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散文精選〕‖一段難忘的青春記憶


〔散文精選〕‖一段難忘的青春記憶

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內草原風光 (圖片來自網絡)


一段難忘的青春記憶


人的一生,是漫長而又坎坷的。

快到 “耳順”之年的我,近來常常回憶起過去的一些事情。在夜深人靜時,曾一遍又一遍回味那些曾經忘不掉的過往。一些零星的記憶片段,越來越清晰起來,總在眼前浮現……

那是一段草原舊事,已過去整整四十年了。

大多的瑣事都忘記了,唯獨那段在草原的日子,我是記憶猶新,彷彿那段舊事就在昨天。每當站在異鄉的夜幕裡,那清香的"馬奶茶"仍餘香撲鼻。

上中學時,由於家庭缺少勞力,父親又身患在煤礦得下的矽肺病,在家休養。考慮到母親一個人支撐著一個七口之家確實不易,為養家餬口,讓全家人生活過得好一點,我第一次揹著父母作了一次破天荒的決定,準備跟生產隊的副業隊去幹活掙工分。

在暑假期間的兩個月,我每天都能掙到六個工分。在生產隊的那個年代,一個生產隊的強勞力可以掙到十到十二個的工分。就是這段艱苦的生活經歷,牢牢定格在我的人生歷程中,讓我難以忘懷。

從小到大,還是第一次出遠門,勞動的地方是內蒙古阿拉善右旗。此去路途遙遠,走了整整一天的路程。那天,我們一行人馬馱行李翻山而過。翻越河西走廊北部的龍首山大坂,就算進了內蒙古草原。

那時,當第一次踏上內蒙古大草原,看著寬曠無垠的牧場,成群結隊的牛羊,白色的帳房,使我們忘記了路途的疲勞。和我一同來掙工分的幾個家景不好的小夥伴,雀躍地翻滾在青青草叢中,盡情歡歌。

〔散文精選〕‖一段難忘的青春記憶

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內草原風光 (圖片來自網絡)


阿哥是陽山的棗騮馬,

尕妹是陰山的騍馬;

白天草灘上一處兒耍,

晚夕裡一槽兒臥下。

·

終於,我們副業隊到了指定的目的地—-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紅旗公社。幾十裡的山路,從太陽昇起一直走到夕陽西下。

在太陽落山的時節,我們一行人到了駐地。在一座三面環山的小山丘旁,安扎著一頂雪白的蒙古包。氈房的男主人去草場放牧了,氈房前站著一位馱背的牧民老額吉,老額吉用手式把我們讓進了蒙古包裡。蒙語我聽不懂,男主人放牧還沒有歸來,我們此時盤膝而坐。當時,老額吉雙膝跪在我們面前(這是蒙古人接待尊貴客人的禮節),老人雙手捧上一碗奶茶,每端上一碗奶茶,然後雙手合一放在胸前,嘴裡還講著聽不懂的蒙語。

我是第一個接過大碗奶茶的,當時我真渴得厲害。草原上的水比金子還金貴,如果是熟悉草原的人,找水喝必須先找到羊群和白色的氈房。我接過老額吉送上的馬奶茶,碗到嘴邊,一股羊羶味沖鼻而入,我險些把喝下去的奶茶從口中吐出來。望著老人虔誠而厚道的神色,我緊閉雙眼將一碗奶茶咕嘟喝了下去。因為我年歲小,他們望著我的狼狽相,惹得全蒙古包人都捧腹大笑。

後來,我們一行二十多人的副業隊就在這位老額吉家住了下來。

得知我們的到來,附近的牧民們三三兩兩地來到了我們居住的的氈房前,與我們打起了招呼。起先我們以為他們中間沒有人會說漢話,可在打手式的時候,我聽到他們中間有幾個年輕一些的牧民會漢話,說起漢語有些生硬。看上去,說漢語的那幾個年輕牧民的穿著基本同漢民族一樣。這一晚,我們與牧民們交談,雙方雖對話生硬,卻是質樸和真城的。談得氣氛高潮時,有的牧民拿下了在馬背上馱著的馬頭琴,乘興高歌起來。

