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以青島峰會為契機實現新跨越

市政府法制辦公室主任萬振東:

為示範區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市政府法制辦公室主任萬振東說,兩天來,我和許多同事觀看了峰會的媒體直播,特別是聆聽了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感到無比振奮,同時也感到任重道遠,必須砥礪奮進。

中國作為有擔當的大國,在本次峰會上充分展示了大國外交的風采,堅持開放和平發展,堅持睦鄰友好和共建共享,贏得了廣泛讚譽,讓世界為中國喝彩。整個會議期間,到處呈現祥和、平等、友好的氣氛,成員國領導人形成廣泛共識,發表了青島宣言、關於貿易便利化的聯合聲明等。此次青島峰會的豐碩成果必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凝聚新的力量、提供新的路徑、注入新的動力。

此次峰會向世界展示了青島的獨特風采,也給青島帶來了重大“利好”。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明確指出,中國政府支持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示範區將承載著成員國之間國際貿易和合作的重任。作為政府法治工作者,我們將努力維護國家有關國際合作條約在示範區內的實施,並積極藉助我市享有地方立法權的優勢,開展包括促進示範區建設發展在內的地方立法和相關規範、政策的研究制定,為國家立法提出建議,為示範區建設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習近平主席還明確提出,中國政府還將設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法律服務委員會”,為經貿合作提供法律支持。作為地方政府的法律顧問機構,我們將按照這一法律服務委員會總體框架,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加強法律服務專業隊伍建設,暢通“走出去、引進來”法律事務服務保障機制,為地方政府、為各經營主體提供法律事務服務,讓青島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劉鵬照:

加快青島教育國際化步伐

習近平主席在上合青島峰會發表重要講話中指出,拉緊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紐帶,繼續辦好青年交流營等品牌項目,紮實推進教育等領域合作。“全市教育工作者深感振奮。”劉鵬照說,“作為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我們將動員和整合全市教育力量,借勢而上,乘勢而為,推動青島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再上新臺階。”

劉鵬照表示,民心相通,教育先行。從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到“一帶一路”為世界多數國家接受並積極參與,教育始終緊緊跟隨、積極實踐。截至目前,青島與上合組織成員國教育交流合作已經實現了全覆蓋,合作範圍從中小學校、高等院校擴大到有關企業,合作方式有孔子學院(課堂)、友好學校、交流互訪、教育論壇、人才培養等多個層面,上合組織成員國家在青留學人數已近700人。

青島將進一步搭建平臺,拓寬教育國際交流渠道。2017年,青島與教育部簽署了“一帶一路”教育國際合作備忘錄。“我們要借教育部的大平臺,開闊師生視野,廣交國際朋友。”劉鵬照說,為落實“一帶一路”教育國際合作備忘錄,2018年,青島市政府設立政府來華留學生獎學金,每年投入800萬元,用於支持吸引更多的學生來青留學。同時,積極鼓勵支持青島高校“走出去”,鼓勵支持學生到上合組織成員國家留學;積極邀請上合組織成員國家的青少年學生和教育工作者到青島交流訪問,組織青島青少年學生和教師“走出去”廣交朋友。

本次峰會,市教育局參與了禮賓接待活動,在青高校有2000名學生志願者服務峰會,廣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學生也積極投身上合、服務上合。劉鵬照表示,上合青島峰會將極大地帶動青島教育發展,青島教育國際化步伐也必將進一步加快。

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牛月永博士:

彰顯共建命運共同體“中國擔當”

“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深刻詮釋了各國攜手共建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擔當’,這必將開創新時代命運共同體的新局面!” 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牛月永博士觀看完直播後,滿懷信心。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指出要提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觀,實現各國經濟社會協同進步,解決發展不平衡帶來的問題,縮小發展差距,促進共同繁榮。“習主席的講話首次系統性提出弘揚‘上海精神’應秉持‘發展觀、安全觀、合作觀、文明觀、治理觀’,不斷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這無疑吹響了各國攜手共建命運共同體團結互信的‘新號角’。”牛月永表示。

習近平主席明確提出“未來3年,中方願利用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等平臺,為各方培訓2000名執法人員,強化執法能力建設”“中國政府支持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還將設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法律服務委員會’,為經貿合作提供法律支持”等多項承諾和舉措。“這些內容充分彰顯了中國擔當,這是中國以積極擔當、主動作為、求真務實的姿態構建新時代區域合作新模式,拓展地區經濟合作廣闊空間,為提升區域經濟合作注入了強大動力,是提升各國攜手共建命運共同體中國擔當的‘新境界’。” 牛月永說。

“上合組織擴員後的首次峰會在青島召開,這是這座城市的巨大機遇。我們一定要勇於擔當、積極作為,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為再創新輝煌不斷蓄力。”牛月永說。

青島科技界:

