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01

魯智深原名魯達,曾為渭州經略府的提轄,人又稱魯提轄,因為三拳打死了搶佔民女的“鎮關西”。

被官府追捕,逃到五臺山削髮為僧,智真長老賜法號“智深”。

後因酒後鬧事,長老又把他推薦到東京相國寺,看管菜園子。

在魯智深正式上任之前,菜園門上新掛一道庫司榜文,上面寫道:“大相國寺仰委管菜園僧人魯智深前來住持,自明日為始掌管,並不許閒雜人等入園攪擾”。

按照常理,新官上任一般都要放三把火,樹樹威風,可是還沒等到他放,二三十個經常到菜園子裡偷菜的潑皮得到消息後,迅速召開了一個臨時會議,籌劃著怎麼給魯智深來個下馬威,他們能否如願呢?

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02

魯智深剛上任,潑皮們就在菜園旁邊的糞窖旁邊,把魯智深攔住了。

領頭的兩個潑皮故意拜倒在魯智深的前面,嘴裡說著拜見師父,身子卻向魯智深撲了過去,想把他跘倒,一個不行兩個三個的上,七八個一併上,拉手的,抱腳的,魯智深反應敏捷,稍微一用勁,把幾個潑皮都踢到了糞窖裡。

被收拾了一頓,幾個潑皮學乖了,湊了些錢,買了些酒和肉,打算請魯智深吃一頓,三兩口酒肉下肚,眾人正玩在興頭上,突然有烏鴉在叫,吵得大家心都亂了。

我們知道中國有個傳統,烏鴉是個不祥之鳥,有烏鴉叫肯定就不好。

幾個潑皮想了個法子,回屋搬梯子,架在樹上,想把烏鴉的窩給端了。

這時候魯智深突然想出一計,讓人挪開梯子,外衣一脫,纏住柳樹,馬步一蹲,雙手一抱,在眾潑皮的震驚中,就像拔蘿蔔一樣,將老柳樹從土裡給拔出來了。

就這麼短短一分鐘,問題就解決了,驚訝之餘,只想說,“花和尚”魯智深腦洞太大,真是不走尋常路,大家是不是和我有同樣的感覺。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03

通過分析人物描寫,把握人物形象,提升寫作意識。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很多,在這個故事中,有一句話是這樣描寫的:

魯智深懷疑眾無賴假意奉承,“這夥人不三不四,又不肯上前來,莫非想捉弄我?這倒是虎口拔牙!”

這句話是魯智深內心的獨白,從中可以看出他粗中有細的性格特點。

內心世界最能透視人物的品質,我們每時每刻都有心理活動,將這種心理活動描述出來,就是人物形象刻畫的另一種方式:心理描寫。

就拿平時課堂上老師的提問來說,每當一個問題拋出後,有的同學會立即把右手舉高高,此時,他們的心裡肯定會想:“我可要抓住這個展示的好機會,把我的優秀展示出來。”

而有的同學會立即低下頭,心裡默默唸到:“千萬不要點到我的名字,我可不敢在這麼多同學面前說話”。

這兩種心理表現出的人物性格很鮮明,前者膽大自信,後者膽小自卑,

我們在寫作中要巧妙的運用心理描寫,如此,人物形象就會在你細膩的心理活動中展現出來。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前面我們說到了用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塑造人物形象,在這篇文章中,這兩種方法也是頻頻出現。

動作描寫:魯智深不等張三、李四動手,便先發制人,用“飛起”“踢”幾個詞,表現出他的心思縝密、反應敏捷、武藝高強。

一個小小的動作描寫,暗含著多種意思。比如寫豬八戒喝水,有兩個同學分別是這樣寫的,

同學甲:豬八戒口渴的厲害,看到一條小河,就立即跑過去喝水。

同學乙:豬八戒口渴的厲害,看到不遠處有一條小河,急急忙忙跑到河邊,也不管水髒不髒,趴下身子,撅起屁股,張大嘴巴就“咕嚕咕嚕”地喝了起來。

同樣的情節,不同的動作描寫,一個簡單直接,一個形象具體,水平高低,一眼看出。

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要像同學乙一樣,使用精準的動詞,對人物做出最精彩的動作描寫。

語言描寫:後邊那二三十個無賴尺得目瞪口呆,正想逃,忽聽魯智深一聲吼:“不許動,誰走我就讓誰下去!”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他嫉惡如仇的性格。

人物一張口,性格馬上就出來了。 簡單的語言都透視出不同的人物特徵,這就是語言的妙處。

比如班裡的淘氣包,不小心把牆壁弄髒了,班主任看見了,大聲喝道:“誰把牆壁弄髒了,站出來!”

美術老師聞聲過來,慢慢說道:“誰這麼有創意啊,想秀一下自己的畫功,就是畫的地方不對”。

通過這兩句語言描寫,很容易看出班主任的嚴厲和美術老師的溫和。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所以我們想刻畫人物,除了語言和動作描寫,還有心理描寫。

靈活運用這些方法,多寫多練,你的文章也會讓他人讚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