一把馬頭琴加上草原人天生的亮嗓,自拉自唱,即興抒懷,悠揚的歌聲和一堆烈烈篝火,構成了一幅美麗的草原夜色圖景。這歌聲就是草原人的情感,這種表達形式就是草原人的藝術美。

蒙古人招待遠方客人是熱烈而厚重的。來了尊貴的客人,男主人用雕花的銀碗向客人敬酒,女主人把潔白的哈達高高舉起。按照草原人的習俗,酒要連敬三巡:一敬感激上蒼的恩典,二敬感謝大地賦予的幸福生活,三敬祝願人間吉祥永存。客人接過酒杯,右手指點酒少許,向上、向下輕輕各彈一下,以示敬天敬地。然後一飲而盡。如果興致到了高潮,草原人會向客人高唱酒歌。

為表謝意,乘著酒興,我們一群半大漢族小夥高唱起家鄉的花兒民歌:

〔散文精選〕‖一段難忘的青春記憶

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內草原風光 (圖片來自網)


涇陽的草帽往前戴,

恐怕南山的雨來;

年輕的阿哥尕妹愛,

那一個莊子的人材?

·

涇陽的草帽我不戴,

南山上沒有個雨來;

少年的尕妹阿哥愛,

范家村你把我找來。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勞善良的蒙古人就是這樣,喝著奶茶,倚著馬背,唱著蕩氣迴腸的歌曲……望著深邃的夜空,我才感覺到大自然的曠蕩和美好。

暑假假期快要到了,我們包攬的活幹完了,準備要離開這片經歷了兩個月的草原生活,離開那個朝夕相處的老額吉,離開這美麗的大草原和飄滿奶香的氈房。此刻的我,真有些難捨難分的感覺。

老額吉手捧奶茶,一句"茶霧酥呢"的蒙語。輕輕的,說話時很親切,我們知道,這是老額吉來為我們送別。坐在我們面前的老額吉,看上去今天服飾穿戴有所講究,平時穿得那件外面附有布面的羊皮衫,今天換上了嶄新的傳統蒙古袍。後來,我才從別人那裡得知,草原人,遇上喜事和習俗性的慶典活動才會穿上鮮豔的盛裝。

望著老額吉捧上的馬奶茶,我每喝一口,都能體味到老人家此時的心情。兩個月的勞動體驗,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真正懂得了勞動者的價值,懂得了出外的艱辛和想家的感覺。

當太陽露出地平線,草原上閃出了綠色的金光,一道五顏六色的彩虹在草原的遠方架起,我們一行二十多人坐上那輛生產隊裡唯一的“老牛”拖拉機,離開了那座雪白的蒙古包,離開了那個馱背的老額吉。


〔散文精選〕‖一段難忘的青春記憶

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內草原風光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朝著太陽昇起的地方走去,走在鬆軟的草原上,我的耳邊彷彿響起了那首優美的民歌:

·

草原春色美,

未舉金盃人己醉,

晨風唱著甜蜜的歌啊,

輕騎踏牧不思歸……

·

四十年過去了,時光如梭,彈指揮間。那段舊日的時光和記憶,如今回憶起來歷歷在目,彷彿就發生在昨天。

也正是那一段不平凡的經歷,為我今後的人生之路,給予了豐厚的積澱,也為我今後的文學創作增加了豐富的生活閱歷。讓我受用一生,揮之不去……

〔散文精選〕‖一段難忘的青春記憶

作者 沙舟

沙舟簡介

原名王金海,作家、詩人,網絡文學評論員,《中國詩歌網》註冊詩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新疆作家協會會員。曾在《人民日報·副刊》《中國藝術報》《中國煤炭報》《中國作家網》《中國詩歌網》等文學報刊和官方主流媒體發表詩歌及文學作品;出版《如歌人生》《情繫走廊》《吟頌永煤》《感恩厚土》《行旅西部》五部詩集。《中國詩歌在線》新疆頻道總編。甘肅山丹人,現居新疆烏魯木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