開展廣泛科技合作 促進共同創新發展

習近平主席在上合青島峰會講話中指出,要拉緊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紐帶,紮實推進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領域合作。島城科技界人士備受鼓舞,大家紛紛表示,要積極展望未來,通過廣泛的國際科技合作促進各個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共同創新發展。

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上合青島峰會的召開對於推動我市國際科技合作是重大機遇。市科技局副局長吳緒永說,近年來,我市已逐步構建起合作穩定、聯繫廣泛的國際科技合作新格局,其中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家的29所知名工科院校建立了長期穩定合作關係,先後簽約合作院士團隊16個。

吳緒永表示,國際科技合作在提升國家間要素流動與優化國家間要素配置的同時,還能幫助合作國突破低端鎖定、實現價值鏈攀升和產業升級,今後我市將認真分析各成員國的科技供給能力和科技需求情況,推動青島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同各國科技發展戰略相對接,實現互利共贏。“充分梳理各國的科技創新優勢,加強針對性地‘引進來、走出去’,不僅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還鼓勵企業在各成員國建立研發中心、拓展市場空間,發展壯大科技產業。”

“我們將牢記習近平主席的囑託,立足本職崗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與上合組織成員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龔建明研究員從事“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研究多年,他告訴記者,2017年12月30日至2018月2月,青島海地所在相關單位支持下,聯合巴基斯坦開展了中巴聯合調查航次,從中國南海經過馬六甲海峽至孟加拉灣,最後到達巴基斯坦專屬經濟區,通過勘探調查發現了較好的可燃冰顯示。

龔建明說,積極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從科技理論上來說是為了瞭解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可燃冰的成藏機理,從更深層次來說,技術共享、經濟共享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美好未來的需要。

市政府研究室經濟調研三處張陽:

青島創新發展迎來機遇

在通過網絡電視直播觀看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聆聽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後,市政府研究室經濟調研三處張陽表示,習近平主席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內涵豐富、具體務實,總結回顧了上合組織不平凡的發展歷程,高度評價了上合組織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闡述了“上海精神”的獨特價值,提出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五項建議,為上合組織發展注入動力。

張陽說,習近平主席深刻論述了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進一步弘揚“上海精神”,齊心協力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為上合組織發展勾畫了新藍圖,指出了新方向,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還特別提出,要打造共同發展繁榮的強勁引擎,支持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這為青島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創新發展帶來重大機遇,“作為一名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我將認真學習領會好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勇於擔當、銳意進取,求真務實、埋頭苦幹,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市社科院城市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冷靜:

高揚“上海精神”的鮮明旗幟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聚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觀,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平等、互鑑、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並就上合組織的政治、安全、經貿、人文和國際合作五大方面提出建議。青島市社科院城市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冷靜說,“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著眼於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著眼於匯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著眼於為全球化指明新方向注入新內涵的‘一帶一路’倡議,著眼於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提供中國方案,高瞻遠矚,內涵深刻,為擴容後上合組織在新起點上的持續發展指明瞭方向。”

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全球性挑戰更加艱鉅,各國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在這樣紛紜複雜的國際背景下,習近平主席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總結成就,闡述理念,提出建議,再次高揚‘上海精神’的鮮明旗幟,開啟了國際合作的新徵程,推動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攜手前行,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冷靜說。

“作為上合組織擴員後首次峰會的舉辦地,青島經濟發展的動能轉換特徵更加明顯,戰略地位更加顯著,發展潛力加速釋放,為青島率先發展、走在前列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冷靜在採訪中表示,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必須以此次峰會的召開為契機,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緊跟時代步伐和全球潮流,率先轉型發展,勇於彎道超越,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這座城市的嶄新業績。

市北區科技局局長孫春豔:

用好產業平臺 精準高效招商

“習近平主席在上合青島峰會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打造共同發展繁榮的強勁引擎,拉緊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紐帶,紮實推進教育、科技、文化、旅遊、衛生、減災、媒體等各領域合作。作為基層科技工作者,我倍感振奮!” 市北區科技局局長孫春豔說。

在中國經濟發展新時代大格局下,在全省、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的大背景下,市北區作為青島主城核心區,提出了“1136”產業發展格局,突出創新第一動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孫春豔介紹,為了做好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大文章,市北區成立了區產業發展推進委員會,將全區科技、金融、經信、招商、商務、貿促等部門的職責進行整合優化,打破部門壁壘,凝聚行業資源,強化統籌調度,形成專業招商、專業服務、資源共享、協作聯動的整體合力。“我們要利用好區產推委這個平臺,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項目招商,做到高標準精準選擇招商對象、高起點研究招商方向、高質量選擇引資項目,進一步增強市北區產業活力、壯大經濟實力,為全面提升城市生長力,加快建設更有溫度和厚度的主城核心區提供不竭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