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公布近4个月却迟迟未见动静,美晨生态说好的增持咋没了下文

经济导报记者 时超 济南报道

当A股再次创出年内新低之时,一批股东、高管增持的利好公告又纷纷现身。

仅21日,就有道恩股份(002838)、山东章鼓(002598)等3只鲁股公告了实控人或高管增持股份的行为。而本月内,还有史丹利(002588)、亚星化学(600319)等多家公司发布了股东增持计划。

不过,诸多增持利好中,既有拿出真金白银者,也有浑水摸鱼者。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今年2月A股大跌时,也曾出现一轮股东增持计划的披露高峰,如今4个月过去了,仍有多家公司尚无动静。如美晨生态(300237)实控人张磊在给出1亿元-3亿元区间的增持计划后,至今也未给公司提供任何增持信息。

于是,如何辨别“掺水”的增持计划,成为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计划最高增持3亿元

近4个月未见动静

“控股股东还没有提供增持方面的信息。”21日,经济导报记者就实控人增持一事询问时,美晨生态董秘办一位人士如此回应道。

时间回到今年2月26日晚,美晨生态发布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同,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磊计划自2月27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涉及金额1亿元—3亿元。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在发布公告前,美晨生态已经历了连续3个交易日的暴跌,累计跌幅愈20%,随后就进入停牌状态。而此次公告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2月27日),公司复牌,当日股价即封至涨停,并于第二个交易日再次涨停。

然而,近4个月过去了,张磊的增持计划却迟迟未见动静,公司股价也再度下跌,于近日创出年内新低。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发布增持计划外,张磊还于2月26日给出了增持倡议书,鼓励公司员工买入公司股份,并给出兜底承诺——持有1年仍亏损的,对亏损部分予以全额补偿。现在看来,1年时间未到,或有员工已被深套,兜底承诺能否兑现仍需观察。

对于美晨生态股价低迷的表现,上述董秘办人士表示,公司经营面向好,业绩保持增长态势,股价下跌主要因为市场低迷所致。不过,有券商分析师指出,大股东增持迟迟未披露实质性进展,也会使投资者对公司前景失去信心,增大公司在二级市场的抛压。

实际上,与美晨生态相似,“只听雷声未见下雨”的,还有多家公司。如瑞茂通(600180)今年2月初发布公告称,董事长燕刚、董事兼总经理李群立等高管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不低于5000万元的公司股份;天华院(600579)则在同期公告称,其实际控制人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化工装备有限公司计划在12个月内增持不低于公司总股本1%、不高于总股本2%的股份

目前,上述两家公司股价再度逼近年内低点,且一直没有披露有关高管或实控人增持的信息。

高股权质押比例成隐患

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中发现,对于尚未披露股东、高管增持计划具体实施情况的原因,多家上市公司还给出了“尚未达到披露标准”的回复。

如瑞茂通董秘办一位人士就表示,未披露高管增持情况,是因实际增持比例等要素尚未达到相关规定的披露要求。而美晨生态方面也称,张磊尚未提供增持信息,也可能还没有达到披露标准。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有的上市公司在发布股东增持计划后,很快就披露了增持进展。如西王食品(000639)今年2月3日公布了公司董事长王棣增持计划后,同日就披露王棣增持了31.82万股,随后月内又数次披露增持情况。

华东某券商自营业务部经理陈凯表示,按照交易所对股东增持信息披露的指导意见,大股东或董监高发布增持计划后,上市公司有义务按照增持方买入股份的比例、完成进度,履行信披。即便没有实施增持,到一定时间段也应给出公告,但实际上部分公司并没有按此操作。

如上交所给出的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增持股份进展公告的“范文”中,就包括“实施增持超过计划数量(金额)或区间下限50%”、“原定增持计划期间过半,实际增持数量(金额)未过半或未到区间下限50%”、“原定增持计划期间过半,仍未实施增持计划”等情况,需要进行公告。

当然,对于投资者最重要的,还是分辨清楚哪些增持计划会快速实施,哪些又会让人苦等。

对此,经济导报记者发现,上市公司大股东若出现大比例质押所持股份的情况,其增持计划让投资者苦等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美晨生态实控人张磊去年10月就质押了所持公司86.49%的股份,到今年5月这一质押比例又升至95.27%。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股权质押比例较高或表明相关股东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对于要花费真金白银的股份增持行为,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值得投资者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