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爲何打死鎮關西?並非爲金翠蓮,而是一種無奈的反抗

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是《水滸傳》中經典橋段,說了魯智深為救金翠蓮父女二人,把惡霸鎮關西鄭屠打死後逃命的故事。

魯智深為何打死鎮關西?並非為金翠蓮,而是一種無奈的反抗

拳打鎮關西

這段故事被許多人解讀過,各有不同。

有的人說,魯智深因為得不到金翠蓮,所以痛恨鄭屠,並把他打死以發洩;

有的人說,金翠蓮是拜金女,貪圖富貴,剛離開鄭屠,後面就傍上了大款趙員外;

有的人說,鄭屠很無辜,書中沒說到鄭屠的惡行,都是金翠蓮的一面之詞,魯智深完全就是嫉妒鄭屠;

有的人說,鄭屠被打死的真相,在於他的綽號鎮關西,犯了魯智深的諱;

……

解說很多,五花八門,但大致可以總結為兩點,其一是金翠蓮這個女人並不好;其二是魯智深不該打死鄭屠。

魯智深為何打死鎮關西?並非為金翠蓮,而是一種無奈的反抗

魯智深

三拳打死鎮關西這段情節,是刻畫魯智深這個人物的重要筆墨,如果只是這樣的解說,似乎有點膚淺。

魯智深是個什麼人?粗人?魯莽?小肚雞腸?都不是。

金翠蓮父女啼哭,吵到了魯智深。在聽說完金翠蓮的故事後,魯智深先是給了金翠蓮父女錢,讓她們打點好行李,僱一輛車,然後自己去找鄭屠戶。

找到鄭屠之後,他先讓鎮關西切十斤瘦肉,再讓鎮關西切十斤肥肉,這樣既消耗了鄭屠的體力,又拖延了時間。

可以看得出來,魯智深嫉惡如仇,仗義疏財,雖然氣勢沖沖,但絕非莽撞無腦,他是個粗中有細,很有頭腦、很理智的人。

魯智深為何打死鎮關西?並非為金翠蓮,而是一種無奈的反抗

魯智深

當魯智深得知鄭屠的綽號是"鎮關西"時,他確實很不高興。試想,如此氣勢雄渾的名號,本應該屬於軍人或者將軍的,現在卻用在一個殺豬的屠夫身上,不是對那些守土戰士和將軍的侮辱嗎?

"灑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無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鎮關西,你是個賣肉的操刀屠戶,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鎮關西!"

就這一句話,完全可以感受到魯智深的憤怒,畢竟他是在前線真刀真槍幹過的,他知道這個名號更意味著榮譽和鮮血。鄭屠叫"鎮關西",就是侮辱軍人!

如此之人,豈不該死?於是,魯智深開始下重手!

鄭屠掙不起來,那把尖刀,也丟在一邊,口裡只叫:"打得好!"魯達罵道:"直娘賊,還敢應口!"提起拳頭來,就眼眶際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稜縫裂,烏珠迸出……鄭屠當不過,討饒。魯達喝道:"咄!你是個破落戶,若是和俺硬到底,灑家倒饒了你;你如何對俺討饒,灑家偏不饒你。"又只一拳,太陽上正著。

先是鼻子,再是眼眶眉梢,最後是太陽穴,一拳比一拳要命,鄭屠是應聲也被打,求饒還被打。上過戰場,殺過敵人,魯智深不知道自己拳頭多重嗎?他當然知道,那他為何還下死手?因為魯智深就是要打死鄭屠,"灑家偏不饒你",這樣才能稍微平復一下心中怨恨。

魯智深為何打死鎮關西?並非為金翠蓮,而是一種無奈的反抗

三拳打死鎮關西

打太陽穴時,與其說魯智深恨鄭屠,不如說魯智深魯是對當時朝廷的不滿。為國效力,死守邊疆的人,無法重用,而一個殺豬的人卻能如此蠻橫,智深越來越氣憤,說到最後,他已經徹底失望。

不然,以魯智深的粗中有細,何以會打死鄭屠呢?要知道鄭屠是投靠小種經略相公的,魯智深完全可以告知小種經略相公來處理。

如果非要給魯智深加戲,我想他一定會說:這腌臢的朝廷,這黑暗的社會,灑家再也不想伺候了,今天結束這個腌臢的狗命,殺一個少一個。從此遊蕩江湖,四海為家吧!

打死鄭屠,是魯智深對當時社會的最後反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