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果讓你給河北省的農業分類,你會怎麼分?

局部地區大暴水


今年,河北省農業產業將堅持分類分層施策,大產業抓小品種,小麥、玉米等產業重點發展特殊用途專用品種;新產業抓大基地,中藥材、食用菌等重點建設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核心產區;老產業抓新提升,畜牧、蔬菜、果品產業重點提升品質和培育區域特色拳頭產品;強產業抓固根基,梨、冬棗等產業重點是恢復傳統優勢、壓減非適宜區產能。省級重點抓好7大類優勢特色產業。

  特色糧油產業。在穩定提高糧食產能基礎上,實施專用品種替代普通品種、特色糧油替代籽粒玉米。省級重點抓好強筋小麥、鮮食玉米、雜糧雜豆、高油酸花生、高油高蛋白大豆、馬鈴薯種薯等6種特色產業的示範帶動,做大做強五得利、今麥郎、泥河灣農業、雪川農業、張家口弘基、灤州天申糧油等龍頭企業,推動特色糧油訂單生產,建成一批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基地。

  特色蔬菜產業。培育縣域主導產品,推動蔬菜縣域單品化、規模化、週年化發展,推動形成區域特色。2019年優質蔬菜發展到434萬畝,2020年456萬畝。省級重點抓好優質辣椒、甜瓜、黃瓜、香菇等4種特色產業的示範帶動,做大做強雞澤縣湘君府、河北亞雄、昌黎縣恆豐、平泉市瀑河源、阜平縣老鄉菇菌業等龍頭企業或合作社。完善冷鏈物流和現代交易手段,培育10個特色知名冀菜品牌。

  特色中藥材產業。以優勢道地和藥食同源品種為重點,紮實推進太行山、燕山兩大中藥材產業帶建設,發展安國、鉅鹿和壩上三大片區。2019年中藥材發展到135萬畝,2020年147萬畝,2021年165萬畝,2022年達到180萬畝。省級重點抓好金銀花、酸棗、黃芩等3種特色產業的示範帶動,做大做強以嶺藥業、神威藥業、河北旺泉食品、河北邢州棗業、承德奇灤中藥飲片等龍頭企業,推動中藥材產業化、品牌化發展。

  特色水果產業。推動梨、葡萄等傳統優勢水果基地改造提升,擴大優質蘋果、桃等果品高質量發展。2019年優質水果發展到660萬畝,2020年710萬畝,2021年760萬畝,2022年達到810萬畝。省級重點抓好蘋果、梨、葡萄、桃等4種特色產業的示範帶動,做大做強河北富崗食品、晉州長城經貿、中國長城葡萄酒、順平縣順富果品等龍頭企業。

  優勢畜禽產業。提升傳統優勢畜禽產品競爭力,鞏固優勢地位,擴大地方特色品種養殖規模。省級重點抓好肉牛、肉羊、生豬、肉雞、蛋雞等5種畜禽產品的示範帶動,做大做強張家口禾牧昌畜牧養殖、河北雙鴿食品、河北金凱牧業等龍頭企業。

  奶類產業。打造壩上草原牧區、山前平原農牧結合區和黑龍港流域農草牧結合區等三大奶牛養殖集聚區,重點建設鹿泉、行唐、威縣、定州、新樂、察北、塞北、豐寧、武強、灤南、灤州等奶牛基地。做大做強石家莊君樂寶、河北三元等龍頭企業。

  漁業。做強海水特色養殖,發展生態、健康、綠色養殖模式,打造沿海高效漁業產業帶。做大做強秦皇島鼎盛水產養殖、昌黎縣龍鑫水產養殖、秦皇島成才食品、樂亭縣興樂水產養殖等龍頭企業或合作社。






獨遊敬亭山


河北省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糧食生產,初步形成以京山、京廣鐵路沿線為重點的優質小麥產業帶。小麥種植面積佔全省75%。

以京山、京廣鐵路沿線和張承壩下地區為重點的優質玉米產業帶,種植規模繼續擴大,佔全省玉米麵積80%。

以張承地區為主的馬鈴薯產業帶和以冀東盧龍、冀中永清、冀南大名為主的甘薯產業帶。

棉花生產形成了,以邯鄲、邢臺、滄州、衡水為重點的黑龍港流域優質棉產業帶,面積佔全省種植面積79%。

邢臺是鉅鹿縣主要種植金銀花,是全國最大的花基地,主要盛產巨花1號、巨花2號、巨花3號。

以上均屬個人理解和劃分,有不充分的地方歡迎評論區留言加關注


夢幻奇遇


如果讓我給河北省的農業分類。我會怎麼分?

