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父母個子矮,孩子如何科學長高?

崔塔塔


有一些孩子可能對自己的身高並不滿意,覺得自己太矮了。孩子的身高跟爸爸媽媽的身高是有關係的。若是爸爸媽媽身高並不算高的話,一般來說,孩子的身高也不會很高。但是,有些人還是希望自己有長高的可能的,那麼,這有可能嗎?

一般來說,孩子的身高跟遺傳身高有關,而遺傳身高並不是指父母的身高,而是家族的身高。若是遺傳身高偏矮,則孩子長高的可能性較小。爸爸媽媽個子矮,而家族中其他成員個子高的話,孩子也可能是高個子,因為存在爸爸媽媽在青春期階段患上什麼疾病或者發生什麼意外導致身高受到影響的可能。遺傳身高並非父母身高。但是若是家族身高偏矮,也不用太擔心,因為遺傳並不是決定身高的唯一因素。

影響身高的主要因素是遺傳,而後天因素對身高也是有影響的。所以,若想長高,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運動

合理的運動是可以增高的。在空餘時間,可以讓孩子去跳繩、打籃球、打羽毛球或者游泳等,這些都是對孩子的身高有改善作用的運動。但是,若是進行高強度的運動量,則可能達不到這樣的效果,因為過度的運動可能會增加關節的負擔,對生長髮育有抑制作用。

2、睡眠

在晚上10點到半夜2點,生長激素分泌旺盛。若是能在這段時間保持睡眠狀態,可能有增高的可能。所以,儘可能讓孩子早點睡覺,另外,孩子的睡眠時間應該8小時左右。

3、營養

在青春期,孩子有增高的可能,但是若是體內缺少某種必要的物質比如:缺鈣,則可能影響增高的程度。所以,飲食要均衡,補充充足的蛋白質以及相關的微量元素。孩子若是偏食,可能會導致生長髮育遲緩。若是錯過了最佳的生長期,則想增長就沒那麼容易了。

4、疾病

一些疾病對於身高是有影響的。所以,若是孩子有慢性疾病,比如:長期咳嗽、過敏性鼻炎等,則應該儘早到醫院接受治療。

總結一下,爸爸媽媽個子矮,並不意味著孩子的個子也愛。身高與遺傳有關,也與後天因素有關。若是不運動、經常熬夜、偏食,則身高會受到影響。


【評論】留言信息較多,無法一一回復,見諒

【諮詢】請“+關注”@骨科王健醫生,私信留言

【警惕】評論區會有膏藥、按摩......等各種廣告


骨科王健醫生


一個月長2釐米,現在五個多月了長了6釐米!經過半年的努力終於長.高了!很多人認為長。高很難,在沒找到方fǎ之前我也是這麼想的!自從我看了,胡.遼研成長.記這紋章,按照講述,一個月就有了明..顯的增.高,直到現在23歲的我,已經長..高了6釐米


用戶4249398568944


經濟發展到今天,大多數家庭已經進入小康,家長們為孩子們提供越來越多的物質條件,但是良好的物質條件下孩子矮小症發病率依然很高,孩子矮小成為不少家長心裡說不出的痛。

以下是關於孩子增高的傳統方式及措施:

多喝牛奶、多補鈣、多運動


關於長高,聽到最多的答覆便是“多喝牛奶”、“多補鈣”、“多運動”或“吃人參”等等;

但其實,營養、運動和睡眠等對身高增長有很大影響,是長高不可忽視的因素。但是,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數人身材矮小並不是由於攝入不足所致,甚至會有一部分人因為攝入過多而影響正常的生長髮育。即使是這樣,多數父母依然會抱怨自己的孩子“吃得太少”。事實上,補鈣、維生素D只是生長的原料,如果生長的原動力“生長激素”缺乏,補充再多的鈣和維生素D,也是沒有用的。

孩子可能是“晚長”,年齡大點就會長高了?

許多家長,乃至非專科醫生,都會覺得孩子矮小可能是“晚長”,覺得現在矮一點沒有關係,還有家長對“二十三竄一竄”深信不疑。

然後,等到青春期發育快結束了,身高依然矮同齡人一截時,才著急著病急亂投醫,猛吃各種補品和增高產品,最後到醫院檢查才被告知為時已晚,失去治療的最佳時機。

“晚長”的醫學專業術語叫“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Constitutional Delay of Growth and Puberty,CDGP)”,指的是女孩>14週歲,男性>15週歲尚無第二性徵發育,或女孩18週歲仍無月經初潮。極少數人可延遲到20-21歲才出現青春發育。儘管如此,這些患者最終都可以完成正常的性發育,完成生長追趕。因此,孩子是不是“晚長”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建議以兒科內分泌專科醫生的判斷為準,需要綜合評估,瞭解激素分泌情況以及動態觀察發育情況,才能判斷。

