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農村土地荒廢率較高。如果政府出資50萬一畝回收承包權,你願意嗎?

幸福8蔣哥


可問題是國家能拿出這麼大的資金來嗎?我們這裡徵收土地48000一畝田而且是國家徵收,哪來的50萬?這還得分個人田地的地段,很多人都不會願意徵收這個田地。因為土地是怎麼到農民的手中?其實仔細想一想就能明白,這是父輩,祖輩辛苦流血流淚,犧牲換來的。農民為什麼叫農民?那就是因為有了地,有地的才叫農民,沒地的叫長工。現在的農村為什麼過得越來越好,就是農民們,沒有了那種溫飽的壓力了,很多農民出去打工,他即使在外面混不下去了,他回來,他還有一個能解決溫飽的土地,如果這土地的性質是永久性的。而且是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土地是祖輩留給後輩的最重要財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給的錢即使再多,永遠都會花光。特別是我們農民又不會理財。所以說即使給我100萬,換我那兩三畝地。我除非是國家真正的要徵收,要不然我是不會答應的。


惡搞視頻剪輯


馬上實行,我家四畝地賣3畝留一畝留著種菜吃!150萬夠了,給老爸老媽買上保險,讓他們安度晚年,我也可以找個離家近的廠子上班,賺的少無所謂,交保險就行一個月能賺3000就可以,老婆可以在家侍候孩子,一個孩子給20萬到結婚!神仙過的日子!想想都美!今晚睡不著了😍美死了!老了拿著退休金,擺弄剩的一畝地,養幾隻土雞……不行了,美死我了!山東煙臺人,求小編施法快實現吧,這一畝櫻桃才給三萬五!!!蘋果三萬,莊稼地兩萬!!!五十萬,小編快來吧,全村都把您當祖宗!!!


漣漪勇


50萬一畝,好誘人啊。

現在農村人口越來越老齡化,種植丘陵地越來越力不從心,這幾年天氣乾旱的時候多,澆不上水種了也白種。導致丘陵地有撂荒的情況。

去年我們這裡修高速一畝地給五萬,到農民手裡是四萬,還都賣來。三年之前就不讓種了,一畝地一年補貼600元,三年補貼1800元。

如果真有政策50萬一畝買斷土地所有權,雖然不捨,但是我還是會賣掉一部分,留下一畝保住口糧就可以,指著種地是不能養家餬口的,賣地後有時間還可以打工,我覺得大部分人會賣掉一部分留下一部分。




果樹人生


50萬一畝,可以說在農村這是根本是不可能的,如果能給我50萬比如說一畝兩畝都可以,農民種地要種多少年,可能種一輩子也賺不了這50萬,靠種地。

我老家就是蘇北農村的屬於平原,大部分土地都是良田,目前農村一畝地別說耕地了,就是民房宅基地,也就值個1/10的價格也就是五萬塊錢,實際情況能拿到五萬就不錯了。耕地更別說了,基本等於白送他們。在我們這邊農村承包的話,一年是800塊錢。

房屋拆遷一般瓦房補償是300每平米,平房是400,樓房是600然後宅基地一次性補償兩至三萬,大家可以算一下如果沒有房子,只有宅基地一畝宅基地能賠你多少?農田補償不可能比宅基地高的多少可想而知。

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就當笑話好,來討論一下,其實農村耕地荒廢可能有些地方有,但至少我們這邊沒有荒廢的耕地,有的人家不願意要地,就因為耕地收入太低,寧願出去打工。這些人並不是把土地給扔了,會通過其他方式保留土地,不讓他荒廢。

會讓給別人種比如親戚鄰居,或者給承包土地的收點租錢。

還有一部分人,戶口在農村,城市裡退休的,在農村也有地,他們用來種植蔬菜糧食,倒不是因為城裡的貴,為了省錢。因為這些人都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對食品安全和健康認識程度較高。用別人的話說也就是多活一年就有多有一年的養老金拿。