河北省這麼大。我在最南邊兒。氣候條件優越。除了不能種水稻。別的土特產都可以種。

農業商品有很多啊。比如種植蔬菜類。各種大棚蔬菜。自然蔬菜。蘿蔔,白菜。蒜苗各種青菜等等!

大田農業。主糧,小麥,玉米,穀子…

特色糧油!油菜子!花生,大豆。葵花。

優勢畜禽,養殖業。牛,羊,雞,鴨,鵝等等,漁業在有水的地方,我們這邊沒水不能養。

加工業,旅遊業。農業分類可以。只可以在一個地區。或一個縣城。全省分類。河北省南部種植什麼?河北省北部養殖什麼?都是不可能的。那樣會造成運輸。緊張和困難。


Mexi楊美香


河北省,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河北下轄石家莊、唐山、秦皇島、邯鄲、邢臺、保定、張家口。承德等11個地級市。如果河北省做農業分類的話可以以北京南北區分。北京以南為平原地區。主要種子小麥,玉米為主。北京以北屬於山區。主要以玉米,土豆為主。。這是粗略分化。當然也有一些水果種植區比如石家莊附近。還有蔬菜種植區近幾年承德張家口面積也在不斷增長。



圍場飛哥


農也有很多種是那樣的,是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粗糧,各種瓜果細小的調味。可以分優的良,設一收購站優的不能高價出售,不能參假,收購站可以讓你的父母打理,賺到的錢給你父母做生活費家裡費用,年輕子女到附近打工,你打工一年到頭吃剩有最少十幾萬八,家裡父母收購站也有賺個七八千塊。銀行卡里都有存款,父母有事做也不會無聊。



百小四


1、農業推廣溝通的程序是什麼?

農業推廣溝通是程序是:農業推廣人員進行農業信息的準備—將信息進行編碼—變成農民理解的信息—將農業信息傳遞出去—經一定途徑讓農民接受—農民接到信息後進行譯解—變成自己的意見和採取一定的行為—將行為結果反饋給推廣人員。

2、推廣農業技術應遵循哪些原則?

⑴有利於農民增收、農業發展;⑵尊重農業勞動者的意願;⑶經過試驗、示範,成熟的技術;⑷生產的農產品滿足消費者需要,確保消費者安全;⑸實行科研、學校、推廣機構與群眾性科技組織、科技人員、農業勞動者相結合;⑹實現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3、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堅持精幹高效、科學設置機構,優化隊伍結構,合理配置農業技術推廣資源;堅持政府主導,支持多元化發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職能,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鼓勵地方積極探索和實踐;堅持統籌兼顧,與縣鄉機構改革相銜接,處理好改革和穩定的關係。

4、農業推廣人員的主要作用?

⑴在科技成果傳播中的橋樑作用;⑵在把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中的促進作用;⑶新技術成果中的創造作用;⑷在提高農民素質中的教育作用;⑸在制定農業方針、政策和農業發展計劃中的助手作用。

5、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什麼?

基於新階段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透過明確職能、理順體制、優化佈局、精簡人員、充實一線、創新機制等一系列改革,逐步構建起以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農業科研、教育等單位和涉農企業廣泛參與,分工協作、服務到位、充滿活力的多元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6、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承擔的公益性職能有哪些?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承擔的公益性職能主要是:關鍵技術的引進、試驗、示範,農作物和林木病蟲害、動物疫病及農業災害的監測、預報、防治和處置,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檢測、監測和強制性檢驗,農業資源、森林資源、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投入品使用監測,水資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術服務,農業公共信息和培訓教育服務等。

7、什麼是農業推廣溝通?農業推廣溝通有哪些特點?

