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老照片:一百年前的武汉


一百年前,武汉的一处棚户区。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照片中的景象似乎并不十分陌生,也并觉得这样的棚户区有多么破旧和久远。相信现在在极少部分地区,还能见到这样令人唏嘘的图景。

被烧毁的房屋,房主人无奈地坐在火灾后的废墟中,照片近处的孩子对于在火灾现场的拍摄者充满了好奇。

中国中部地区典型的夯土墙民居和简易砖瓦房。过去由于家境不济,无力置造砖瓦房,绝大多数穷苦人家只能用最原始最廉价的泥土和茅草来建造房屋。情况有所改善后便会建造砖瓦房。这里的三间房,真实地反映了百年前中下层民众的居住水平。

正在翻修路面上的独轮车。照片中的场景是某个高档住宅区的内部主干道。过去武汉常遭受雨水侵害,所以本地居家进门都会留出几十公分的台阶,甚至再设立一尺多高的门槛。照片中的建筑较为考究,中西合璧,应该是所谓中上层人家的居所。

百年前的汉口江滩,其神韵和现在的江滩似有一比。树木很多,也很规整,有几颗树还加上了保护架。地面没有做过多的铺装,但看上起还是非常平整干净。照片中的人应该是在附近租界做工的人,服饰自然讲究一些。还有一位保安模样的人,露出怯怯的眼神看着拍照的外国人。


旧时武汉一条普通的街道,商住混杂的街巷。街道并不太宽,正好容纳一来一去两股人流。街面由条石铺就,耐久性好且容易翻修疏浚。路中间上方写着英文广告招牌:CANTON FANCY GOODS,看来那个时候就时兴买广东货了。

长江岸边,集家嘴一带。岸边建筑大多是交易市场、客栈、饭馆及各种各样的杂货铺。由于房屋上下层的使用功能经常发生改变,所以这些中心区域的多层建筑许多是底层砖混,上面砖木甚至全木结构,这样便于上面的房间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楼梯或灵活分隔。很显然,这种结构一旦失火,损失将相当惨重。据说,经年日久中汉正街一带几乎找不到没有经历火灾的屋基。

这大概是江汉路水塔附近的佛寺天一阁前面的配楼——东岳行宫,此外配楼还有关帝庙。其建筑形式为江南大部分地区小型宗教寺庙建筑的典型样式。天一阁建筑群大体上毁于武汉解放前后。


一座城门,只是不知道这是汉口、汉阳或者武昌的哪一座城门。

典型的近代建筑。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廷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开辟汉口等十个通商口岸并在内划出租界,租界内的建筑以西方建筑造型为主体风格。迄今汉口沿江大道一带,还可以看到大量与照片中类似的建筑,这些建筑多始建于1861-1900年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