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24年前:這個大漏被誰撿了?

明成化朝是我國瓷器燒造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這個時期的瓷器除了日用品之外,多是觀賞瓷、把玩瓷,從藝術和審美角度上達到了歷代高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24年前:這個大漏被誰撿了?

圖|鬥彩怪石花蝶紋罐 明成化

歷來有“成化無大器”的說法,從傳世品來看,明成化青花瓷大件少見,絕大多數為小件器。此時不僅鬥彩甚為珍貴,青花高足杯也是難得一見,能上拍賣場的更是寥寥無幾。但在1995年,市場上出現了一隻青花杯。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24年前:這個大漏被誰撿了?

這是一件成化年間的官窯瓷器:成化青花高足杯。杯子的器足內,橫排楷書“大明成化年制”款。它的高足呈喇叭型,外壁依次繪有寶珠、金錢、犀角、疊騰、梵夾、珊瑚、銀錠、貝葉這八種寶物,每件寶物下面均託以蓮花,把和杯的交接處繪以如意雲紋一週。造型非常精巧,玲瓏秀美,胎釉白潤。


24年前:這個大漏被誰撿了?

高足杯也稱“馬上杯”,上面像一個杯或者碗型,下面有高柄,外觀美觀,實用方便。因為元代的遊牧文化,這種杯子在元代的時候最為盛行,到了明代也有很多。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24年前:這個大漏被誰撿了?

圖|鬥彩葡萄紋高足杯 明成化

目前國內,在臺北故宮有兩隻與它在器型、紋飾、尺寸幾乎一樣的青花高足杯,而在北京故宮也同樣有一隻。但這隻青花高足杯如此名貴,為大家所珍視,主要是因為它還有些特別之處。

24年前:這個大漏被誰撿了?


竹節式柄的高足杯,是成化時期高足杯的一個特色。高足杯有兩種,一種它的柄上沒有凸結,另一種是有個凸結型的柄,類似竹節。顯然這隻高足杯是竹節式柄高足杯。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24年前:這個大漏被誰撿了?

相比較明宣德時期有竹節柄的高足杯,明成化時期竹節式的設計,令高足杯器身的比例中間有個平衡點,使得器身感覺也更加典雅秀巧。

24年前:這個大漏被誰撿了?

圖|釉裡紅三魚紋高足碗 明宣德


24年前:這個大漏被誰撿了?

圖|青花龍紋高足碗 元朝


紋飾

成化時期的青花瓷器是使用平等青料,這種青料成色穩定,髮色藍中微泛青灰。所以用這種青料描繪的瓷器,給人髮色更加淡雅的印象。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24年前:這個大漏被誰撿了?

仔細看,高足杯底部的一圈弦紋和口沿部的一圈弦紋,它的間距、力度、髮色都給人感覺非常的舒服,非常的好。整體來說,它的青花給人一種非常輕盈典雅之感。

24年前:這個大漏被誰撿了?


胎釉

成化的釉歷來為人稱道。這個青花高足杯的胎非常細膩潔白,釉極其溫潤,稍微有點發青,手撫上去有種玉質感。杯子的內釉、外釉、底釉三面釉一致。


24年前:這個大漏被誰撿了?


然而,這個高足杯除了凸顯出來的優點外,還有一處不太完美的地方,就是它的開片。北京故宮所收藏的成化高足杯同樣器柄上也有這種釉面開片的現象,因為沒有沁進髒東西所以不明顯。


24年前:這個大漏被誰撿了?

雖然有開片,但如今回過頭來看,這件成化青花高足杯,可能是國內拍賣市場這麼多年來,少有的一件非常可靠、完美的青花官窯瓷器。

然而,在1995-1996年的時候,國內市場還比較狹小,大家對此認識不足,因此當時這件高足杯的落槌價僅74.8萬元人民幣。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24年前:這個大漏被誰撿了?

所以許多人說,當年買了這個高足杯,是實實在在的撿了便宜。據說,這隻成化杯賣出去以後,也就在社會上銷聲匿跡了。


注: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小藝書的立場,也不代表小藝書的價值判斷。轉載旨在分享,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