農業推廣溝通是指在推廣過程中農業推廣人員向農民提供信息,瞭解需要,傳授知識,交流感情,最終提高農民的素質與技能,改變農民的態度和行為並不斷調整自己的態度、方法、行為等的一種農業信息交流活動。最終目的是提高農業推廣人工作的效率。

農業推廣溝通的特點是:在溝通中推廣人員和農民都是參與者,但兩者互相提供的信息數量和作用不同。在溝通中,推廣人員要主動適應農民,而不是農民去適應農業推廣人員。在溝通中,推廣人員和農民是互相影響的,但這種影響作用和性質不同。

8、什麼是農業推廣?

廣義的農業推廣是指除單純推廣農業技術外,還包括教育農民、組織農民、培養農民以及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廣義的農業推廣是以農村社會為範圍,以農戶為對象,以農民實際需要為內容,以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為最終目標的農村社會教育。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的農業推廣都屬於此類。

現代農業推廣是將有用的信息傳遞給人們(傳播過程),而且幫助這些人獲得必要的知識、技能的正確觀點,以便有效利用這些信息和技術(教育過程)的一種過程。現代農業推廣的解釋,反映了在知識技術更新加快、信息傳播越來越重要的現代化社會里,農業推廣的涵義不僅僅是提供教育,而且也是不斷提供信息的動態過程。

9、什麼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轉化方法哪些?

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就是把潛在的、知識形態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物質形態的生產力,並通過農業生產環節在生產中應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目標地把科學技術由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過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方法很多,如示範引導、媒體宣傳、技術培訓、技術諮詢、技術指導、技術承包、經營服務、信息服務等。

10、小麥屬於哪個科?什麼屬?目前栽培的普通小麥是幾倍體?

禾本科,小麥屬,多是六倍體。

11、小麥根系屬什麼根系?根系由幾部分組成?

小麥根屬鬚根系,由初生根(種子根或胚根)和次生根(節根或櫱根)組成。

12、衡量小麥二次加工品質(食品製作品質)的主要指標有幾種?

麵筋含量、麵筋質量、麵糰形成時間、穩定時間、沉降值、軟化度、評價值、延伸性、最大抗延阻力等。

13、小麥播種到出苗一般需積溫多少度左右,出苗後冬前主莖每長一片葉平均需多少度積溫?我省冬小麥在越冬前達到6葉1心為一項重要的壯苗指標,此時需要多少積溫?

小麥播種到出苗一般需積溫120℃左右,出苗後冬前主莖每長一片葉平均約需75℃左右積溫;6×75+120=570℃。

14、小麥播種過程中要做好哪些技術環節?

小麥播種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技術環節:秸稈還田、施足底肥、澆水造墒、旋耕整地、藥劑拌種、確定播期、控制播量、等行種植、播深適宜、耙耱鎮壓等。各環節緊密相連,缺一不可。

15、我省小麥冬前調控目標和壯苗的基本特點?

我省小麥冬前調控目標是:在保證全苗基礎上,促苗早發穩定,安全越冬,達到預期的壯苗指標。

一般壯苗的基本特點是:單株同伸關係正常,葉色適度。主莖葉片6葉1心,分櫱6個—8個,次生根10條左右。在群體方面,冬前群體總莖數為成穗數的1.5倍—2倍較適宜,葉面積係數為1左右。

16、根系發達的小麥品種對節水技術的實施有什麼好處?

小麥的根系分初生根(種子根)、根莖和次生根。初生根可以扎深2米以上,能有效的吸收土壤水,確保小麥健壯生長,抗倒伏。而次生根主要分佈在0—60cm的土層,它不能有效利用土壤水,乾旱時易衰亡,需灌溉維持。過去的小麥種植主要是靠次生根的作用,因此,澆水多。現在,我們改為利用初生根和作用來實現利用土壤水,達到節水目的。

17、小麥春季第一次肥水關鍵期是推遲到拔節期前後,其好處是什麼?

這是高產麥田管理的關鍵時期,是協調群體和個體狀況的關鍵。在冬前實現理想群體的基礎上,控制春後無效分櫱的大量生長,使冬前到冬後的群體沒有大起大落,起身後兩極分化速度快,群體發展比較平穩,達到麥腳利索,有利於通風透光,同時增強抗倒伏能力。

18、什麼是小麥小畦灌溉技術?

