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唐河产业扶贫一招鲜:粮食颗粒归仓 保管收益惠民

唐河产业扶贫一招鲜:粮食颗粒归仓 保管收益惠民

一边是农民越来越不爱存粮食,一边是粮仓越来越不够用,保管粮食能赚钱,贫困户脱贫少项目,谁来配置市场资源?唐河县委、县政府主动“挑大梁”,协调企业和贫困户小额贷款参与建设粮仓,挣来保管费用给贫困户分红,一举数得,被赞是“扶贫一招鲜”。

唐河县是全国首批10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县人口148万,耕地246万亩,粮食总产量180万吨,商品粮在100万吨以上,是全国数得着的超级产粮大县。全县共有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23家,承担着全县主要粮食作物的购销任务。

2016年,唐河全县粮食购销企业仓库存粮接近70万吨,所有仓库全部入粮,2017年面临着无仓收粮的局面。经过多次论证,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唐河县创新举措,利用扶贫资金财政贴息贷款,用于仓库建设,即实施扶贫粮仓建设项目。

唐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整县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县、农业农村部小麦高产优质多抗品种选育攻关试点县和全国粮食高产模式攻关试点县,超级名头下的超级产粮大县,如何发挥出“超级”优势?唐河县的做法是,不仅 “会种粮”,还要“多管粮”,脱贫攻坚在粮食仓储上做文章。

“一吨粮食一年保管费80块钱,30多万吨就是2000多万元。小麦收购保护价至少比市场每斤多一两毛钱,通过粮仓引导农民卖粮给国家,每年多收入多几个亿。”唐河县粮食局长乔永奇扳着指头算账,打开话匣子就关不上。

账目好算,作风得实。为保证项目实施不出差错,贫苦户收益有着落,扶贫粮仓项目由唐河县政府主导、县粮食局组织实施,由全县23家粮食购销企业贷款2.1亿元,在全县18个乡镇建设扶贫粮仓48座,可新增仓容40万吨。近日,这新建成的48座“扶贫粮仓”将开始接纳新粮。

“唐河县是非贫困县,但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317户32758人,面临巨大的脱贫压力。虽然没有一堆优惠政策,但我们内生动力更强大。动脑子,敢创新,不等不靠筹建扶贫粮仓,既解决了粮食仓容严重不足的问题,又担起了脱贫攻坚的重担。”唐河县副书记张富强说。

通过与粮食收购企业、金融机构、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交流,唐河县设计出“财政+金融+粮食收储企业+贫困户”四位一体的粮仓扶贫模式。目前,唐河县形成了以扶贫小额贴息贷款为基础,衔接金融扶贫政策与粮食补贴政策,通过建设优质粮仓扶贫基地,把建档立卡户与粮食托市收购、小额信贷贴息及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有机结合起来。粮仓粮食保管收益主要用于对贫困户分红。除提供扶贫就业岗位外,还按照每户3000元、3300元、3600元的递增标准对贫困户分红,实现贫困户受益全覆盖。

除此之外,按照全覆盖原则,唐河还对未贷款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每人每年400元发放分红,并为90个贫困村每村每年分红3万元,用于扩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据悉,唐河县“扶贫粮仓”已对贷款建档立卡985户贫困户每户分红3000元,对未贷款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分红400元,共计发放1357万元,同时对90个贫困村发放发展资金270万元,帮助2479户贫困户7103人脱离贫困。(程明辉、时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