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歷史上有哪些可以和“既生瑜,何生亮”表達意思相接近的詩句和名言?

離去的流星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周瑜是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臨死之前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喟然長嘆。

這個大帽子扣的如此婦孺皆知深入人心,以至於歷史上那個“曲有誤,周郎顧”的風流倜儻的真實周瑜,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在凡夫俗子的曲解中落下了一個讓人嘆惋的笑柄。

周瑜的這句“既生瑜,何生亮”臨終遺言,讓我想到了一句詩和一句俗話。如下:

先看詩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在吟詠黃鶴樓的詩中,最著名的就是崔顥的這首《登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據說詩仙李白又一次登臨黃鶴樓,極目遠眺漢陽城、鸚鵡洲,詩興大發之際欲賦詩一首,可是當他讀到崔顥的這首詩之後,不由欽佩不已,自嘆弗如,難以超越,於是以戲謔的心態寫下了這樣一首打油詩:

一拳搥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當然,與上述故事異曲同工的是,這應該都是後人的杜撰的牽強附會之說。但後人由此黃鶴樓東側修建一亭,名曰擱筆亭,以志其事。

其實,在歷史上真有對此做過考證,如明朝的楊慎在他的《升庵詩話》卷十一《搥碎黃鶴樓 》中對“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句詩作出過考證:

李太白過武昌,見崔顥《黃鶴樓》詩,歎服之,遂不復作,去而賦《金陵鳳凰臺》也。其事本如此。其後禪僧用此事作一偈雲:“一拳搥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傍一遊僧亦舉前二句而綴之曰:“有意氣時消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又一僧雲:“酒逢知己,藝壓當行。”元是藉此事設辭,非太白詩也,流傳之久,信以為真。宋初,有人偽作太白《醉後答丁十八》詩云“黃鶴高樓已搥碎”一首,樂史編太白遺詩,遂收入之。近日解學士縉作《吊太白》詩云:“也曾搥碎黃鶴樓,也曾踢翻鸚鵡洲。”殆類優伶副淨滑稽之語。噫,太白一何不幸耶!

但不管怎樣,李白對崔顥這首詩的推崇是千真萬確的,他所寫的《登金陵鳳凰臺》可以明顯的看出是對崔顥的致敬之作。其詩如下: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再看俗語:一山不容二虎。

這句俗語很好理解,意思淺顯明白,就是一座山容不下兩隻老虎。

這樣的一句俗語與之相比意思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既生瑜何生亮”是一種主觀上自我認知,“一山不容二虎”是一種客觀上的旁觀立場,更接近一種零度視覺。


嚴重歡迎隨喜關注,隨心點贊或者隨意吐槽!



吃素的穿山甲


已經有朋友為周瑜正名了,我就不囉嗦了,歷史上的周瑜周公瑾“雅量高致”,不是小肚雞腸嫉賢妒能之人,三氣周瑜和“既生瑜何生亮”的話都是小說家演義出來的,周瑜實為病死,不是氣死的。

但是,“既生瑜何生亮”,“一時瑜亮”等已經成為了形容有更牛的人在,自己生不逢時啊,這樣的事這樣的人這樣的感慨還是實際存在的。

我想到了一句詩: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對了,就是大詩人李白提的詩,至少在寫黃鶴樓這件事上,詩仙李白落了下風,成了“周瑜”,而崔顥成了“諸葛亮”。

先來看看崔顥這首《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春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寫的的確是好啊,難怪有詩評家認為這首詩是“唐代七律第一”。詩仙李太白頗有自知之明。

實際上詩仙或者是終歸不服氣,亦或者是對黃鶴樓太有感覺,在之後他還是寫過幾首與黃鶴樓有關的詩:

先看這首《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說實話,筆者曾經有段時間老把這首詩和崔顥的黃鶴樓中詩句搞混,原因是都有辭樓或者別樓,而且押韻押的一樣。

他還寫過一首《鸚鵡洲》,就是芳草萋萋鸚鵡洲那個。最有名的是《登金陵鳳凰臺》這首詩,膾炙人口,普遍被認為有模仿崔顥《黃鶴樓》的嫌疑,詩云: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大家看看是不是很像,而且又是同一個韻噢!


磨史作鏡


“既生瑜,何生亮”表達周瑜臨死前的不甘與嫉妒。周瑜被諸葛亮活活氣死。這是在《三國演義》裡的橋段。


其實歷史上的周瑜肚量很大,精通音律,善於謀略,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的佳話。這是說周瑜宴請,閣樓女子有一個音律彈錯了,周瑜沒有生氣,還幫她指正。大文豪蘇軾筆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才是真正的周瑜。

關於“既生瑜,何生亮”我還是想到了兩句詩。一個是白居易的新樂府《琵琶行》中歌女演奏琵琶時唱:

“曲罷曾教善才服 ,妝成每被秋娘妒。”

意思是歌女當初每次演奏玩都被當時的藝術達人和藝術大師稱讚,畫完妝後被同行嫉妒。

還有一個就是屈原的《離騷》

“眾女疾餘之蛾眉兮, 謠諑謂餘以善淫。”

意思是眾女嫉妒我的美貌,給我穿小鞋,散播謠言說我不規矩,善奇巧淫技。這是屈原以美人自比,眾女比喻楚國朝廷小人。


紅雨說歷史


龐涓和孫臏為鬼谷子門下的師兄弟,後同仕魏國。龐涓嫉妒孫臏之才,設計陷害,幾致孫臏於死地。後孫臏死裡逃生,落難齊國,遂仕於齊國。

後來,魏國圍攻趙國首都邯鄲,趙國求救於齊國。齊國隨派孫臏等領兵救援。孫臏先採用“圍魏救趙”之計,迫使魏兵離趙回援。又採用“增兵減灶”之計,誘使魏兵追至馬陵道附近,包圍殲滅。龐涓身中多箭而死。死前,羞愧憤恨,仰天長嘆曰:“遂使豎子成名!”(唉!我落得如此下場,竟讓這小子成了名),這句死前的吶喊,既有羞憤,又有羨慕和嫉妒(也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說的羨慕嫉妒恨),和“既生瑜何生亮”同樣的含義,只是更加悲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