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五福臨門中五福指的是什麼呢?

dongziameng


人們喜歡討個吉利,所以常把"五福臨門"寫成春聯貼門上,究競何為"五福"。五福的說法,出於《尚書,洪範》:

第一福是"長壽"。


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

第二福是"富貴"。


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第三福是"康寧"。


康寧是心身健康而且心靈安寧。

第四福是"好德"。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

第五福是"善終"。

善終是生命即將結束時,沒有遭橫禍,身無病,心裡沒掛礙和煩惱,安祥而自在的離世。


按照一般理解,只有五福全部結合起來,才能算是幸福美滿。缺少其中任何一項就可能出大問題。

例如:有人雖長壽但沒福氣,有的人長命百歲但艱難度日,有的富貴而短命,有的人富貴而身不健康,有的人貧賤而煩惱,有的人貧窮而善終,有的人富貴長命而善終,有的人富貴長命而不善終。因此,只有五福全部擁有才是完美。

傳統文化裡,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著生性仁善寬厚,寧靜的德,才是最好的福相。
古代中國人認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結果和表現。只有積德行善,才能修德福分,才能五福臨門。


賈全貴


我們一般在過年的時候,才會在家門口貼對聯,一般會是橫批“五福臨門”。

我們常說五福臨門,字面意思就是五種福都能來我家,使我們家裡和和睦睦、安安康康的,其實就是期盼好年景,好兆頭的意思。


那麼五福臨門中的“五福”究竟指的是哪五福呢?

一般說來,五福臨門中的五福來源於《書經·洪範》:“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
‘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
‘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心裡沒有掛礙和煩惱,安詳而且自在地離開人間。

能真正得到這五福的人,必定是平和待物的人。“五福”合起來才能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一分開可就不美妙了。

到了東漢年間,因為要避皇帝諱,東漢桓譚於《新論·辨惑第十三》中把“考終命”更改,把五福改為:“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

五福相對於六極,即“兇短折、疾、憂、貧、惡、弱”。

當然,每年在過年的時候,馬雲爸爸又開啟了新的五福,支付寶集五福:

支付寶"五福": 富強福、和諧福、友善福、愛國福和敬業福。

娛樂和倩倩


五福臨門簡稱為:壽,富,康,德,善。具體展開講 ,第一《長壽》。這是每個人的追求也是人生最重的要素,人的根本和基礎。有了長壽才可以追求其他要素。

第二,《富貴》。這個東西非常難得,但是每個人都始終不渝地去追求。有人如願以償,有人不盡如人意。更有甚者為了富貴挺而走險,其後果不在此贅說。要想真正得到屬於自己的富貴那要付出極大的努力,終不如願要以平常心待之。

第三,《康寧》。這是人生重要因素。一個人要有健康的身體和安寧的環境,有了這些你才可以去拼搏去奮鬥。如果沒有健康這個重要條件那什麼都無從談起。簡直就像是猴子望月,霧裡看花,夢中情人更談不上什麼生活質量。保持身體健康是每個人的重要課題。

第四,《德》。就是我們常說的道德,德行。學校學生德育課教材中也有詳談。德,是人生中的一個高尚的題目,就像現在所說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它也像成語中的《錦上添花》,《雪中送炭》,《舍已為人》等的意思。有人大德,有人小德,還有的人無德。我認為,一個人高尚,他們德行必然好。毛主席在為人民服務文章中就高度讚揚張思德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有些人盡幹坑蒙拐騙之事他是"缺德",處人處世以德為先。

第五,《善》。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就給人下了一個定義。善,就是善良,積德行善,古時對行善積德的人叫善人。我們中華民族人民善良,厚德載物,源遠流長。古今有多少人獻愛心,捐款捐物,扶貧濟危,有多少好人好事值得頌揚。人生在世要善始善終。當今和諧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就是一個大善之舉。


金龍銀鳯


“五福臨門”所指的五福是有不同的含義的。

第一福是指長壽。我們在過年或是給老人祝壽的時候都喜歡說一句“長命百歲”,這是我們對於一個人的美好的祝願,希望對方能活的長久,民間認為活的時間越長的老人,他們的福氣是越多的。

第二福是指富貴。我們每個人都想要過上富足的生活,不在忍受貧窮和苦難,同時,富貴也是一個人地位的象徵,只有有錢了,你的地位才會得到上升。

第三幅是指康寧。我們都希望自己一生福壽安康,沒有病痛的侵擾和折磨,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第四福是指好德。從小我們的父母和老師就要與我們要與人為善,人生來就是善良的,不要因為貪圖利益而變成一個邪惡之人,只有善良賢德的人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第五福是指善終。每個人都又離開人世的一天,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我們希望自己能夠不受病痛的折磨,心裡沒有掛念和煩惱,回顧自己的一生也沒有什麼值得遺憾的事,能平平靜靜的離開,就是我們最好的歸宿。


人生之光


福指一切順利,幸運,與禍相對。福:從示,“畐”聲。“畐”字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表示充滿。可能最初穿好吃飽就是福吧。