此外,需要提醒家長們,如果父母有“晚長”的情況,並不是判斷孩子是否“晚長”的標準。早日就醫才是正確的做法。

生長激素

因為當代社會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營養不足所致的矮小症已經越來越少見,因此單純補充某些營養物質收效甚微。無論是教科書還是國內外各種指南均表明,遺傳因素是導致矮小重要的原因。我們也都知道,父母身材高的,往往孩子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小的,往往孩子也會偏矮小。

2008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內分泌代謝學組發佈的《矮身材兒童診治指南》,標誌著我國矮身材診治已經較為成熟且有章可循。關於矮小症的診治,已經有一套完整的評估方案,即使是遺傳導致的矮小,經過評估後,很多矮小症患兒可以使用生長激素來達到長高的目的,朱教授說。

生長激素,大多數人聽著可能覺得很嚇人,認為激素是不安全的藥物,是洪水猛獸。事實上,激素,文學裡美稱為“荷爾蒙(hormone)”,是指對機體代謝、生長、發育、繁殖、性別和性慾性活動等起重要調節作用的一類物質。人體內的激素數十種,常見包括調節物質代謝和應激的糖皮質激素(即老百姓俗稱的“激素”),調節性器官發育、月經來潮、生育和性活動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調節睡眠和晝夜節律松果體激素,調節消化的胃腸激素,調節血糖的胰島素等等。也就是說,我們日常走路、吃飯、排便、思考和學習等等都受到激素的調節。

其實,生長激素和老百姓認知裡的“激素”不一樣,醫療用的生長激素與正常個體下丘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具有類似的生理功能,因此,在醫生嚴格監測下是不會產生大的副作用的。生長激素在國內的發展史已經有30年的歷史了,迄今為止,尚未報道有因使用生長激素導致嚴重的副作用,生長激素的安全性已經得到界內的廣泛認可。

當然,生長激素的安全使用是在專科醫生密切隨訪下才能做到的,並且是需要經過嚴格評估和密切觀察隨訪。

其實在很多一線城市三甲醫院都會定期開設兒科增高類公益講座,尤其是婦幼、兒童醫院等專科性醫院,這類講座更是經常開設,想了解更多科學長高知識的家長與其道聽途說增高辦法不如直接和醫生交流溝通來得更快、更科學。小編蒐羅到近期廣州市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就有一場主題為《我要長得更高》健康講座給家長,屆時專家將與家長面對面交流孩子長高問題。

想了解如何讓孩子科學增高可添加微信號cyf141031,或文章下方評論獲取講座信息。


春苗育兒


孩子的身高是在母親身高的基礎上長高10公分。不一定父母個子矮,子女就矮的。只要營養各方面跟上,孩子也不會矮到哪裡去。

想要孩子個子高一點,平時應該多吃一些含鈣的瓜果蔬菜肉,保持每天早晚一杯牛奶。營養均衡,別挑食。經常運動,運動有助於健身,長高,特別是跑步。而且睡眠質量要有保證,儘量避免晚睡。


猴子豬麻麻


身高在當今社會可說是十分重要,談對象要身高,參軍要身高,就連某些工作也要身高,所以一個人的身高程度可能會影響到未來的個人發展。孩子的身高和父母有很大的聯繫,不僅先天遺傳佔70%,後天培養也離不開父母,作為家長該怎麼幫助孩子身高增長呢?

幫助孩子長高第一步就是給孩子補充好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蛋白質是生長髮育的基礎,細胞的大量增殖均以蛋白質為主,除此之外還有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這幾大營養素。平常給孩子的伙食要做到健康多樣,多吃綠色食品,少吃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注意不要給孩子服用大補類的補藥,防止引發兒童性早熟。

對兒童來說跳、蹦、踢球都是有利於長高的運動方式,保持每天半小時到一小時的運動時間。陽光可以幫助維生素D的轉化和鈣的吸收,家長可以找時間多帶孩子到戶外運動。切記,小孩子的運動不能太劇烈,不然容易傷到骨骼。

夜晚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是一天的一半以上,家長應該督促好孩子早睡,確保十一點前就可以進入深度睡眠,養成科學作息習慣。

家長要經常給孩子量身高,有不對的地方要及時的檢查,發現疾病要及時的採取有效治療。像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兒童,需要用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來替代治療。生長激素有水劑和粉劑兩種形式的生長激素,水劑療效較好,長效水劑還可以延長用藥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