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楊氏”兄弟:戰“疫”同行

“楊氏”兄弟:戰“疫”同行

春節,一個本該萬家團圓、燈火通明的日子,卻被突發而來的新冠病毒給它蓋上了一層灰濛濛的面紗。在這場抗擊疫情全民戰鬥中,沒有從天而降的超級英雄,只有一個又一個挺身而出的普通人。而在這群普通人中,有著一對共同戰“疫”的公路親兄弟——他們是玉屏公路管理段路政管理股執法人員楊軍華和楊輝。

主動請纓 他們是公路上的“逆行者”

大龍是貴州與湖南兩省交界的省際縣,把好省際關口成為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切實把住入黔關口,1月29日起在320國道大龍路段設置了防疫檢查點,由於日常車流量大,防控任務十分繁重。

“作為股室負責人,我肯定第一個去,我不去誰去。”這是剛接到通知要求增派人員到大龍卡點執勤的通知後,楊軍華第一句說的話。深知單位人手不足,他放棄了在單位相對安全而又輕鬆的辦公環境,把自己排進了守點執勤的行列。

經歷了第一個24小時不間斷的檢查值守,楊軍華才真正意識到這次工作的辛苦與艱鉅。由於車流量大,吃飯休息往往沒有固定時間,車輛相對較少但最疲倦的夜間值守,其實也是一場硬仗。“任何一輛車輛,我們都必須認真登記和檢查,精神上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放鬆,在疫情防控的工作中,絕不允許一點差錯和疏忽。”楊軍華嚴肅地說道。除了帶頭做好執勤值守工作,他還要負責信息的報送,稍微喘口氣休息的時間,他還要看看工作群裡有沒有新的工作信息,有沒有需要立即上報的資料。工作時,他總是主動將印有防疫知識內容的宣傳單遞到過往司機的手中,耐心地講解防疫知識,充當一名臨時的義務宣傳員。

2月1日,玉屏段管養的320國道一碗水處又增設了防疫檢查點。在人員調配上,他首先考慮到了自己的親弟弟楊輝。但是不同於以往的值班執勤,此次工作的危險程度,加上侄兒尚處年幼,還是讓他失去了原來的果斷。他決定先聽聽弟弟的意見,於是他按下那個熟悉的電話號碼,說道:“一碗水那邊又增設了卡點需要人手,你看你......”還沒等他說完,弟弟楊輝就接過了話:“你把我名字報上去,值班表出來你給我說一聲就行,作為黨員,能參與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也算是儘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

就這樣,他們從“兄弟”成為了“戰友”,逐車攔停、詢問登記成為了他們每天干得做多的一件事,人手不夠也要搭把手測量體溫,從早上9時直到次日早上9時,與其他同志們一直堅守在抗擊疫情的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對黨忠誠、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成為了320國道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兄弟同心 他們是群眾的“貼心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裡,楊軍華、楊輝兄弟自始至終奮戰於一線,在履行疫情防控職責的同時,主動替過往群眾排憂解難,成為了群眾身邊的貼心人。大龍疫情卡點,寒冬的清晨,一輛滿載行李的三輪車正緩緩駛來,這個情景發生在正月初六早上,楊軍華正和往常一樣做著攔車、量體溫的工作,看到這個江西牌照的三輪車顫顫巍巍的開過來,上面堆滿了棉被等物品行李。楊軍華按例進行截停,車上是一對中年夫婦。“大哥大姐你們好,請問你們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啊?”楊軍華邊用額溫計對他們進行體溫測量,邊問道。“我們是從江西來的,準備回畢節老家嘞!”車上的大姐回答說,“我倆人已經在路上走了4天了,剛剛才從新晃縣過來,我們兩個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同志,你知道哪裡有賣吃的嗎?”看著他們風塵僕僕的樣子,楊軍華非常同情,把他們帶到帳篷裡給每人泡了一盒方便麵,並對他們說道:“大哥大姐,現在是疫情的高發期,所有的店鋪都關門了,目前是沒有吃飯的地方,我們這裡有些泡麵,你們兩人這樣千里奔徙確實很辛苦,給你們拿一點你們可以在路上吃。”幾天沒吃上飯的兩人狼吞虎嚥的幾大口就吃完了方便麵,由於疫情管控原因,他們二人不能夠再繼續往前走,只能夠返程,為了防止兩人回去被攔截,楊軍華積極向帶班領導彙報兩人的情況,由帶班領導向新晃縣林沖鎮方面進行溝通協調,最後由林沖鎮派人來把兩人接回去。離開的時候,楊軍華把一箱方便麵、一箱水送到了夫妻二人的手上,夫婦二人異常感動:“我們在路上這幾天都是餓著過來的,楊同志你們不僅讓我們吃,還送給我們那麼多東西,這些食物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太珍貴,我們由衷的感謝你們!謝謝!謝謝!”

疫情防控期間,溫情的故事在320國道持續上演著。2月17日晚上9點,一位20歲左右的小夥子來到一碗水疫情卡點,向值班人員藉手機打電話。當時當班的人正是楊輝和幾個其他單位的同志,楊輝看見這名年輕人僅僅穿著一件單衣,在寒風中冷得瑟瑟發抖,在進行體溫測量確定正常後,連忙帶他到值守臨時搭建的帳篷中坐下烤火,給他倒了一杯熱水,才開始詢問他的基本情況。原來這個年輕人是貴州天柱人,從廣州務工返家,當天下午從銅仁南高鐵站下車後發現手機丟失了。由於疫情影響,高鐵站外一切可乘坐的交通工具都停運了,沒有方向的他只好自己走走停停,輾轉來到大龍卡點時已是晚上。此時的他又累又餓,只好來向值班人員藉手機打電話給家裡人。聽到這裡,楊輝迅速泡了一桶方便麵給他吃,同時找來了一件棉服給他穿上。楊輝的熱情幫助讓這個年輕人深受感動,他緊緊捧著熱騰騰的方便麵,嘴裡不停說:“謝謝你......”對於他的感謝,楊輝連連擺手道:“出門在外的,誰都有不方便和困難的時候,你不用太放在心上,只是今後出門要加倍細心些就行了。”待他休息好之後,楊輝又積極聯繫同事將他送到和家人約好的地方。臨行之時,這個不善言辭的年輕人緊緊握住楊輝的手久久不願放開,彷彿在用手傳遞著千言萬語......

作為戰疫戰場上的先行官,楊軍華、楊輝兄弟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是如你我一樣平凡而認真生活的人,他們更是這場戰“疫”裡勇守火線的堅強戰士,他們是國省幹線疫情卡點最鮮亮的底色,他們的身影,猶如一面面鮮紅的旗幟,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文/圖:黃妍 潘存芬)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1】【2】【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