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我的俄罗斯情结

我生活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离俄罗斯很近,却从未去过俄罗斯。虽说未去过俄罗斯,但是对俄罗斯的情结却由来已久。

我的俄罗斯情结

呼伦贝尔大兴安岭林区风光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管水桶叫“威德罗“,管裙子叫“布拉吉”,我以为中国人都会这么叫,后来才知道原来那是俄语的称谓。小学时班级里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同学都叫他们“二毛子”,只因他们眼窝深陷,长了一双黄眼睛,后来得知他们的外婆原来是苏联人。每年冬天,中央电视台的气象播报员都会不止一次的提到这样一句话,“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XX地方会大幅度降温”,说这话时,我们早已经在寒风中瑟缩凌乱多少天了,因为西伯利亚寒流最先冲击的就是我们。

长大工作没几年,就迎来了对俄贸易大繁荣时期,街头突然多了好多外国人,夜市上俄货琳琅满目,大家齐刷刷的都穿上了老毛子大衣,就跟商量好的似的,外地的同学朋友闻风也来了,说是要买“莫斯科人”,“莫斯科人”是苏联汽车的一种品牌,一般刷成苹果绿色,其实“莫斯科人”一共也没有几台,但是人人都指着那几台绿车说,“看,车就在那儿”其实目的就是想“拼缝(挣差价)”俄货虽然笨重些,但质量确实好,我结婚时买了一套不锈钢餐具,现在儿子都20岁了,餐具还是光亮如新。

不过对俄贸易繁荣持续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就像一阵风刮过一样,街上再也见不到外国人了,因为苏联人在贸易中发现中国人的货物质量太差了,羽绒服里的填充物居然好多硬埂子,刚上脚的鞋还没踏出国门就裂开了,所以贸易很快就进入萧瑟期。

苏联解体后,对俄贸易形式悄然发生改变,旅游业逐渐兴起,于是在街头有时会看见这样有趣现象,一群十几岁的俄罗斯男孩儿边吃着糖葫芦边往女人屋(卖女士内衣店)进,打头的男孩儿发现不对,马上折返和后续的伙伴撞个满怀。而我们的办公室里也会有这样有趣的电话对话:“妈,我出国了。”

“去哪儿了?”

“俄罗斯,早上去的,晚上就回来了。”

听着好笑吧,我们出国就是这么容易,反倒是同一个呼伦贝尔的同事来公司本部开会倒要十几个小时。那么国人去俄罗斯一般都喜欢带点什么呢?这个因人而异,不过买的最多的还是望远镜,餐具,套娃,咖啡,糖块和洋酒,我特别喜欢俄罗斯玩具娃娃,那金发,那碧眼,还有粉嘟嘟的嘴唇简直让我魂牵梦绕,所以不顾四十几岁高龄,硬是让老公给我买了一个将近一米高的 娃娃(假装有人宠呗),娃娃见下图。

我的俄罗斯情结

俄罗斯洋娃娃

呼伦贝尔的地理位置,物产风光,气候条件虽然与俄罗斯大致相同,但是对俄罗斯的认识,还是很零散的,比如男人爱喝酒不养家,女人特别能干,森林分布广,即便着火,人家也不救,冬季漫长,所以俄罗斯人民普遍热爱大自然,曾经听说一个很不靠谱的故事,一个男人因为想和家人去森林里采摘新鲜蘑菇请假得不到批准后,居然愤而辞职,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后来看新闻说普京竞选总统成功后,他的妻子柳德米拉哭了好几个晚上,我忽然明白了俄罗斯人民注重家庭,珍视亲情是普遍存在的,不追名逐利,沉默内敛的品质其实多么难能可贵啊。

堂弟在俄罗斯做大厨,他给我讲的故事特有趣,他说咱们国家,男人喝多了,第二天怎样也会醒来去上班,但俄罗斯男人喝多了就会醉3-4天,班就不上了。天,俄罗斯人活得多随性啊!或许就是因为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吧,俄罗斯才保留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和历史,歌手朴树的成名曲《白桦树》听过吧,那就是典型的俄罗斯民谣啊,那忧伤的旋律,真的很难与粗犷豪放的俄罗斯民族联系在一起,他们怎么能粗犷而又细腻呢?他们怎么能如此欢乐而又如此忧伤呢?

看二战历史,看我们市内的苏联红军烈士陵园,总会让我肃然起敬,纵观两次世界大战,好像从没被打败的国家只有苏联(当今俄罗斯)。 零星拼凑起来的俄罗斯终究不全面,于是我收集了许多有关俄罗斯的图片与资料,先来看看俄罗斯的建筑是多么宏伟震撼吧。

我的俄罗斯情结

四莫尔尼宫

我的俄罗斯情结

克里姆林宫和圣瓦西里大教堂

我的俄罗斯情结

俄罗斯美女

我的俄罗斯情结

他们国家盛产美女。

我的俄罗斯情结

俄罗斯儿童

他们的儿童比芭比娃娃都漂亮。

我的俄罗斯情结

俄罗斯红皮花生糖

他们的巧克力糖特别好吃,连不爱吃甜食的我,在一次婚宴上吃过一次后都撂不下了,那味道好浓郁香甜啊。

独具风情的俄罗斯,今生一定要去一次,否则枉了我这几十年的情结呢。暂时去不了俄罗斯的朋友,如果想品尝俄罗斯花生糖糖,可以到我的微店购买,我的俄罗斯情结会感染到你吗?

http://weidian.com/i/1914248204?wfr=c&ifr=itemdetai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