而且目前國家有政策承包多少畝以上國家有補貼即使你不賺錢,拿補貼也有很多錢當然,這個很多都要靠關係。

所以說假如一畝能給50萬,那我肯定高興的要死,我們這拆遷房子都賠不了這麼多,用這50萬買保險或者做理財,在農村可以養老了。





城鄉陽哥


農村土地荒廢情況呈兩極分化。

就個人經濟而言,我是湖南人,從小在農村長大,我家周邊的土地荒廢確實很多,我自己家的地基本上都荒廢了。原因1.年輕勞動力都外出打工賺錢,在家的也很少從事農業種植,因為地處山區,無法機械化種植。記得小時候和爺爺澆地,要從山腳下挑水至山頂,非常辛苦。水田一家人3畝左右,還被分成好幾塊,都不連著,如果用機械收割的話,還不夠機械糟蹋的。2.地少,難種,糧食價格不高。忙活一年賣幾千塊錢,還不夠人工,肥料,農藥錢。

我老丈人一直到我生孩子,為了讓孩子能吃上健康大米才種了3年,孩子大了也沒種了。

因為工作原因,我在東北農村待了4年,刷新了我對種地的認識,基本都實現了機械化。一家人幾十畝地,一馬平川。一年光種地就能收入10萬左右,自然不用外出打工,田地自然也有人種。


藍色陽光


隨著改革浪潮步伐的快車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有勞動力量的中年人都向往城市發展,大多數的家庭戶只留下六七十歲的老人種地,並照看孫兒孫女讀書。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些六七十歲的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部位逐漸老化,可以說力不從心。加上現在的年輕人在城市打拼不錯,每月能拿好幾千元工資。要說回家種地的事,半句不提。因此農村大部分耕地面積無人種植,到處荒廢,長滿厚厚的山草。








如果政府出資50萬一畝回收承包權,對於哪些無人種植,城市發展不錯的年輕人來說,當然是好事,畢竟耕地面積荒著沒有利用價值。再說農村土地承包權只管30年不變,假若一畝地一年種植收入最多1萬元來算,30年不過30萬,總的來算還能賺20萬元。

如果對於哪些沒有外源收入的農村家庭戶,自己的荒廢土地處於城郊區,等不了幾年,荒廢土地全部開發,要麼建高樓大廈,要麼建廠況企業,要麼搞綠色生態環境成為國家保護的旅遊聖地。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出資50萬一畝回收承包權,長遠打算來看,很不划算。因為50萬一畝在城市買房的話,只能買100平方米左右的地皮,建房的資金來源從何而來?唉,不管怎麼說,政府出資50萬一畝回收承包權是否真實?都不要坐井觀天,抱著不勞而獲的心態。常言道:‘’天上不會掉陷餅的‘’。只有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做事;問心無愧,心安理得做人,才會如願以償呀!





董永根


目前農村土地荒廢率較高,如果政府出資50萬一畝回收承包權,我家有兩片山地,大概上百畝,如果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立馬發財了。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正常情況下的回收補貼。

耕地補償標準:

旱田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每畝補償15萬元。

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每畝補償15.6萬元。

林地及其他農用地:每畝補償13.8萬元。

50W的補償,這簡直就是 天文數字,我把老家的地全回收了。立馬發財了,不過咱是視金如糞土的人,就算是真要賠償那麼多。

我會說:“我不是那樣的人。”

呸!

鬼才不是!

其實,說句實話,甭說50W了。

如果說真的按照上面這個標準來,我相信農村有九成以上的農民,會把自己的土地給貢獻出來。

但問題就是,農村的土地,真的像這種標準嗎?

我就笑笑不說話,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遇我得福


目前農村土地荒廢率較高,如果政府出資50萬畝,回收承包權,你願意嗎? 你的家裡的地現在還在種植嗎?是不是有很多已經都荒廢了嗎,其實這種現象現在在農村特別的普遍,因為現在種地實在是不太掙錢,所以很多人選擇不種地。從而導致自己家裡的土地大面積荒廢,但是如果政府現在50萬畝回收你的土地的話,你會願意嗎?


