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中国的“陵、林、墓和坟”的等级之分,任何时期都不能乱了规矩

我们知道中国人从古至今都讲究入土为安,活着时分三六九等活,死后也分三六九等死。

《礼记》中记载,天子死叫“崩”,古代皇帝死后之所以叫驾崩,诸侯死叫”毙”,大夫死叫“卒” 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 。后来唐代礼制规定“凡丧,二品以上称毙,五品以上称卒,后六品于庶人称死。也就是说“死”字是专门给平头老百姓用的,平头老百姓没有太大的价值死了也就死了。既然死有不同的用法,那么死后的归身之所也自然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中国的“陵、林、墓和坟”的等级之分,任何时期都不能乱了规矩

在我国,只有帝王死后葬身之地,才能称为“陵”:如秦始皇陵 明十三陵 清东陵 中山陵。

因为封建王权不断增强,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依规定皇帝的墓可建九丈高,但一般皇帝陵总是超过这个高度。至于老百姓的坟墓,不但要称为"坟",还受限在三尺以下,否则就是违法,要接受处罚的。其他大臣们的坟墓也有规格限制,不能随便超越。

中国的“陵、林、墓和坟”的等级之分,任何时期都不能乱了规矩

元帅林

林,则次一等,一般是埋葬政治或道德方面大人物的,那些被后人尊敬,对其葬身之地,想可尊称为“陵”,但又不能乱了规矩,只好用谐音,称为“林”。比如孔林是孔子的,袁林是袁世凯的,元帅林是张作霖的。林面积大仅次于陵。

中国的“陵、林、墓和坟”的等级之分,任何时期都不能乱了规矩

墓,其他很有影响,但没有能够当上帝王人物死后,其安身之地,规制也都较高,但只能叫做“墓”。如长沙马王堆大墓,秦桧墓,杜甫墓等。还有,安阳发现的曹操墓。曹操权倾一时,挟天子以令诸侯,死后墓地也较高,但他生前毕竟没有称帝,所以,不能叫做曹操陵,而是曹操墓。

中国的“陵、林、墓和坟”的等级之分,任何时期都不能乱了规矩

老百姓死后,安身之地,只能叫做“坟”。

“坟”在辞海上释义: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墓。~地。~冢。~茔(坟地,坟墓)。

中国的“陵、林、墓和坟”的等级之分,任何时期都不能乱了规矩

还有一个就是冢,冢”呢,是比较高大的坟,也就是“冢”比平常的坟要高要大。能建高大的坟墓之人,身份地位当然也是比较高的。王候将相的墓也可以叫冢,凡是有官职的人死后,埋藏他们的地方都可以叫冢。有一些人死后没有留下肉身,他们的贡献比较大,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的衣物以及一些身前的用品埋葬到冢里面,于是就叫做衣冠冢。

中国的“陵、林、墓和坟”的等级之分,任何时期都不能乱了规矩

真要按尊卑排列 在古代 应该是 陵、林,墓、坟,冢呢有大有小也介于林和坟之间。

人死之后,葬身之地规制不同,名称也不同。从上文可以看出。人生而不平等,死而不平等,自古有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