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護航非公|江津:優化檢察服務助力企業“走出去”

護航非公|江津:優化檢察服務助力企業“走出去”

“今天,作為民營企業代表參加座談會,我感覺非常榮幸。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法治的保駕護航。近幾年,我們能夠切切實實感到檢察機關對非公經濟保護力度的加大,也很感謝檢察機關作出的努力。”

6月4日,重慶市江津區人大代表、重慶江電訊通產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曾祥先在參加檢察機關服務和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座談會時表示。

“去年重慶檢察機關出臺的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18條意見、加強產權司法保護12條意見等相關意見中,一系列保障性、服務性措施很具體、很接地氣。比如,為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防止‘辦了案子,垮了廠子’,慎重適用拘留、逮捕強制措施,這讓我印象很深。”

曾祥先說,“一個企業的負責人、技術骨幹被關起來影響的可能是整個企業的經營、生存發展,檢察機關出臺政策在辦案中慎重選擇辦案時機和方式,不是一定要採取逮捕措施,這對企業的發展就很有利。”

曾祥先告訴記者,重慶檢察機關和企業的溝通聯繫做得很到位,開展送法“進園區、進企業”活動、“加強誠信守法、推進依法治企”專題教育培訓,多次和工商聯組織座談、交流,徵求意見。

“以江津區為例,江津區檢察院和區工商聯聯合簽訂《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確定由院領導和員額檢察官一對一的服務企業的聯絡機制、辦理案件的風險評估機制等。去年,區檢察院民行科專門到江電集團進行法制宣傳。”他說。

據介紹,今年,江津區檢察院又啟動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百企行’活動,該院副檢察長謝增益率各科室的業務負責人一行6人,到江電集團開展走訪活動,宣傳檢察機關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文件精神和具體舉措,詢問企業在經營方面的難處和法律方面的需求。

“檢察官還發放服務民營經濟調查問卷,給我們送來了《檢務公開手冊》《江津檢察》等宣傳資料,這些使得我們深受感動,感到檢察機關服務民營企業的意識越來越強,對我們更加的尊重。”曾祥先說。

除了加強法律服務外,檢察機關主動建立辦案對企業的影響評估機制,更能在細節上考慮,儘可能降低對企業造成的不利影響。

前段時間,江津區檢察院在雙福一企業被盜案中,邀請了工商聯、民企代表參加,採取了公開聽證、公開審查的方式,積極說服盜竊犯賠償損失,既幫助企業追贓挽損,又進行了有效法制宣傳,取得了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

“檢察機關的這些做法都很好,希望檢察機關能夠繼續保持這些好的做法,堅持下去。”

曾祥先表示,“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江電集團是涉外出口型企業,產品遠銷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國際訂單累計達10萬噸,創匯9000餘萬美元。因此,建議檢察機關在企業‘走出去’方面加強法律幫助和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