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为而不有,功成不居 随顺当事人信念的力量

艾瑞克森以及NLP都相信一件事情,那就是当事人拥有他全部所需要的资源,做为一个助人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唤醒他适当的资源,然后把那个资源跟他想要达成的结果产生连结,能做到这一步,接下来就是相信当事人的潜意识的力量,事情自然而然就会有所改变。

为而不有,功成不居 随顺当事人信念的力量

段考刚刚考完,和学生在聊他这次考得如何。这是一位很重视成绩,很拼命在念,同时,也有很严重的考试焦虑的学生,他之前,经常在某一科严重失常,然后在教室里面放声痛哭,可以哭一整天。听到他说这次这一科考得还让他自己蛮满意的,我觉得很替他高兴。

说着说着,他突然冒出来一句:祷告有用喔。

一下子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的我,于是问他:真的吗?多说一点点。

于是他接着说:就是啊,有我没遇到过的题型,第一次算不会,而且算了好几次还是不会,然后就请主帮我,我很认真的祈祷,然后就解出来啦

听到他这样讲,看到他开心的表情,我心里面更是高兴,他这次不但在考试的时候没有失常,居然进而在考试的时候解开没遇过而且很难的题目,于是,我称赞他说:所以你这次居然可以发挥超实力!

他虔诚的说:呵呵,主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为而不有,功成不居 随顺当事人信念的力量

我想到之前,我为他做的处理,用视觉心锚来处理考试中的焦虑,这样子就没办法设触觉心锚,也没办法放进催眠的元素。

于是,我这样跟学生说:当你感到自己在紧张的时候,请你先评估一下,你现在有百分之多少的自己在紧张,然后告诉自己:我现在有百分之多少的自己在紧张,有百分之多少的自己没有紧张。然后谢谢那个紧张,因为它代表了很重视考试成绩的自己。

接下来,做几个深呼吸,很大力的那种,让自己身体的感觉整个转移到呼吸上,把自己的视野放大到整个空间,然后凝视着你拿着笔的手,想到你平常也是用这只手努力的算着数学题目,想到你平常算的数学题目,想着你认真算数学的感觉。

为而不有,功成不居 随顺当事人信念的力量

讲到这里,我的评估,可能还不够。我知道学生是基督徒,于是问他,你觉得你有多相信上帝?

他考虑了一下,回答说:百分之八十。

恩,这样应该够了。所以,接下来,我告诉他,当你凝视你拿着笔的手,看到你平常努力算数学的样子的时候,同时想象着,上帝也在看着你,看到你平常的努力,享受上帝与你同在的感觉。

昨天晚上,学生很高兴的告诉我,这次数学他拿到该拿的分数了,终于没有因为紧张而失常。

我问他,是怎么应用前一个晚上教他的这个小技巧的呢?

他说,就在开始感到紧张的时候,就看着拿笔的手,然后就感受到上帝的爱。然后就很专注的去解题目了。

为而不有,功成不居 随顺当事人信念的力量

呵呵,真是开心,这孩子有上帝满满的关爱。我因为受到只能透过打字沟通的限制,所以得用简单又容易理解和操作的方式来给学生建议。于是,我就想到设定视觉心锚,设立心锚,是我们会在基础课程当中详细介绍的NLP著名技巧。

问题在于,这个学生之前屡屡因为紧张而考试失常,通常这都会牵涉到某个对自己的信念了,所以我得找到一个资源,来处理那个因为连续的失败经验而形成的信念。还好我知道这学生是基督徒,所以硬着头皮拜托上帝来帮忙。

果然,配合他自己具有的资源,设计一个连结,然后,改变就自然而然发生了。并且,在连着几次段考跟复习考都考得不错之后,这个改变更加强大,不只是没有失常,甚至于,可以发挥超水平的演出!

为而不有,功成不居 随顺当事人信念的力量

其实,从他最早,我在他身上做了冲突部分的整合,又带了卓越圈,最后为他量身订做处理考场当中的焦虑和失常的程序,然而,他最大的感谢是归于上帝,做为艾瑞克森式催眠以及NLP的学习者,我乐观其成,并且,完全不在孩子前面提醒他这一路上我为他所做的这些事情,因为,从逻辑经验层次来看,把这一切归功于上帝的旨意,对他的帮助,要远远大于把这一切改变归功于我的努力,而且会深得多,高得多,能够陪伴着这个孩子更久更远得多!

而这不正是老子道德经当中告诉我们的,「为而不有,功成不居!」吗?我突然想到,说不定我真的是上帝的工具喔,是祂对这个孩子做的工当中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呢!

为而不有,功成不居 随顺当事人信念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