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醫院、樓宇、小區……都要用“隨申碼”了,“隨申辦”將支持境外人士“獲碼”

醫院、樓宇、小區……都要用“隨申碼”了,“隨申辦”將支持境外人士“獲碼”| 上海新聞發佈會

3月1日下午,上海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寧光,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市大數據中心主任朱宗堯,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王天廣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威主持新聞發佈會。

問:上海推出“隨申碼”,助力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和社會防控。“隨申碼”什麼特別的含義嗎?此外,在滬境外人士是否可以獲取“隨申碼”?下一步本市“隨申碼”還將如何拓展應用範圍?

朱宗堯:上海對於“隨申碼”的定位是“一網通辦”為上海市民、企業提供的工作、生活的服務碼。上海的“隨申碼”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是大數據支撐。

我們的後臺大數據來自多源,有衛健、公安、交通等部門,也有運營商、航空、鐵路甚至一些互聯網公司提供的數據,經大數據計算,結果更客觀更準確。

二是人群全覆蓋。

目前“隨申碼”已可以為來滬的港澳臺、外籍人士賦碼,使用人群已基本全覆蓋,原則上只要你在上海,都能得到屬於你的“隨申碼”。

三是渠道多樣化。

你既可以通過“隨申辦”APP、支付寶、微信小程序打開獲得,也可以直接用支付寶、微信等渠道掃描獲得自己的“隨申碼”,既方便又好用。目前階段,為支撐本市疫情防控工作,重點賦予相關防控、健康等信息,未來將持續通過大數據賦能,不斷拓展應用場景,為企業、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務。

上海“一網通辦”的移動端叫“隨申辦”,所以這個碼也就叫“隨申碼”,“申”代指上海,“隨申”取“隨身”之意,寓意政務服務隨時、隨地、隨身辦,“隨申碼”也將打造成上海方便企業市民生產生活的特色服務碼。

針對近期很多境外人士提出申請“隨申碼”服務的需求日益迫切,大數據中心積極響應,研究方案。經多方努力,即日起,“隨申辦”將支持境外人士註冊“獲碼”功能。港澳臺及外籍人士只要在支付寶進行實名認證,就能通過“隨申辦”支付寶小程序、“隨申辦”APP,順利獲取“隨申碼”。港澳人士也可直接通過註冊“隨申辦”APP實名用戶,獲取“隨申碼”。根據防控規定,未填寫個人健康信息登記者,還需按提示先完成個人健康信息登記後獲得“隨申碼”。我們也將持續提升服務體驗,拓展服務渠道,為在滬的境外人士提供生活、工作、出行便利。

下一步,“隨申碼”的應用場景將大大拓展,將作為進入居住小區、園區、工廠廠區、商務樓宇以及各級行政服務中心、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定點收治機構除外)、電信銀行服務網點等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的通行憑證,無需另行開具相關證明材料。同時鼓勵支持各類企業利用“隨申碼”做好企業內疫情防控工作。

同時,將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健康碼互認機制,按照“有碼認碼”、“無碼認單”原則,為三省一市乃至更多省市為務工人員返崗、企業復工復產、群眾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