通過精細整地,將農田整理成小的畦田,即“長畦改短畦,寬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土壤質地偏沙的畦田小些,土壤質地偏粘的畦田適當大些,一般每畝整理成畦10個左右,畦田寬度6—8m為宜,畦長埂高度一般為0.2—0.3m,底寬0.4m左右,地頭田埂和路邊田埂適當加寬培厚。以畦田為單元進行灌溉,可有效地控制灌水量,減少水分流失。

19、河北省麥田一般施用多少氮肥?基追比例?

高肥力麥田(有機質含量>15g/kg)畝產500公斤以上,畝施氮肥(N)13—16公斤;中肥力麥田(有機質含量10—15g/kg)畝產500公斤,畝施氮肥(N)14—16公斤;低肥力麥田(有機質含量<10g/kg)畝產400—500公斤,畝施氮肥(N)12—16公斤。基肥比例一般根據土壤肥力水平確定,在土壤肥力水平偏低時,總氮量的50%—60%做為基肥;在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時,總氮量的40—50%做為基肥;在土壤水平偏高時,總氮量的30—40%做為基肥。

20、小麥早春鋤劃摟麥的好處是什麼?

⑴通過疏鬆表土,摟去枯葉,使麥田空氣流通,通風透光,有利增強土壤對太陽輻射吸收的能力,加快冷熱交換,迅速提高地溫,促進小麥根系早發,麥苗迅速生長,增加分櫱數;⑵通過疏鬆表土,切斷表層土壤毛細管,有利減少土壤表面蒸發和水分散失,保持充足的土壤墒情;⑶通過疏鬆表土,能夠改善土壤透氣狀況,有利促進微生物活動、加速有機肥料的分解、促進小麥根下扎;⑷通過疏鬆表土,剷除麥田中的雜草,有利抑制雜草的滋生和蔓延。

21、小麥播種和冬季鎮壓有什麼好處?

小麥播種後和冬季鎮壓,可以壓碎土塊,壓實畦面,彌合土縫,有利保水、保肥、保溫,有利於早出苗,能防凍保苗,控上促下,使麥根紮實,麥苗生長健壯。由於鎮壓後分櫱節附近土壤的水分和溫度狀況有所改善,麥根與土粒接觸緊密,增加了根的吸收能力,有利於小分櫱的次生根的生長。

22、小麥主莖伸出第幾葉時,主莖第一葉的葉鞘中長出第一分櫱?主莖現第6、第7葉時,單株總莖數分別是多少?(含主莖)

第4葉。因為主莖出現第3葉時,由胚芽鞘中伸出胚芽鞘分櫱,這是主莖上最先發生的分櫱,但此分櫱發生與否,取決於品種特性和栽培條件,當主莖伸出第4葉時,主莖第一葉的葉鞘中長出第一分櫱。主莖現第6葉時,單株總莖數為5個;第7葉時,單株總莖數為8個。(一般單株總莖數不算胚芽鞘櫱和鞘櫱。

23、簡答小麥春化階段的基本條件(冬性、半冬性、春性)?

⑴冬性。春化階段的適宜溫度0—3℃,經歷35天以上。不滿足春化條件,不能正常抽穗。⑵半冬性。春化階段適宜溫度0—7℃,經歷15—35天。⑶春性。春化溫度0—12℃,經歷5—15天。不經低溫春化過程也能正常抽穗。

24、為什麼小麥生產中要樹立“七分種、三分管”的觀念?

答:過去在小麥種植管理中常說:“三分種,七分管”,把“管”字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隨著小麥種植技術的改進,單產水平不斷提高,要想進一步增產,“種”的位置越來越突出,實質上就是要確保小麥一播全苗,苗齊、苗勻、苗壯,這也是小麥節水高產最為關鍵一步。這要求小麥出苗後,田間沒有缺苗斷壟,小苗整齊一致,均勻分佈,冬前達到壯苗指標。一播全苗,苗齊、苗勻、苗壯說起來簡單,但做到卻很難,所以,現在我們要樹立七分種、三分管的觀念。

25、什麼叫夏玉米免耕直播技術?

夏玉米免耕直播技術是指在收穫小麥後,不經過耕地和整地,而直接在麥茬地上播種玉米的種植技術,農民習慣上稱之為“鐵茬播種”或“貼茬播種”技術。免耕直播技術不同於傳統的夏直播技術,在收穫小麥後不經過任何耕地或整地作業,因此需要有免耕播種機、麥秸和殘茬處理、播後灌溉、雜草防除等配套技術措施的配合。該技術主要適用在我國黃淮海地區小麥—玉米兩熟區夏玉米生產上推廣應用。

26、夏播玉米為什麼要適當推遲收穫?

