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參股長安、東風、一汽合併後新公司?吉利汽車:傳言不實

NBD汽車 段思瑤 駱一帆

6月15日,有消息稱,吉利汽車將參股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一汽)、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合併後的新公司“國汽集團”。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繫了吉利汽車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傳言不實。”

參股長安、東風、一汽合併後新公司?吉利汽車:傳言不實

得益於吉利汽車今年在銷量方面的表現,以及在海外併購市場的頻繁舉動,截至目前,已經有多家車企與吉利傳出入股“緋聞”。

而對於消息中所稱的長安、一汽和東風汽車集團合併後的新公司“國汽集團”,記者也第一時間向長安汽車方面求證,對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與一汽、東風的合作目前只限於此前向外披露的消息,沒有聽說過國汽集團。”

記者注意到,在去年12月份,由工信部主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推,21家企業每家均出資5000萬,各佔註冊資本的4.76%,成立了一家名為國汽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汽研究院)的公司,其中就有一汽、東風、長安的身影。

記者從天眼查瞭解到,國汽研究院註冊資本為60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張進華。據瞭解,國汽研究院主要面向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的重大需求,充分利用現有創新資源和載體,推動重點領域前瞻基礎技術和共性交叉技術從開發、轉移擴散到首次商業化應用的創新鏈條各環節的活動,實現中國本土信息通信(ICT)企業與中國品牌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的跨界合作,整合各方力量打通技術鏈、產業鏈,打造跨界協同的創新生態系統。

實際上,國汽研究院的職能與去年12月1日,一汽、東風和長安三家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有類似之處。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在前瞻共性技術創新領域,三家車企將積極參與智能網聯汽車國家創新中心的組建,長安汽車與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共同創建“前瞻共性技術創新中心”。三方共同圍繞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等領域,對戰略性核心技術、平臺進行聯合投資、開發,並共享技術成果。

彼時,對於三大國有車企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業內分析,這僅僅是一個基礎性文件,並不是實質性的戰略聯合,所以對於協議中所簽訂的具體內容,最終能否實現或達到什麼樣的程度,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而今年以來,隨著東風、長安、一汽在其內部進行的一系列改革,關於三家合併的消息再次傳出也不足為奇。對此,《每日經濟新聞》將會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