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杭州錢塘江邊千年古塔,武松在此出家魯智深在此圓寂

杭州錢塘江邊千年古塔,武松在此出家魯智深在此圓寂

六和塔位於杭州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是杭州著名的風景景觀,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970年),迄今已逾千年。古塔構思精巧,結構奇妙,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 六和塔1961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列為西湖三十景之一。在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中,兩大好漢還與六和塔結下了不解之緣。

杭州錢塘江邊千年古塔,武松在此出家魯智深在此圓寂

六和塔的名字來源於佛教的“六和敬”,塔高59.89米,當時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鎮壓錢塘江的江潮。據說,六和塔建成之後,江潮果然不再蕩溢迸流,而是乖乖地沿著原先的江道平穩地流動,作孽日久的錢塘江潮從此被鎮伏,沿岸百姓再無驚溺之憂。此外,六和塔還兼具燈塔照引航向之功。

杭州錢塘江邊千年古塔,武松在此出家魯智深在此圓寂

關於六和塔的來歷,民間則一直流傳著“六和鎮江”的故事,說的是古時錢塘江裡住著一位性情暴躁的龍王,經常無緣無故興風作浪,打翻漁船,淹沒農田,附近人民怨聲載道。見此情景,有個漁民的兒子六和挺身而出,發誓要學精衛填海的樣子,用石頭填滿錢塘江,不讓龍王再危害人間。六和扔了七七四十九天石頭,終於降伏了龍王。後人為了紀念六和的壯舉,就在月輪山上修建了一座寶塔,並以六和的名字作為塔名,這就是“六和塔”。

杭州錢塘江邊千年古塔,武松在此出家魯智深在此圓寂

在小說《水滸》中也有關於六和塔的記載。梁山好漢南征方臘得勝,班師途中兵馬駐紮在六和塔外的寺廟休整。花和尚魯智深忽聽得門外傳來了千軍萬馬的喊殺聲,他從禪床上一躍而起,操起禪杖衝將出來。僧人跟他解釋,方知這是錢塘江潮。魯智深想起以前出家時師父說過“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的偈言,覺得這是宿命。他呆立幾許,回到寺中,默默坐上禪床,對一眾面面相覷的徒眾,說了幾句偈語,而後坐化。他的骨殖葬在六和寺的塔院。

杭州錢塘江邊千年古塔,武松在此出家魯智深在此圓寂

魯智深圓寂後,宋江等人去看望武松,要武松同去朝見皇帝。武松對宋江說:“弟不願朝見皇帝,金銀賞賜都不要,只要做個清閒道人就十分好了。”宋江再三勸說,武松都不動搖。最終,他就在六和寺出家了。(圖文:三日/路邊新鮮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