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歷史上虛構的五大名將,高寵第三,李存孝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大家都知道古代行軍打仗不可能像影視劇中或者小說演義中描寫的那樣,領兵大將單槍匹馬在陣前單打獨鬥。在冷兵器時代,以一敵十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五個小說演義中虛構的名將,他們有的在歷史中有原型,有的是純粹編出來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人們對他們的喜歡和仰慕。

歷史上虛構的五大名將,高寵第三,李存孝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一、楊宗保。楊宗保是《楊家將傳》、《楊家府演義》等小說中的虛構人物。小說中,楊宗保是宋朝名將楊業之孫,楊延昭與柴郡主之子。在《楊家將演義》中,楊宗保少年時即隨父出征,在攻打穆柯寨時,為穆桂英所擒,後與穆桂英結親,夫妻同破天門陣。楊延昭死後,他少年受命,兵徵西夏,中計受困於陷金山(一說其中箭身死,時年24歲),引得十二寡婦西征。在小說中,楊宗保是楊家將中的佼佼者, 民諺中歷來有“少年要比楊宗保”的說法。然而正史記載,根據《宋史》的記載,楊家三代抗遼,只錄有楊業之子楊延昭 (本名延朗)、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其餘人等皆不見於史傳,而楊延昭有子名宗保也於史無證,有待考證。

歷史上虛構的五大名將,高寵第三,李存孝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二、薛丁山。薛丁山是小說演義人物,其歷史原型為唐朝名將薛仁貴的兒子薛訥。小說中說,唐朝時期,西涼哈迷國犯境,名將薛仁貴掛帥征戰,但為蘇寶同飛鏢所傷。唐高宗見出征不利,徵召能人掛二路元帥。薛仁貴的兒子薛丁山請纓,以無敵之勢奪得帥印。途中娶竇仙童為妻,後來薛丁山殺死蘇寶同,救出了父親薛仁貴。蘇寶同的死訊傳至哈迷國,寒江關關主樊洪悲憤不絕。樊洪有女樊梨花,貌美絕倫、智勇雙全、武藝高強。樊梨花與薛丁一見鍾情,在樊梨花相助下,薛丁山徵西成功。後來,薛丁山的兒子薛剛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驚死高宗,被武則天下令處死。

歷史上虛構的五大名將,高寵第三,李存孝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三、高寵。高寵是小說《說岳全傳》中的人物。他武藝高強,力大無窮,是岳飛手下第一猛將,被稱為南宋第一槍。小說中說他是宋初開平王高懷德之後,其槍法來自家傳,先祖為五代十國第一名槍高思繼。在小說中,高寵為解牛頭山之圍,單槍匹馬帶頭衝入七十萬人的金兵大營,在金軍中左右衝殺,如無人之境一般。高寵四槍殺死金軍四個元帥,一槍把金軍的大將挑到天上去。高寵所到之處殺得金兵人仰馬翻,潰不成軍。後來高寵上山燒糧,哈鐵龍正趕造了十數輛鐵滑車,見高寵來勢極猛,忙叫人從山上推出鐵滑車向從山下衝上山來的高寵推下(鐵滑車不低於1000斤)。高寵見狀,見車就挑,將那鐵滑車挑翻飛過頭頂,連挑十一輛。在挑第十二輛時,坐下戰馬因承受不住如此連續重量,吐血而臥,將高寵掀翻,一代猛將就此而亡。

歷史上虛構的五大名將,高寵第三,李存孝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四、李存孝。李存孝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第一猛將。小說中,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李存孝因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天下無敵,幾與西楚霸王項羽比肩,被譽為“將不過李、王不過項”,在後人評說中更有“唐初有個李元霸,唐末有個李存孝,都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意思是說天若有個把,他們能把天拉下來,地若有環,他們能把地提起來。李存孝最為有名的是手下五百人的飛虎軍,多次同他並肩作戰,取得了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令對手聞風喪膽,名揚天下。後因對義父用人存在疑問,遭人離間,最終落得五馬分屍的可悲下場。

歷史上虛構的五大名將,高寵第三,李存孝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五、李元霸。李元霸是古典小說《說唐》與評書中登場的虛擬人物。在小說中,李元霸是天下第一條好漢,傳說為金翅大鵬鳥轉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力,無人能敵。手使一對鐵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坐騎為“萬里雲”,日行一萬,夜走八千。李元霸曾於晉陽宮金殿之上同大隋天寶大將宇文成都比力比武,力舉金獅上殿,隋煬帝御封為“西府趙王”、“猛勇大將軍”。四明山一戰,李元霸一人擊敗十八路反王。揚州“反王奪魁大會”時,於天昌關殺死天下第六好漢伍天錫。紫金山一戰,殺死宇文成都。李元霸手中兩柄錘殺人如同拍蒼蠅,只打得屍山血海,逼得李密獻上玉璽,各路反王遞上降表。在收軍回長安時,李元霸舉錘罵天,死於雷雨霹靂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