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中美稱不打貿易戰,但問題還遠沒有解決?

中美稱不打貿易戰,但問題還遠沒有解決?

文 / 達巍,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美矛盾從哪裡來?“接觸”和“融入”的40年

1978年12月16號,中美發表建交公報,到2018年剛好是40週年。在這四十年裡,中美關係經歷了不少風雨,但總體還是保持了穩定。不過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中美關係的性質開始出現一些根本變化。特別是從去年年底以來到現在就更為明顯。在中美建交40週年的這個節點上,我們似乎能感到中美關係過去的一個階段過去了。我們好像關上一扇門或者離開一個房間,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房間,或者進入一個新的框架。中美之間的基本矛盾正在發生重要的變化,我們正處在這樣的歷史節點上。

中美稱不打貿易戰,但問題還遠沒有解決?

▲ 1979年1月1日,美國駐中國聯絡處主任伍德科克舉行招待會,慶祝美利堅合眾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同伍德科克在招待會上祝酒。 © 新華社

1979年以來,中美關係的格局可以歸納為四個字:“內外強弱”。所謂“強”和“弱”比較容易理解。美國在過去很長時間裡,都是世界的主要強國,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相對是個弱國。

“內”和“外”如何理解?二戰以後世界逐漸形成一套國際體系,中國本應該在這個體系裡。但是冷戰開始後,中國、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這個體系之外。後來即便開始逐漸進入這個體系,中國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是相對邊緣的。

過去40年的中美關係,都是基於這個格局,中國在外,美國在內,中國弱、美國強。

中美兩國對另一方的戰略,都是建立在這個格局的基礎上的。美國過去四十年的對華戰略簡單地說是“接觸”戰略。這一戰略的要旨,是通過跟中國交往,把中國拉入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

為什麼?因為美國要獲取戰略利益和經濟利益。美國企業通過中國改革開放獲得經濟利益。而美國在跟中國的交往中,獲取了兩個特別重大的戰略利益,一是扭轉了冷戰的格局,扭轉了70年代美國在冷戰中的頹勢;二是全球化。美國是世界上資本、技術的重要輸出國,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場,而且逐漸變成一個世界主場。中國和美國是全球化中兩個最大的發動機,在不同的層面上推動了全球化。

在獲得重大戰略利益和經濟利益的同時,美國對華“接觸”的最終目標是影響和塑造中國的發展方向。美國希望中國能夠在“接觸”的過程中逐漸變得更像美國。政治上更加多元,經濟上走向市場,社會上更加開放,外交上配合美國。

同一時期,中國對美的戰略可以被歸納為“融入戰略”。我們的基本想法是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目的是什麼?就是實現現代化,要讓我們這個國家變得富強起來。不過,在實現現代化的同時,中國也希望保持自己的特色,保持自己的制度、道路、理論和文化。

“接觸”和“融入”這兩個戰略放到一起是一個特別奇妙的組合。在戰略的前端,中美的目標是高度契合的,也就是美國要“拉進來”,中國要“融進去”;但兩個戰略的最終目標又是高度不同的,美國把中國拉進它主導的國際體系內,是想改變中國。中國想進去,但不想被美國改變。

過去四十年,就是中國不斷融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最終中國會不會“變”,中美的想法不一樣。大概雙方都認為時間在我一邊。這個大概可以說是“同床異夢”。中美都躺在國際體系這張床上,做自己的不同的。在中國沒有完成融入進程、中國綜合國力相對不那麼強大時,這個狀態保持了30多年,沒有太大問題。

當前中美關係矛盾的性質:同一體系內兩種模式的碰撞

進入本世紀以來,中美關係的格局基礎發生了比較重大的變化。簡單說,就是從“內外強弱”變成了“體系內兩強”。

從中國的位置看,中國逐漸進入到國際體系裡,而且在這個體系裡發揮很大的作用,日益接近國際舞臺的中心。從體量上看,中國經濟規模是美國的70%,未來經濟規模超過美國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格局發生變化,兩國的對外戰略自然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中國在過去四十年裡國力明顯增強了,但是美國發現中國並沒有按照他們期待的方向去變化。過去美國的主流觀點認為,中國和美國的發展道路遲早將“匯合”,但是現在美國可能很少有人這樣想了。

2007年美國記者孟捷慕寫了一本書叫《中國幻想曲》。他說美國過去的對華戰略建立在一個基本的前提假設上,這就是隻要跟中國接觸,中國就會變。中國搞市場經濟,政治上就會走西方道路。2007年的時候他就說這個想法錯了,美國應該放棄這個幻想,準備跟一箇中國共產黨持續領導、經濟繁榮的中國打交道。不過那時候美國國內很少有人同意他的說法。

2008年,美國學者藍普頓寫了一篇文章,提出一個概念叫“強大中國範式”。他提出,美國過去幾百年來看中國,其實都是通過一個“虛弱中國”的有色眼鏡看的。無論看中國的什麼,都是從“中國是個弱國”的前提看的。如果是弱國,那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或者看不順眼的地方那也可以包容或者忽視。藍普頓說,2008年以後,美國看中國開始採取“強大中國範式”。也就是說,無論看中國的什麼,都是從“中國是個強國”的前提出發。這樣一來,很多過去可以接受、可以容忍的東西恐怕就不再那麼好接受了。