五福一詞,出自《書經》中的《洪範》。是古代關於幸福觀的五條標準。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人生在世,壽夭在天,能好好活著完成責任並笑看風雲,是第一種福。財官雙美,有權有勢又多金,是第二種福。身體健康,生活安寧,心無掛礙,是第三種福。修心養性,行善積德,從善如流,是第四種福。完成人生使命以俟天命,壽數有終含笑無憾,是第五種福。

所以,有人戲說,家裡貼什麼招財進寶,加官晉祿等字,一大堆還不如一個福字到位,“福”只一個字已包含有所有。(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南方鵬


五福臨門出自《尚書洪範》"九、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五福的含意: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有人簡稱為壽富康德善。五福合起來才能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一分開可就不美妙了。比方說,有的人雖然長壽而沒有福氣,有的人長命百歲而貧賤度日,有的人富貴而健康情況不佳,有的人為貧賤而煩惱,有的人雖然富貴但十分操心,有的人滿足於過貧賤悠閒的生活,有的人貧賤而善終,有的人富貴長命而最後卻遭橫禍不得好死。人生境遇多得不勝枚舉。只有五福全部臨門才是十全十美的。五福之中,壽居首位。


雨後彩虹1490107


巜五福醒世歌》

1.福,

耕讀傳家門庭廣,

豐衣足食田肥沃。

房地廣大成勞累,

金銀過多催命鬼。

2.祿,

身為社稷一棟樑,

高官厚祿功德多。

貪得無厭高樓危,

紅樓夢醒身入獄。

3.壽,

淡薄名利修身心,

壽康永年無疾終。

與彭比壽反受罪,

百歲忍痛壽無益。

4.禧,

好誦經典妙悟道,

恬淡知足心常樂。

過喜傷心樂生悲,

暗自笑死人不知。

5.財,

取財有道廣佈施,

身懷絕技厚積德。

黃土生金終歸土,

濟世施德古來稀。

……

……

自古人生美夢少,

從來塵世憾恨多。

世人好求五福全,

積修不到皆妄然。

試看史上達官貴,

福祿壽禧財誰齊?

一曲五福醒世歌,

達觀悟道福自多!











自教自學自強超級教育


五福這個詞出自《尚書》中的《洪範》:一日壽、二日富、三日康寧、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終命”。

1、壽是長壽,不會夭折。古人的平均壽命比較低,所以都希望能夠平安成年,福壽連綿。

2、富是富裕,衣食無憂。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錢財是生活所需,只是君子取之有道。

3、康是健康,心靈安寧。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健康地生活著,還能保持心靈安寧沒有憂愁

4、好德:人重在善良,貴在德行,君子以厚德載物,缺德這個詞不管怎麼看都讓人不舒服

5、終命:沒有痛苦安詳去世。只不過古人對死亡這事兒有忌諱,後來東漢的桓譚在《新論》中把考終命改成了“貴”,也就是地位高的意思。

不過在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人間五福是“妻、財、子、祿、壽”。分別代表:“婚姻、財富、滿堂、事業、壽命”。

天道忌盈,古往今來能夠五福俱全的人少之又少,五福之間此消彼長,其中一種福多了就會佔據另外四福的領地。

曾國藩在功成名就之後,被人稱讚是一代完人,可他卻給自己的書房取名“求缺齋”,在家訓中也時常強調: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剋制貪慾才能夠得到精神上的圓滿。

感謝你的耐心閱讀,感覺還不錯的話還請花費幾秒鐘時間點贊或評論支持獎勵一下,如果願意關注那就更好啦。


瘋癲史鑑


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有人簡稱為壽富康德善。








西安人民大團結


五福臨門中“五福”指的是人的五種福氣,分別是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

“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心裡沒有掛礙和煩惱,安詳而且自在地離開人間。“五福”之說,原出於《尚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五福”代表五個吉祥的祝福:壽比南山、恭喜發財、健康安寧、品德高尚、善始善終。傳統習俗中,五福合起來就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

五福當中,一般人最看重的福應該是長壽,沒有壽命,其他福也就都是有限的了。富貴包括富和貴,指有錢又有地位,一般包含名、財和官三個方面。康寧即健康和安寧,健康是沒有疾病,安寧是平安的意思。好德是重要的一福,有德才有福,有德必有福,所以德實際上是達成福的條件。

五福的最後一福是考終命,即善終,或一般人所說的“好死”、無疾而終。這種福是很難預料的,只有在人生的最後才知道是否善終。要達到善終的結果,可能需要控制生命全過程,修行整個人生。

綜上所述,“福”可以理解為在安、康、壽、名、財、官等方面擁有運氣。而在行運的過程中需要“好德”,最終的目的是“善終”。

一個人擁有了安、康、壽、名、財、官等,就擁有了好的運氣,就是一個有福之人。當然,一個人因為不可能擁有所有的“福”,也就不必非要全部得到。從這個意義上說,福也是相對的。

因此,對待“五福”,我們既要努力追求,又要保持理性,不可盲目行動和迷信作為,更不能採用不正當的做法來達到所謂的“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