目前,夏玉米普遍存在偏早收穫“砍青”的問題。從收玉米到種麥之間空閒時間較長。當玉米還沒有完全成熟,灌漿還在進行時就已經開始收穫。這樣對玉米的產量損失很大。9、10月份秋高氣爽,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對玉米灌漿是最為有利的氣候環境。據研究,在苞葉剛開始變黃的蠟熟初期,每遲收1天,千粒重則增加5克作用,畝增產10千克左右。適時延遲收穫可顯著增加玉米產量,並可顯著增加籽粒容重和提高品質,而且對後茬種麥和小麥產量不會造成影響。


魔力太行山


在河北地區農業地理環境不一樣,所以農民伯伯種植產物也不一樣。河北地區地貌各式各樣,有丘陵,有山區,有平原,有草原,有林地。如果讓我分配的話,我會把地勢因素環境因素,土壤因素等等,都要考慮周全,讓它們發揮到極致,合理化利用土地,讓農民增收增產,豐衣足食。

丘陵,可以考慮種植樹木植被和果木最大化的增加經濟效益。

山區,發揮山區的獨特地理環境,可以搞旅遊開發,讓旅遊開發帶動當地特色服務增加農民收益。

平原,可以開發特色農業種植,找到一種經濟價值高,適合當地特色,土壤種植的經濟作物,讓土地發揮最好的經濟作用。

草原林地,那就不用說了,養殖是一方面,最好也可以在旅遊開發做出新的嘗試,畢竟這是上天賜予的天然氧吧區,新鮮空氣,綠色家園,也是旅遊業發展的趨勢。



十年說事


河北大部處於華北平原,有獨特的地理及氣候條件,可以說處於平原地區具有優勢,糧食蔬果都可以種植,山區地區以水果及土特產為主也不錯,張家口壩上地區近年以錯季蔬菜種植收到了很好的效益,但是隨著規模擴大,地下水資源水位逐年下降,嚴重威脅京津水資源的安全。壩上地區風光資源獨特,一年中風光交替接續是新能源開發的理想地區,由於壩上地區常年降水量偏少,糧食蔬菜種植最好退岀讓位於風光及還草還林,我認為這是一個趨勢,政府會逐步實行的。


思行運發


河北是大省,西南面河南相連,東南面和山東相連,冬天可以大規模種冬小麥。可以發展大棚蔬菜。北京以北地區氣溫低,乾旱只要抓住時機及時播種很適合大規模種植大豆高糧,玉米等糧食作物。有水源的地方也可以種雜交水稲。中部和東北部有可靠水源的地方以水稲為主。兼種各樣蔬菜。河北全境旱地山地都可以種各種各樣的水果雜糧,特別適合蘋果,梨,杏,山楂,柿子,板栗,葡萄等水果。河北農村大有作為。


葛淦成


河北省7大類優勢特色產業。

  特色糧油產業。

  特色蔬菜產業。2019年優質蔬菜發展到434萬畝,2020年456萬畝。優質辣椒、甜瓜、黃瓜、香菇等4種特色產業

  特色中藥材產業。2019年中藥材發展到135萬畝,2020年147萬畝,2021年165萬畝,2022年達到180萬畝。金銀花、酸棗、黃芩等3種特色產業

  特色水果產業。2019年優質水果發展到660萬畝,2020年710萬畝,2021年760萬畝,2022年達到810萬畝。蘋果、梨、葡萄、桃等4種特色產業

  優勢畜禽產業。肉牛、肉羊、生豬、肉雞、蛋雞等5種畜禽產品

  奶類產業。壩上草原牧區、山前平原農牧結合區和黑龍港流域農草牧結合區等三大奶牛養殖集聚區,鹿泉、行唐、威縣、定州、新樂、察北、塞北、豐寧、武強、灤南、灤州等奶牛基地。

  漁業。秦皇島鼎盛水產養殖、昌黎縣龍鑫水產養殖、秦皇島成才食品、樂亭縣興樂水產養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