2009年之後,美國出現了很多相關討論。到2015年,美國國內有一場對華戰略大辯論。辯論的核心的內容是說美國過去40年對華接觸戰略失敗了。當年很少有人贊同的觀點現在似乎變成了共識。那麼美國應該對中國採取什麼新戰略?共和黨、民主黨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但這場辯論有一點非常深刻,那就是所有人都認為美國對華戰略失敗了。今天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戰略,實際上是目前執政的這些人對那場辯論給出的一個答案。他們的答案或許跟希拉里等人的不一樣,但是

對華要更加強硬,已經成為一個美國國內的共識。

從當前中美經貿矛盾看,美國政策釋放的信號充滿矛盾。美國要的東西似乎很多:有貿易不平衡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市場準入問題、產業政策問題等等。但是在這些矛盾背後,最實質的還是經濟模式的矛盾。

中美稱不打貿易戰,但問題還遠沒有解決?

▲ 北京時間3月23日0時50分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對華貿易備忘錄,當場宣佈,將有可能對價值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出口商品加徵懲罰性關稅,特朗普此舉正式打響了對中國的貿易戰。 © 鳳凰網

中國已經深深地融入到國際經濟當中。但是客觀地看,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確實與西方模式不同。政府在中國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在這個體系中,中國模式跟西方模式是不是可以共生、兼容、雙贏,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美國人看這個關係,有點像看到孫悟空鑽到了鐵扇公主的肚子裡,推又推出不去,容也容不下,所以現在矛盾就很大。

▌中美關係能壞到哪裡去?

特朗普目前把中美關係定性為競爭關係,要與中國在經濟、意識形態、地緣政治、軍事、科教等方面展開競爭。顯然,中美關係正在變得更加困難。

大國關係的狀態裡,同盟關係和敵對關係(前者例如美國和日本的同盟關係,後者像美蘇之間,或者像二戰時的美國和日本)可以說是“好”和“壞”的兩極。中美既不可能成為同盟,也不容易成為戰爭的敵對關係。比同盟關係低一點的是“夥伴關係”,比如今天的中俄關系。比敵對關係好一點的是“新冷戰”,比如今天的美俄關係。中美關係要想變成夥伴關係也不太可能。現在要考慮的、要防止的,是中美關會不會壞到“新冷戰”的程度?這並不是必然的,應該有信心去防止。不過最近幾年的中美關係的趨勢確實是朝著這個消極的方向在移動,我們不能躺在“中美關係壞也壞不到哪兒去”的說法上睡大覺、想當然。確實好不到哪兒去,也很難壞到冷戰期間的美蘇的程度,但是壞到“新冷戰”的程度也是很不利的。

未來無非有這樣幾種前景。一是維持現狀,經貿大家各讓一點,達成妥協,把深層矛盾往後推。這種情況中國應該可以接受,但是顯然特朗普政府的意思就是我們無法再忍耐了。二是中國改變自己的模式和制度。這當然是美國想要的選擇,但是中國不可能選擇。三是降低大家的互動水平。通過貿易戰降低經貿往來水平,同時限制雙方的高層往來、人員往來。這似乎是特朗普政府威脅要做的。這樣的結果當然是雙輸。第四個更理想一點的情況是,在一個不太長的時間裡,中美通過博弈、碰撞,摸索出同一個體系內兩個不同模式互動的規則、邊界。比如中國的國有企業在中國之外如何運作,既保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也緩解美國的憂慮。這大概是最優的選擇,但是說實話很難達到。或許我們短期內應該爭取先維持第一種維持現狀,然後迅速去尋找第四種情景。考慮到美方決策過程的混亂,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方面可以主動一些。

▌思考中國的競爭戰略:不能把資源用在大國競爭裡

我們要準備的中美競爭是一場持久的、低烈度的競爭。

我們國內目前有兩種情緒,一種情緒是搞定特朗普,似乎搞定他就搞定了所有人。這是錯誤的,不能低估美國對華戰略變化的深刻程度。還有一種傾向是要打貿易戰,打就打吧,似乎我們可以“畢其功於一役”。這種心理也是過於簡單化的。

競爭不必然是壞事,我們要把競爭維持在良性競爭的層面。競爭如果是良性的,有可能讓中國變得更好,也可能讓美國變得更好。

中美關係裡其實過去也有競爭,當然也有合作。未來這不會變。我們要注意的是,儘可能控制競爭面在中美關係整體中的比例。

競爭還有一個成本問題。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工作的重心應該永遠在國內。我們需要注意不要把自己過多的資源用在大國競爭裡。競爭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安全、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發展,而不是為了跟美國爭誰當“老大”。此外,我們不能由於現在面對的外部壓力變大了,就對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的性質做出錯誤的判斷,覺得戰略機遇期沒有了。中國還能不能在和平條件下繼續發展、崛起?我認為目前這個條件還是有的。這是一個大判斷,我們需要慎重地考慮我們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