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沒有了美國這座靠山,歐洲應該何去何從

G7峰會安倍出面保護特朗普遭到其他國家怒對

橋本隆則/文

本文是頭條號《橋本看日本》的獨家文章,今日頭條享有獨家版權,未經允許轉載侵犯今日頭條版權權益,將受到法律追訴。歡迎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安倍首相自認為是美國與歐洲之間的和事佬,但是本次G7峰會上,因為日本幫美國,遭到了其他國家的指責。峰會後,安倍首相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承認峰會上有關自由貿易的問題,參會國家有過激烈的爭論。日本也因為立場的問題被其他國家怒對。

因為6月12日的新加坡會談理由,特朗普總統提前離開加拿大前往新加坡。但是,按照會議日程安排,就算特朗普總統參加完第2天的有關環境,以及與各國首腦拍攝全家福,還是有充足時間前往新加坡,但是,環境問題是特朗普厭惡的話題,這就有了提前立場一幕的上演。在前往新加坡的途中,特朗普總統這樣對記者說:我已經讓美國成為各國的提款機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看看加拿大,我們對他沒有關稅,沒有壁壘,沒有政府補貼,而他們卻對美國的牛奶加徵270%的關稅。美國希望其他國家對美國的產品採取公正的態度。我不是在批判其他國家的領導,而是批判美國過去的領導,他們的做法給美國帶來了鉅額的赤字。

沒有了美國這座靠山,歐洲應該何去何從

特朗普總統的對記者這番話是要想記者表明自己在G7峰會上舌佔群雄的“事蹟”。但就在他剛召開完記者會,德國總理默克爾卻在自己的個人社交媒體上發佈一張照片,讓世界窺探到本次峰會的激烈爭論的情況。有好事之人把這張照片的主要人物都標註出來,看看是誰參加了這場爭論;1)特朗普總統 2)博爾頓國家安全助理 3)日本山崎和知外務審議官(經濟)4)安倍晉三首相 5)西村內閣官房長官 6)默克爾總理 7)馬科龍法國總統 8)梅英國首相 9)納瓦羅 美國國家經濟會議 白宮經濟顧問。筆者一看著張照片就發現,安倍晉三首相是站在特朗普總統這邊,如總統一樣雙手一抱,而首相兩邊就是日本外務省擔當與官房副長官兩人保護。

沒有了美國這座靠山,歐洲應該何去何從

與美國,日本相對的就是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科龍為首的歐洲軍團,好像在向特朗普總統強烈地訴說什麼,而特朗普總統不屑地望著這些歐洲盟國。因為與歐盟已經離婚,英國首相梅就站在後排看局勢發展。而保護特朗普總統的美國人員就是掌管美國貿易的納瓦羅,與超級強硬派的博爾頓國家安全顧問。

筆者在本專欄中多次提到,日本雖然在與美國貿易中獲得大量的貿易順差,但是自從特朗普總統當選後,向總統表心願的第一人就是安倍首相,在總統還未正式上任,安倍就飛到紐約,雖然遭到非議,但作為特朗普很是受用。2017年,日本防衛省向美國訂購了最先進的隱形戰鬥機F-35,以及無人偵察機RQ4環球鷹。日本忠實地執行了特朗普總統的多買美國產品的要求,並且向外強調日美同盟堅不可摧。但是實際上,美國的赤字問題並沒有解決,如果解決不好,美國將會出現新的經濟危機。美國貿易赤字的原因:

1) 美國是消費大國,國內GDP70%都用在消費

2) 美元是基礎貨幣,強勢美元促進進口

3) 美國成產成本高,競爭低,所以依賴進口

4) 人口增加,經濟發展促進投資

5) 來自勞動力成本低的國家很多商品湧入

6)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促使很多企業在加拿大,墨西哥投資

美國過去5年,把原來依靠進口的石油,改為使用美國巖芯油,但是就算少了這麼大項的進口,美國貿易赤字都沒有降下來,為了中期選舉,特朗普總統已經顧不上國際貿易準則,對進口鋼材,鋁製品發起了徵收關稅的舉措。有一點要明白,現在世界製造工廠已經不是英國,也不是美國,更不是日本,而是移到大陸。筆者認為真的要削減貿易赤字,只有美元的長期大幅度貶值,別無他法。而特朗普總統的做法勢必引發貿易戰爭,對世界貿易有重大影響。

沒有了美國這座靠山,歐洲應該何去何從

沒有了美國這座靠山,歐洲應該何去何從

筆者昨天的專欄已經提到,德國與日本與美國的貿易中獲得貿易順差,大約600多億美元與700多億美元,這些國家獲得貿易順差的大背景是生育率下降,國內投資減少,對未來不放心,儲蓄增加。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對進口車的關稅是10%,而美國的進口車關稅才2.5%,歐洲與美國的差距就是這樣來的。

這場由特朗普總統發起的貿易戰爭,並不是都是美國的錯誤,如特朗普總統所說,盟友們自己制定的貿易規則對美國非常不利,過去的美國是超級大國,失去小錢換取盟友們的支持,但是現在美國沒有錢了,需要小兄弟們貢獻,這就是黑社會中底層向上層要交好處費。過去都把美國當作“豬頭三”,誰來都要切一刀,現在美國將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美國利益第一的時代開始。所以,安倍首相已經給德國,法國做出了榜樣,一切聽美國的號令,多買美國貨,讓老大哥高興,這才是光明大道。

原名:沒有了美國這座靠山,歐洲應該何去何從

請關注橋本微信公眾號sinkanaoka 這裡有有趣 完全不一樣的大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