我自己就是一個農民,所以我代表我個人,所以說我的想法。 首先,政府50萬畝回收土地的話,價格可能是比較高但是我個人是不會同意用錢來換我的土地的,雖然50萬已經特別多了,不過,世世代代都是農民讓我們繼承了一個傳統。那就是再窮不賣自己的地,土地就是農民的根,如果連根都沒有啦,還要怎麼去生活呢?

換句話說,就是現在的土地可能會值50萬畝,但是越往後,農民手中的土地就越來越值錢,這是絕對沒有任何疑問的,所以我個人是不會同意用地換錢的! 但是如果有些人特別缺錢的話他們可能就會非常贊同這種做法。畢竟50萬也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農村的現在很多人都常年不在家,尤其是年輕人對於土地的那種認識也特別的薄弱,所以開出50萬畝地回收的這個情況還是非常有誘惑力的。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可能會正確,也可能沒有道理,大家會怎麼認為呢?請多多給我留言謝謝大家!


惠農圈


我認為政府是絕不可能這麼做的!為什麼呢?

我分析給你聽:

中國農民平均3畝耕地面積(不包括山地)計算,那每人可以得150萬元。

這150萬元如果以工資的形勢發給農民,按現在工人4000元一個月計算,可以發30年。

照現在職工可以內退的年齡,那就是說,這150萬元可以讓農民象當農場職工那樣直至退休。

在這30年內生產的糧食等作物由政府安排,國家的糧食有保障,國家的糧價很穩定,那社會上其它物價也可控制。

廣大農民就象國營農場的職工那樣,工作穩定,工資有保障。

如果工業需要農民工,那農民可以發薪保職,工業農業都能得到良好發展。

這樣做,政府不用煩心,也不須一次拿出那麼多的資金來。

這樣做,農民也可以安心種田,家人團聚。

這樣做,社會安定,真可以說是堯天舜日,多好!

這樣做,政府是不是既輕鬆,還有效益呢?何須一次拿那麼多的承包費呢?

其實,你說的只是一個夢!

當然,我說的也是一場夢!


一生好人2262


現在,農民種一畝地,一年能收入多少錢?我們簡單算算賬,你就知道該怎麼辦了。

種一畝地的純收入很微薄。不考慮大量的田間管理和勞動成本,我們按風調雨順、一年兩季計算,一畝地每季收穫大約800多斤糧食,買到1000元左右,扣除農藥、化肥、澆水、農機耕種及收割等各種成本大約650元,每畝地一季純收入大約350元,一年兩季的純收入700元左右。

佔用大量的人工成本。在家種幾畝地,假設種五畝地,每年純收入僅僅3500-4000元,可需投入的人力成本很大,夫妻兩人基本要全年栓牢在土地上,耕種、施肥、除草、澆水、間苗、看護、收割等等環節,風吹雨淋日曬,付出辛苦勞動。即使種植藥材、特種蔬菜、果樹等,付出的勞動成本更大,每畝地每年最多收入幾千元,全家幾畝地每年也就是收入2萬元左右。

種地遠不如外出打工。以種地為生,就是守著土地,過艱苦勞作的貧困日子。不如不種地,解放出勞動力外出打工,每月打工工資3000-4000元,夫妻兩人每月收入就是6000-8000元,全年收入就是72000-96000元。這也是目前中青年人為啥不願種地,為啥在地裡植上樹,就離家打工的根本原因。

假設家裡有五畝地,50萬元一畝被政府收回,就能得到250萬元。就是給10萬元一畝收回,也願意,那也是50萬元。再加上外出打工每年可以有六七萬元以上的家庭收入,誰還願意守著土地受窮受累?

換作是你,估計你也會毫不猶豫的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