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以爱之名 同心战“疫”空医大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倾心救治患者掠影

厚厚的防护服、大大的护目镜、包裹严实的口罩阻隔了病毒,却阻隔不住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爱与温暖。

近日,为了给科里的患者打气、鼓劲,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驻武汉妇幼保健院光谷医院感染二科的医护人员,把自己从西安带的以及军需下发的奶粉、牛奶、蛋白粉等十余种食品科学分类,打包装袋,制作清单,送给在科里接受治疗的患者们,一并送上的还有西京医院中医科自制的内含中药的香囊荷包。

以爱之名 同心战“疫”空医大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倾心救治患者掠影

精心救治患者转危为安

感染二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是高龄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年龄大、基础病变多、病情重,他们有些来自养老院、有些来自福利院,年龄最大的91岁。除了要与病毒抗争,这些患者还面临着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风险,所以在医护人员的配备上,该科以心外ICU、心内ICU、麻醉ICU、呼吸ICU、急诊科、中医科、移植中心的骨干为主。

5床的老爷爷80岁,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病史,送来光谷医院时已有休克症状,在感染二科刘金成主任团队的精心救治下,经过辅助呼吸,循环生命支持治疗,目前已经转危为安,生命体征平稳。作为西京医院第二批出征武汉医疗队队长,患者的病情他时刻惦记:“每日晨会,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跟进治疗进展和恢复情况,拟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帮助他们尽快恢复。”队员的安全他时刻牵挂:“我要把每名带出来的队员都平安带回去。”27年党龄,33年军龄的刘金成,心肺重症救治经验丰富,有他在一线,年轻医护人员充满了打赢防疫阻击战的底气与力量。

“谢谢你们,空军军医大的医护人员,向你们致敬!”13床的患者这两天就要出院了,早晨查房时,他说一定要和两位医生合个影,记住这份救命恩情。他是光谷院区第一批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在赵荣教授、李军昌教授的有效救治措施下,病情已明显好转,无发热,无缺氧感,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只待核酸检测结果转阴就可以出院了。

以爱之名 同心战“疫”空医大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倾心救治患者掠影

护士长马艳是光谷院区为数不多的护理专家,她是一位对患者热心、让领导放心、给下属信心的前辈。光谷医院全院护理大查房、疑难会诊都少不了她的身影。“2例PICC置管患者,由于疫情的原因,有20余天没有到PICC门诊常规维护,导管无法正常使用。2例患者均需要PICC导管进行后续化疗。请求会诊支援。”接到光谷医院护理部的通知,护士长马艳立即交接完毕手中工作,来到感染八科“红区”,全面评估患者PICC导管使用及维护情况。连接PICC导管后回抽困难,无回血,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马艳护士长判断有血栓堵住导管前端,及时告知患者风险,建议拔除导管,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实践证明,她的判断是准确的,操作时及时的,措施是有效的。

一位老年重症患者,外院各项检查均提示为新冠肺炎,转院到光谷医院后,不太配合治疗。经过姬鹏飞医生耐心劝导,患者不再抵触。结合既往病史,医疗组制定了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一段时间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胃口开了,多年的老便秘也缓解了。“谢谢你们,西京医院的医生们。”从不配合治疗到主动寻医问药再到竖起拇指点赞,患者的点滴转变与姬鹏飞等医护人员的关心关爱、精心救治是分不开的。

以爱之名 同心战“疫”空医大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倾心救治患者掠影

“16床的老奶奶连着几顿饭都不怎么吃,我们得为她做点什么!”高宝宝、杜贝两位护士从喂饭、擦洗、处理大小便到心理开导,像家人一样悉心照料,终于老人开始主动进食、配合治疗,病情逐渐好转。病房里的那一声声“宝贝”,让高宝宝和杜贝无比感动和欣慰。

没来武汉之前,杨燕是西京医院特护小组的一名护士,来了武汉,她成了这些阿姨、奶奶们的开心果,大家都叫她“小燕子”,活泼开朗,言语温暖,老人们也都喜欢和她唠两句家常。“爱臭美”的她说,基本上忘了自己是一个女生了:沉重的消毒背桶不在话下,3层防护下操作一针见血,上到岗位像极了一只“帝企鹅”。她还说,最爱这样的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战士!

这些只是空医大医疗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在光谷医院工作场景的一个缩影。他们带着家人的思念,抱着坚定的信念,在抗“疫”一线尽己所能,全力救治,将爱倾注给每一位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