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傳統繪畫題材漫談系列之七十五

赤壁之戰,成就了三國周瑜雄姿英發的赫赫威名。而北宋蘇東坡的前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兩賦一詞,天馬行空地使這一古戰場乾坤大挪移至黃州之地,從而東坡赤壁與周瑜赤壁一文一武,文赤壁與武赤壁雙峰並峙成了文化史上一個美談。或許正應了“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樣一個命題,就像是表現主義對現實主義的一種顛覆,“烏林赤壁事已陳,黃州赤壁天下聞”,東坡赤壁更是由於文采風流的渲染,以虛構者的身份後來居上一舉成為一道經久不衰的文化景觀,而由此演繹而成的赤壁圖這一題材,更是在傳統繪畫史上凝練成一個經典而永恆的文化母體。

以山川入畫來表現畫家內心的隱秘情思,是傳統繪畫中一個重要的文化價值維度。赤壁圖這一題材的風行與傳承,就是這樣一個具有標誌性文化意義的現象,蘇東坡的詞賦所塑造的赤壁意象架空了歷史上的真戰場赤壁印象,從而刷新並賦予了這一題材更深邃而玄奧的人文內涵。就歷史上的赤壁圖而言,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由蘇東坡而來,早在宋代這一題材就盛極一時,據傳蘇東坡的好友李公麟、王詵等人就以圖傳文畫過赤壁圖,這兩件被畫史上稱為《龍眠赤壁圖》和《晉卿赤壁圖》在歷史的煙雲中早就不知所終。至今最早可見的當是宋代喬仲常(傳)所創作的《後赤壁賦圖》,這幅作品採用以圖釋文的方式描繪了蘇東坡的《後赤壁賦》所寫的場景,移步換景,徐徐遞進,堪稱是最典型的臥遊圖這類畫卷的真實寫照,更是對蘇東坡這篇賦文頂禮膜拜式的致敬,當是早期赤壁圖的一種通行版本,但這種全景式的原汁原味的畫面呈現帶有一種按圖索驥式的呆板,與傳統繪畫本身注重的那種美學邏輯相互齟齬,過多的束縛使這樣的畫面只能裹足不前而失去了想象和抒情的空間,最終逃脫不了曇花一現式的命運,不過其在畫史上的地位卻不容抹殺,畢竟對開創赤壁圖這一題材有著重要的探路者的意義。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宋 喬仲常 《後赤壁賦圖》


先聲已振,後繼者接踵而至。赤壁圖這一題材在宋代很快便形成了一股潮流,而且擺脫了此前以圖釋文這類畫作的先天性不足,不再亦步亦趨拘泥於文章的段落式畫面呈現,放棄了面面俱到的畫面表述,而是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去賦予這一題材更輕盈更靈動的畫面特質,聚焦於蘇軾文章中所營造的整體意境和情緒,截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畫面重點描繪,輔之以背景式的情緒渲染,出奇制勝,以簡馭繁,以小見大,從而解放了這一題材的畫面表達空間。比如馬和之的《後赤壁賦圖》儘管由蘇東坡的賦文而來,但在構圖上更洗練而利落,長卷的首位兩端以枯筆描繪的草木凋零、絕壁寒峭的蕭瑟之氣,很好地將文中所寫的物象特點呈現出來,而畫面正中的一葉孤舟飄蕩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以極具裝飾性的水紋將整個畫面連接在一起,不僅很好地將蘇東坡“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的遊赤壁的場景很好地描繪出來,而且恰到好處地將蘇東坡那種“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感嘆呈現出來,這種構圖方式顯示出高妙的藝術構思和主題提煉能力。這樣的圖式出現使赤壁圖這一題材在畫面構成上更具有文人畫的神韻,南宋李嵩、楊士賢以及金代武元直等人的赤壁圖從畫面構成上來看與馬和之的《後赤壁賦圖》有著相似的審美趣味但同時更進一步,很大程度上融合了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的意境,使赤壁圖這一題材的美學特點和精神內涵有了進一步的昇華和充實。以李嵩的《赤壁圖》為例,這幅團扇作品精心擷取了蘇東坡泛舟赤壁的一個極小的場景為主題,畫面中的水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有意淡化了賦文中所描繪的“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場景,更凸顯了詞作中所描述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氣勢,從而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這些圖出於文的赤壁圖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說青出於藍的意味,真正使這一題材具有一種更獨立的審美特質,也標誌著這一題材在繪畫表現上的成熟和完善。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宋 馬和之《 後赤壁賦圖 》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宋 李嵩 《赤壁圖》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宋 楊士賢 《赤壁圖》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金代 武元直 《赤壁圖》


延續著中國傳統繪畫表現手法和技巧的發展軌跡,明清時期的赤壁圖這一題材的畫作在文人圈中依舊盛行不衰,這些赤壁圖在畫面圖式上大多都延續了宋元時期的這一題材的經典表達模式,不過偶爾也有一些構圖更為大膽和突兀的赤壁圖,而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筆墨語言風格上推陳出新別有洞天。

在這些作品中,除了明代文徵明的青綠設色山水長卷《仿趙伯驌後赤壁圖》更忠實於早期赤壁圖的圖文對應關係之外,大多作品都以宋元時期成熟的赤壁圖這一構圖模式為主要遵循,比如他和董其昌合作《赤壁賦圖卷及楷書》這幅作品,其畫面風格帶有他所推崇的文人畫那種淡雅的藝術特色。而明代丁玉川的《後赤壁賦圖》和清代黃慎的《赤壁圖》在構圖上更突出對江岸絕壁的描繪,從而構成一種視覺上的不平衡性,似乎隱隱中更透露出一種畫家本身對現實中的憤懣之情。不過大多數的赤壁圖如仇英、張瑞圖、文嘉等人的的這一題材的作品,其主要的意趣還是對蘇東坡夜遊赤壁這一歷史典故的視覺化的表達,其風格儘管不盡相同,但畫面中流淌的情緒還是那種蘇東坡筆下的那種對三國赤壁之戰的歷史感懷之情,畫家的個人體悟幾乎難以窺見,甚至那溫潤的筆觸使這些作品在恍惚中被賦予了一種閒適的雅趣。這一時期豐富多姿的赤壁圖對近現代的畫家同類題材的作品也有著很好的借鑑意義,比如張大千、傅抱石等人都曾經以自己的風格創作過赤壁圖,延續了這一題材的人文命脈和精神氣質。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明 文徵明 《仿趙伯驌後赤壁圖》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明 文徵明、董其昌 《赤壁賦圖卷及楷書》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明 丁玉川 《後赤壁賦圖》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清 黃慎 《赤壁圖》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明 仇英 《赤壁圖》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明 仇英 《赤壁圖》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明 文嘉 《赤壁圖卷並書賦》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明 張瑞圖 《後赤壁圖卷》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明 蔣乾 《赤壁圖》


赤壁圖|黯淡了刀光劍影,氤氳了詩情畫意,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

張大千 《前赤壁賦圖》


江水東流赤壁孤,曹瞞曾此戰周瑜。

山川不逐英雄去,卻為坡仙入畫圖。

元末明初詩人淩云翰《赤壁圖》一詩可謂言簡意賅地挑明瞭這一題材的前世今生,被蘇東坡兩賦一詞加持的,超越現實座標的文化意義上的赤壁,才是赤壁圖的表達主題。黯淡了刀光劍影的武赤壁悄無聲息地遺世獨立,氤氳了詩情畫意的文赤壁繪聲繪色地穿越重生,在“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感慨聲中,懷古述今澆心中塊壘才是赤壁圖這一題材的人文價值的最終皈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