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常用降壓藥有七類 需警惕重複使用

常用降壓藥有七類 需警惕重複使用​高血壓根據發病原因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高血壓又稱高血壓病,可導致心、腦、腎及周圍血管、眼底等靶器官病理損害並致功能障礙的常見心血管疾病,佔高血壓患者90%以上。繼發性高血壓的血壓升高是因為本身有明確而獨立的病因及疾病所致的一種臨床表現。常用的降壓藥有七類高血壓的治療主要是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高血壓確診後,大多數患者需要長期堅持降壓藥治療,目標是降壓達標,以期最大限度降低心腦血管發病率及死亡風險。由於降壓藥種類較多,患者用藥需知其然更應該知其所以然,以避免重複用藥。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壓藥物包括以下幾類:1、利尿藥:通過利尿排鈉,降低容量負荷,改善增高的血壓。主要具有降壓作用的排鉀類利尿藥有噻嗪類(如氫氯噻嗪、氯噻嗪)和袢利尿藥(如呋塞米、布美他尼、托拉塞米等),兼有排鉀及擴血管作用的利尿藥(如吲達帕胺),以及排鉀、保鉀雙重作用的固定複方製劑與規格(如氫氯噻嗪/阿米洛利)。2、腎上腺素β受體拮抗藥:通過降低心率及交感活性使心排血量降低從而起到降壓作用。常用於高血壓治療的β受體拮抗藥有普萘洛爾、阿替洛爾、美託洛爾、比索洛爾、卡維地洛、阿羅洛爾和拉貝洛爾等。3、鈣通道阻滯藥(CCB):通過拮抗平滑肌的L-型鈣離子通道從而發揮擴血管(二氫吡啶類)及降低心排血量(非二氫吡啶類)而起降壓作用。二氫吡啶類CCB包括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尼卡地平和拉西地平等,非二氫吡啶類藥物有緩釋地爾硫卓和緩釋維拉帕米。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ACEI):通過抑制ACE酶使血管緊張素Ⅱ減少,增加緩激肽生成而降壓。主要藥物有卡託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賴諾普利和咪噠普利等。5、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藥(ARB):通過拮抗血管緊張Ⅱ的AT1受體可能繼而激活AT2受體發揮降壓作用。主要藥物有氯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和奧美沙坦等。6、α受體拮抗藥:通過拮抗血管平滑肌上的α1受體,使血管擴張而降壓。主要藥物有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哌唑嗪、烏拉地爾、酚苄明和妥拉唑林等。7、固定複方製劑與規格:通過不同降壓機制藥物的小劑量聯合起到協同降壓作用,並減少不良反應發生。主要藥物有複方降壓片、複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氯沙坦/氫氯噻嗪、纈沙坦/氫氯噻嗪、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培垛普利/吲達帕胺和複方羅布麻等。藥物治療應遵循五個原則1.優先考慮藥物是否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價格合理和可持續利用,選擇平穩、有效、安全、不良反應少、服藥簡單、依從性好的降壓藥物,如利尿劑、長效鈣拮抗劑(CCB)、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2.常用的不同種類降壓藥均適用於高血壓初始和維持治療。首先使用小劑量單藥作為初始治療,避免血壓過低;若單藥治療血壓不達標,推薦小劑量聯合用藥;低劑量固定複方製劑使用方便,依從性好。3.應注意對患者的用藥反應及不良反應進行監測,警惕多重用藥帶來的治療風險。不同種類的降壓藥物均有其不良反應和禁忌證,適當的聯合治療可以提高降壓效果並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應瞭解常用降壓藥物的主要不良反應,如ACEI類引發的咳嗽、CCB所致反射性交感神經張力增加和心率加快及下肢水腫、利尿劑對水電解質平衡的影響、利血平引發的抑鬱等精神症狀等。如不良反應嚴重或不能耐受,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4.應注意個體化給藥。清晨高血壓患者,應選用平穩、長效的降壓藥物,並根據血壓特點選擇用藥時間。發生餐後低血壓的患者,應避免誘因(如進食過飽、高碳水化合物餐等),並考慮調整治療用藥。溫度變化對老年人血壓的影響較其他年齡人群較為顯著,隨著氣溫升高,血壓呈降低趨勢;溫度變化越大,血壓波動越明顯,應注意調整給藥方案。5.治療中應密切監測血壓(包括立位血壓)並評估耐受性,若出現低灌注症狀、體位性低血壓或其他不能耐受的情況,應考慮減少降壓治療強度,尤其是聯合用藥時,並識別其他可能降低血壓的因素,包括可能影響血壓的藥物,從而保證降壓治療的安全有效。(來源:健康報 文:解放軍第302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劉麗萍 整理:戴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