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民國相冊:北平正陽門大街,杭州西湖花船等


上海,南京路;拍攝於 1937年。【攝影資料:Google】☆南京路起源於1851年花園弄堂,1854年延伸到浙江路,俗稱大馬路,1862年再次向西伸至西藏路,1865年正式定名為南京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租界被廢除,民國政府將南京路分別命名為南京東路與南京西路。1908年5月,通行有軌電車。

杭州,西湖花船和船妓假扮的女學生;拍攝於1929年7月。【攝影資料:Google】☆船妓是舊時社會民俗現象,妓家以船為居室,故稱船妓。其舟多為畫舫,因而又稱“花船”。

山東,蓬萊水城;拍攝於1930年。【攝影資料:亞東印畫】☆蓬萊閣下,有一座蓬萊水城。水城沿著丹崖絕壁向南築起,為我國現存古代海軍基地之一,又名備倭城,原為宋代邊防水寨“刀魚寨”舊址。明洪武九年,依山勢構築城牆,引海水入內,以停泊船艦,操練水師。

蘭州,鍋盔製作;拍攝於1941年。【攝影資料:LIFE】☆鍋盔(英文:guokui),又叫鍋魁、鍋盔饃、幹饃,是陝西省關中地區以及甘肅省武威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地方傳統風味麵食小吃。餅大直徑二尺外,又圓又厚像鍋蓋。

青島,中山路;拍攝於1940年。【攝影:Thomas H. Hahn】☆青島中山路創始於1897年德國佔領時期,是曾經與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齊名的老青島著名的商業中心。南接棧橋,北接大窯溝,長約1500米。

一戰中國勞工 ,拍攝於1910年代。【攝影資料:Google】☆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十四萬華工在英法兩國政府的徵召和中國政府的安排下,遠涉重洋,作為苦力來到戰火紛飛的歐洲,為協約國集團貢獻“苦”與“力”。

北平開往天津的長途汽車,拍攝於四十年代。【攝影資料:Google】

山海關地區,奉軍士兵;拍攝於1925年。【攝影資料:東洋文庫】☆奉軍為張作霖的軍事武裝力量。因張作霖為奉系軍閥,故名。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後,由其子張學良統領奉軍。1928年年底,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被國民政府任命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奉軍遂改編為東北邊防軍。

北平,正陽門大街;拍攝於1940年代。【攝影:海達·莫理循】☆前門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業街。位於京城中軸線,北起前門月亮灣,南至天橋路口,與天橋南大街相連。明、清至民國時皆稱正陽門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為前門大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