類在實驗室做的胚胎只能複製幾次就會夭折,所以說代孕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我們大家都知道恐龍是卵生的動物,所以目前代孕的也就只能是鴕鳥媽媽了,這得有多麼辛苦和難為鴕鳥啊!生了個恐龍出來。。。好了總結一下以上的觀點,復活恐龍需要這三步,第一找到帶有遺傳信息的完整細胞核:第二找到一個沒有受精的卵子:第三解決代孕問題。以上只是我自己個人的觀點,肯定有不專業的地方,希望多包涵。





歡樂堂主


很遺憾的告訴你,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是無法通過基因水平的技術,復活恐龍的。


侏羅紀公園裡面,斯皮爾伯格通過電影用神奇的鏡頭,重現了史前的巨獸,恐龍,這種已經滅絕了6500萬年之久的生物。我們驚歎於電影的神奇外,也對這種古老的生物燃起了巨大的興趣,看周邊玩具的銷量大家就明白了。

但要真的把恐龍,用電影中的手段,帶到現實世界中來,無論是提取血液,還是提取基因本身,都是不可操作的。

血液中有效的遺傳因子的信息,無論保存條件如何,存活的時間不會超過千年。而即使是超越單純血液,從基因中尋找活性的可編寫記錄的遺傳信息,也不可能超過萬年。時間其實已經將這種生物從地球上抹去,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是無法重現活生生的它們了。


用古老化石和保存有殘骸碎片的方式,沒有辦法復刻出恐龍,那麼,能否通過其他的手段讓它們重回人間呢。貓先生來個腦洞吧,複製不可以,重現3D打印或許可能。就是把恐龍現代的近親,鳥類以及蜥蜴類,改造基因,按照化石骨架等殘留,按比例和細節改造基因,創造復原生物的水平,製造出恐龍,還是有點希望的。可是,這樣在道德倫理,以及生態威協等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吧。


貓先生內涵科普


044答:

不能,以目前的技術來看,沒有DNA就沒有復活的恐龍,只有DNA才能造恐龍.

一花一世界,哪怕是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如草履蟲,科學家都發現,其細胞核內部的結構之精巧,都令我們歎為觀止。到現在為止,我們都造不出一個哪怕是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不論現在多麼牛逼的計算機,即使異常強大,也沒有一個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精妙,大自然的技術不是蓋的,人能造計算機,但大自然造人,所以恐龍現在是弄不出來的。

藉助

  1. 人類現在在生物上面的技術基本都是利用生物細胞的自身特性,人類無法造出某個東西,就利用已存在的東西,來產生這個東西。什麼青黴素,人造心臟,狂犬疫苗,克隆人莫不是這個原理。


  2. 現有的科技水平,也必須藉助遺傳物質DNA才是唯一的可能。

  3. 歲月漫漫,恐龍的DNA早就不全了,經過上億年早已支離破碎,就像一張燒過的紙,把這些灰渣拼成一個完整的拼圖一般,困難可想而知。有一種方法是,通過基因的進化原理,在恐龍的親戚,鱷魚或者鳥類的DNA找到有用那部分,進行人為拼湊製造。但是這樣很可能造出怪物!

也許未來可以復活恐龍,但是,也許開啟了一扇潘多拉魔盒的大門.....


_________[關注]——————評論————————或轉發——————點贊————


人人視界



新人類醫學創新者李傑


還記得侏羅紀公園裡的大膽理論嗎?利用琥珀中蚊子體內的恐龍血提取DNA再進行克隆孵化,這在現實中並非不可能。

之所以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因為我在遊戲裡早已經孵了好多隻恐龍寶寶了。要孵小恐龍,首先你得有個蛋,恐龍蛋需要是受精卵,要在合適的溫度下進行孵化,需要用篝火或空調控制受精卵所處的環境溫度。

(圖片來自《方舟:生存進化》)

(圖片來自《方舟:生存進化》)

這樣一隻小霸王龍就誕生了,剛出生的小龍需要認領才能成為你的。

(圖片來自《方舟:生存進化》)

萌不萌?

(圖片來自《方舟:生存進化》)

還有小袋鼠,這遊戲恐龍超多,還有各種古生物,可以隨便馴,拉回來交配,然後撿蛋,接著就可以孵小寶寶啦!


愛玩老幹部


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尚不能復活恐龍。但照目前相關技術的發展趨勢,總有一天,人類可以復活恐龍,甚至創造出任意想象得到的生物。

首先恐龍的基因數據沒有留存下來,既使某種機緣得到了,但如何尋找宿主或別的方式進行生命的培養,就當今世界而言,尚有許多問題待探討,許多技術待完善,還無能力去進行生物的復古工程。

但人類已知,當今的生物基因均來自於同一個祖先,通過基因的變異而出現了不同的生物。故當人類完全掌握了生命信息及變異的相關知識後,通過逆向工程是可以復活古老生物的。

一旦人類完全掌握了生命的奧秘,利用已發展成熟的轉基因技術,通過一系列的轉基因操作,將可以創造出人類能夠想象得到的新的生命體。

本人只是希望,在沒有研究出相關的危害防治技術之前,即使能夠去創造功能強大的生命體,也不能夠輕易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